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螺顶,初名佛顶庵,明万历二十年(1592) 到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 ,曾名大螺顶,乾隆十五年(1750)改名为黛螺顶,一直沿续至今。 清朝的皇帝大多崇佛,多次朝拜五台山。后人把登黛螺顶朝拜文殊菩萨称为“小朝台”,素有“不登黛螺顶,不算台山客”之说。” 唐导游讲完了,汽车停了下来,这就是她的功夫,点掌握的恰到好处。 下了车,唐导游在前,彭文生主任在后,向第一个景点,五爷庙走去。 五爷庙是五台山香火最旺的一座寺庙,占地面积4898平方米。因寺内供有五龙王,人们称之为广济龙王庙,俗称五爷庙;又因文殊殿内供有万尊泥塑贴金小佛像,便称此为万佛阁。 万佛阁原来是塔院寺的属庙,现由喇嘛常青任住持,常青法师爱国爱教,利用布施在五爷殿后新建藏经阁5间,并经常捐资助学和资助公益事业。 万佛阁由文殊殿、五爷庙、戏台、僧舍等组成,呈四合院式建筑。寺庙古松掩映,院内香烟缭绕。建筑别致,两层楼房的文殊主殿坐东向西,而俗称“五爷庙”的配殿则坐北朝南,正面还有戏台一座。 文殊殿是五爷庙建筑年代最早的殿宇,初建于明代万历四十四年(1616),结构为三檐四出廊歇山顶,面宽17.2米,进深11.5米,内供同样大小的佛像一万尊,因名万佛阁。 上层供地藏王菩萨与闵公父子,并有七千斤重的铜钟一口悬挂;下层供奉明代塑制的文殊、普贤、观音三大世士像,造型生动逼真。 参观终于落下了帷幕,绺爷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他缓缓地转过头来,目光温和而又亲切地看向一旁的导游,轻声开口道:“咱们接下来不妨去长青喇嘛那里走上一趟怎么样?说起来,我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到这位老朋友啦,心里头还真是怪想念的呢!” 说完,他微微眯起双眼,似乎陷入到了回忆之中,嘴角那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也变得愈发浓郁起来。 导游一听这话,心中不禁一动,原来这几位客人竟然和长青喇嘛相识,而且还是旧友,于是连忙应道:“好嘞,请诸位跟我来。”说着便引领着绺爷一行人朝着五爷殿的藏经阁走去。 穿过蜿蜒曲折的回廊,终于来到了藏经阁前。只见大门敞开,里面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气息。 走进屋内,便能看到长青喇嘛正端坐在蒲团之上,闭目诵经。听到有人进来的声音,他缓缓睁开双眼,当目光落在绺爷身上时,脸上顿时露出欣喜之色,起身相迎道:“哎呀呀,原来是绺爷大驾光临,真是有失远迎啊!” 众人纷纷落座之后,长青喇嘛亲自为大家泡制了一壶具有五台山特色的香茗。那茶水色泽金黄,香气扑鼻,令人闻之心旷神怡。品着这香醇的茶水,众人也开始闲聊起来。 待到分别之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崔栋梁突然开口说道:“长青大师,此次前来叨扰实在不好意思。我这里有个不情之请,还望您能应允。我愿意捐赠 20 万元用于寺庙的修缮和香火供奉,只希望您能帮我将这块宝石开光加持一下。” 说完,他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一块晶莹剔透、散发着神秘光芒的宝石递给长青喇嘛。 绺爷在一旁看着崔栋梁这番举动,心中暗自好笑。这家伙平日里就是个精明算计之人,没想到今天居然舍得拿出如此重金只为求一个开光宝石。 不过,长青喇嘛倒是显得极为认真,接过宝石后,先是对着它端详片刻,然后口中念念有词,手中不断变换法印。大约一盏茶的功夫过后,长青喇嘛方才停下动作,将开过光的宝石交还给崔栋梁,并嘱咐道:“此宝石已被贫僧开光加持,施主日后定要多行善事,方能保得平安吉祥。” 崔栋梁满心欢喜地双手合十,向长青喇嘛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感谢。随后,一行人便告别了长青喇嘛,离开了藏经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