发现唐母看起来有些愁容满面,赵宣宣疑惑不解,坐到她身边,轻声问:“婆婆,你有啥心事吗?” 唐母忐忑,脸红,别别扭扭,小声道:“没啥,就是怕绣坊做的衣裳不好,怕他们用的棉花不干净。” 赵宣宣眼眸含笑,安慰道:“婆婆,咱们吃的菜、油、盐、茶叶、牛乳……都是从外面买回来的。” “如果这也怕,那也怕,岂不是啥也不敢买?” “何况,月亮绣坊是灿灿和欧阳大少奶奶介绍给咱们的,好多权贵都在那里买衣衫。” “如果他们敢用脏棉花,招牌肯定早被别人砸了。” 一听这话,唐母好受许多,仿佛乌云飘走了,她重新露出笑容,忽然放下针线活,去拿钱匣子,交给赵宣宣,道:“宣宣,你帮我收着,我没地方花,又怕丢。” 赵宣宣打开钱匣子,看一眼,噗嗤一笑,爽快道:“行,我先去记账,等会儿把账本交给您保管。” 她捧着钱匣子,去内院书房,认真数铜板,又用小秤给银子称重,然后清点银票。 唐母因为每月有诰命夫人的俸禄,所以私房钱挺多。 每月发俸禄时,都是由唐风年领回来,然后交给她。 刚开始时,唐母对如此多的钱财感到兴奋,背着别人,偷偷数钱,心满意足。 但久而久之,她摸钱摸得麻木了,反而产生新的烦恼,怕被别人偷走。 交给赵宣宣,她反而变轻松,对宣宣充满信任。 赵宣宣清点完毕之后,没把匣子里的钱财全部取走,而是留下几串铜钱,几块碎银子,方便唐母零用。 然后,她认真记两本账,把其中一本账册放匣子里,把钱财收好之后,她把匣子交给唐母,道:“婆婆,明天让风年去祥瑞钱庄兑换崭新的银元宝回来,那种小小的,不太重,但精致好看。” “等过年走亲戚时,用来送小孩子,吉利又喜气。” “给您二十个,够不够用?” 唐母暂时发呆,暗忖:给乖宝和巧宝几个?给晨晨几个?难道给马师爷和白捕头的孩子也送银元宝?太大手大脚了。 她愿意给自家亲孙女送几十个银元宝,给晨晨送一两个,但是对其他孩子,她一个也舍不得送。 “宣宣,那样一个小小的银元宝,大概多重?” 赵宣宣道:“可以按照心意定做,想要多重就做多重。” “我和风年商量过,定做二钱一个的就行。” 以前她在祥瑞钱庄做掌柜学徒,对这些不陌生。只要出些手工费,就能让钱庄按要求办,还可以在银元宝底部印字、印花。 唐母点头,道:“二十个,够了,我舍不得给别人。” “外院那些孩子,给铜板就行。” 赵宣宣露出小酒窝,没反驳,但是她和王玉娥商量过,打算大年三十给家里每个人发两个小小的银元宝,成双成对,相当于四百个铜板。 毕竟,过年是一年一度的大喜日子,希望家里每个人都高高兴兴。 她又微笑道:“到时候,向祥瑞钱庄提个新要求,要在每个银元宝上打个小孔。” “别人就可以用条红线,把它们挂脖子上,或者手腕上,好看又有趣。” 唐母轻拍赵宣宣的手背,笑着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