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网 > 历史军事 > 殷朝新政志 > 第141章 御命权衡

第141章 御命权衡(1 / 1)

从本章开始将使用大殷皇朝的人物的称呼,这些称呼是身份、地位的反映,并且有强烈的礼仪和政治意味。后期会给前面的章节的称呼进行一个修改。~~~~谢谢各位亲
--------------
乾极宫内,天武帝发布一道改变大殷格局的旨意:
“宗室分府以来,各地事务纷繁,巡察使虽勤勉,但难以兼顾全局。今令东宫设立‘经略司’,专司统筹封地事务,协同舶司、巡察使,共建地方稳定。”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经略司直接受东宫指挥,整合地方巡察使与舶司的权力,实质上将地方治理与税赋的权柄集中于太子之手。
天武帝扫视群臣,冷声说道:“诸卿,宗室分府是朕亲定之策,亦是大殷根基。但地方乱象,需及时整治。东宫经略司,正为辅宗室而设,若有异议,但讲无妨。”
承德王宗邺晟率先站出,他眉目冷峻,语气恭谨却锋芒毕露:
“天极陛下,宗室分府本为国分忧,现若设经略司,是否意味着宗室无权处置封地事务?陛下此举,是否将宗室置于臣子之列?”
兵部尚书杨敬亦上前奏道:“陛下,臣不反对设立经略司,但其权限应有明确界定,否则地方势力恐难以配合。”
天武帝一拍龙案,语气冰冷:“权责分配,朕自有安排,岂容尔等妄议!若宗室之地不理朝廷之纲,如何自称天胤之护?”
这一声怒喝震慑群臣,朝堂顿时寂静无声。
早朝后,承德王宗邺晟在府中召集幕僚密议。他面色阴沉,冷声道:
“经略司设立,分明是削宗室的根本。若任其发展,我等封地早晚尽归东宫掌控!”
幕僚张翰进言:“王爷,天极陛下偏护东宫,正面反对只会加速崩塌。不如从江南士绅入手,利用经略司初立未稳之机,制造混乱。”
另一幕僚徐湛附和:“士绅积怨已久,若能挑起民间反弹,并将矛头指向江南巡察使与舶司,或可借朝堂弹劾之势,牵制东宫。”
宗邺晟冷笑道:“此计甚妙。即刻联络江南与东南的地方豪强,以‘税制改革失当’为由,挑动地方怨言。同时,暗中扶持信王与瑞王,加强北疆与东南的牵制。”
经略司成立后的首批命令直达江南巡察使府,指示宗清婉协同舶司,整顿盐税与士绅账目,迅速树立经略司的权威。
宗清婉翻阅诏令后,对舶司提举杜怀霖说道:“经略司初立,士绅怨声四起,宗室不会坐视不理。杜提举,我们需要立刻有所动作,以显雷霆之威。”
杜怀霖拱手答道:“主使殿下,经略司的权威树立,必须从税制改革入手。舶司近日查得部分盐商隐匿税款,且与宗室暗通款曲。若能以此为突破口,既可打击宗室,也能平息地方反弹。”
宗清婉点头:“传令东厂密探,对江淮盐商展开突击检查,三日内给我一个清楚结果。”
数日后,江南盐商的隐匿盐仓被查封,多名士绅被捕入狱,其中多人与承德王宗邺晟关系密切。盐税整顿虽见成效,但地方士绅的怨言随之四起。
承德王宗邺晟得知江南士绅遭清查后,怒不可遏:“经略司方立,东宫便借江南开刀,分明是想置宗室于死地!”
他的幕僚连忙劝道:“王爷,天极陛下偏护东宫,此时不宜正面反击。不如联络功勋与中立朝臣,以‘地方士绅生计受损’为由,上奏弹劾江南巡察使改革失当,牵制东宫。”
宗邺晟冷笑:“此计虽缓,但务必奏效。传令信王、瑞王,让他们在封地加强布防,同时做好与外邦联系的准备。”
几日后,宗室与部分朝臣联名上奏,弹劾江南巡察使越权行动,指责经略司扰乱地方经济,致使民间怨声载道。
早朝上,苏子恒将奏疏呈交宗邺文,并低声说道:“东极尊主,宗室此举明显是借士绅生计为借口,试图瓦解经略司在江南的权威。”
宗邺文冷笑:“宗室真当父皇会偏袒他们吗?此事交由锦衣卫处理,让宗室自吞苦果。”
苏子恒拱手道:“臣以为,此事不止要让宗室败退,更应将功勋与士绅关系一并清算,以除后患。”
宗邺文点头:“好,按你的意思办。传令江南,加大盐税清查力度,彻底肃清士绅与宗室的勾结!”
天武帝闻奏宗室的联名弹劾后,冷笑道:
“士绅隐匿税款,朕尚未治其罪,尔等竟敢妄奏!宗室的心,真当朕不知?”
他怒斥承德王宗邺晟:“朕再容你一次,若再敢生事,朕必削你封地!”同时命锦衣卫抓捕部分弹劾核心人员,并当众斥责:“士绅若不守法,宗室若不守规,便一并废除!”
江南巡察使府内,宗清婉查看盐税改革的最新奏报,轻声说道:“经略司初立,江南之地已成雏形。接下来,只需步步稳固,便可化地方为大局。”
东宫内,宗邺文负手而立,冷声道:“宗室欲图反扑,必将自取灭亡。经略司,便是本宫逐步削去他们根基的利器。”
棋局渐深,权谋激荡。经略司的设立成为压制宗室与掌控地方的关键棋子,而宗室的挣扎,则显得愈加无力。大殷的权力格局,正在悄然改写。

最新小说: 布局天下:我是幕后黑手! 水浒:换天改道 挽明:努尔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 殷朝新政志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 离石游记 毒士无双,女帝高呼活阎王 西北风云传 女帝今天要抢亲 重生后,我的宅斗技能满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