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的风沙卷起潜藏的暗涌。宗邺文下旨,命信王宗邺衡整顿北疆驻军,同时派锦衣卫与东厂全面调查草原部族的异动。然而,一封来自东厂密探的急报,再次将北疆的紧张局势推至高潮: “乌尔吉集结三千骑兵,逼近大殷北疆边境。信王统领的北疆军虽有防备,但部分边防将领态度暧昧,恐影响防线稳固。” 乾极宫内,宗邺文翻阅奏报,冷声说道: “北疆军防若被削弱,朕岂能容忍?传令信王宗邺衡,无论如何,务必将乌尔吉赶出边境。同时,将态度暧昧的将领彻查清除!” 苏子恒拱手说道: “天极陛下,乌尔吉虽兵力有限,但此次挑衅显然经过精心策划。草原部族试图借此削弱北疆军的防御力,为日后更大规模的行动铺路。” 锦衣卫指挥使秦烈亦上前请命: “陛下,部分北疆将领与宗室走得过近,难免因私废公。臣请派锦衣卫亲赴北疆,协助信王肃清异己。” 宗邺文点头道:“准奏。朕要让北疆的军头明白,边防绝不容任何人僭越!” 与此同时,西疆的风声也愈发紧迫。舶司递交密报,揭露了边境贸易的种种问题: 昭明国商队活动频繁 商队在西疆边境频繁出没,与地方豪强私下往来,试探贸易渠道。 商路走私猖獗 盐商隐匿税款,通过秘密渠道向昭明国输送货物,直接损害大殷的税收和边境稳定。 宗清婉奏道: “天极陛下,西疆商路的走私问题不仅损害地方经济,还可能成为昭明国与地方豪强勾结的桥梁。若不彻底根治,西疆或将成为安越州之后的又一隐患。” 宗邺文眉头微蹙,问道:“舶司与巡察使查明的结果如何?” 宗清婉答道:“已有数名盐商被查出参与走私,但幕后主使仍未浮出水面。臣怀疑其中可能藏有功勋余党的影子。” 宗邺文冷笑:“走私一案若不彻查,西疆将成养虎之地。传令舶司与东厂联合彻查商路,必要时封锁边贸。同时,凡涉及豪强交易的,一律彻底肃清!” 在京师,宗室的余党也开始借机施加影响。信王宗邺衡接到整顿北疆的圣旨后,私下致信宗室议会,试图争取宗室的支持。他信中写道: “北疆乃宗室驻军之地,若无宗室协调权,边防事务恐难以维系。应奏请陛下重新赋予宗室以更多边疆防务权。” 宗室议会将此信呈交至紫霞宫,试图通过天武帝的干预改变朝局。然而,太上皇对此保持了沉默,仅在召见宗邺文时简单提到: “北疆事务,你需多加注意。宗室虽有不足,但边疆事务一刀切,恐惹不满。” 宗邺文神色淡然,答道: “父皇放心,朕自有分寸。但北疆防务事关国本,绝不可由宗室独掌。朕会稳住地方安稳,却绝不容宗室乱政。” 乌尔吉的骑兵已至北疆边境,信王宗邺衡迅速集结北疆军,与草原部族展开试探性交锋。 初战告捷 北疆军凭借地形优势,击退了乌尔吉第一波试探性进攻,暂时稳住局势。 隐患暴露 东厂密探发现,部分边防将领在战事中表现犹豫,甚至拖延执行军令。这些异常行为被迅速记录并送回京师。 乾极宫内,宗邺文听取汇报后冷声道: “北疆将领若有异心,留之何用?传令宗邺衡,立即彻查此事,违命者按军法处置!” 秦烈补充道:“陛下,若宗室在北疆的影响力过大,朝廷将难以彻底掌控边疆。臣请派锦衣卫进驻北疆,协助信王肃清宗室势力。” 宗邺文目光冷冽,点头道:“准奏。朕要北疆的军权只效忠朝廷,而非宗室或个人!” 与此同时,西疆的整顿行动全面展开: 清查商路 舶司联合东厂,查封大量走私货物,并将多名盐商押解京师。 边贸调整 西疆边贸规则被重新调整,未登记商队一律不得入境,同时设置新的关卡,封堵走私渠道。 豪强打压 东厂秘密查封数名豪强的私仓,并将其罪行公之于众,以震慑地方势力。 宗清婉在奏报中写道: “陛下,西疆的整肃已初见成效,但地方豪强余党尚存,需加强巡察使与东厂的驻扎力量,方能彻底肃清隐患。” 宗邺文批复: “清婉之言甚是,地方豪强不绝,西疆终为祸患。传令舶司与巡察使,必要时调东海水军协助,务必肃清地方残余势力。” 夜深,乾极宫内烛火摇曳。宗邺文凝视舆图,手指轻点在北疆和西疆的边界线上。他眉头微蹙,沉声说道: “北疆、西疆、安越州,内外敌人交织,蠢蠢欲动。显然,有人在暗中操纵局势。朕倒要看看,谁敢与朝廷为敌!” 苏子恒站在一旁,神色郑重,低声说道: “陛下,北疆初战虽告捷,但敌人的试探远未停止。此次动乱不过是更大风暴的前兆。” 宗邺文目光如电,语气凌厉: “不错。北疆、西疆,不过是棋盘一角。传锦衣卫与东厂,不惜一切代价,揪出背后的挑拨之人!朕要让天下明白,边疆,是大殷不可触碰的底线!” 寒夜愈发深沉,而风暴的前夜,乾极宫内的灯火依旧亮如白昼。外邦、宗室、豪强与功勋的暗流交织,新的权谋对决正悄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