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也不轻松。 曲明这回因着想去体制内工作,所以,在学校非常积极,入团,入党,都在四年大学里完成,成了最年轻的党员。 这四年,也有不少学生追求曲明,曲明都没答应,借口就是自己年纪小,功课又多,没时间没经力谈恋爱。而且,因为自己年纪小,还无法也不会判断对方的品性,所以,自己打算工作后找对象。 就这样大大方方地拒绝了很多学生的追求。 曲明可不想在学校谈对象。这里的学生,大部分多是外地的,到时候毕业了,自己也不能跟他们去自己不熟悉的地方生活,何必一开始就给自己找麻烦。 而曲明这四年,也刻意和学校的老师打好关系,就为了毕业分配做准备。 很快,如曲明的愿,大学毕业后,曲明被分到了最高检工作。 就此,她的人生目标算是完成了一大半。 至于那一小半,就是结婚对象。 曲明想了很久,现在自己在这个世上就一个人,不结婚,这个年代,好像不太行。 于是,十九岁的大学毕业生曲明开始了朝九晚五的工作生涯。 半年后,为自己介绍对象的太多太多,曲明没办法,不得不和自己的同事确定关系。 耿长征,27岁,是部队转业过来的干部。 说来,他之所以转业到高检,还是因为曾经追求过曲明,被拒绝后,毅然转业到高检,就在曲明身边,用他的话说,这样就离得近了,看曲明还怎么拒绝。 气得曲明直喘粗气。 这是自己拒绝他的话,当时,他追求自己,自己说“你是军人,我不会抛下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家去随军的。两人的婚姻,常年不能在一起,就没有任何意义。” 结果,当有一天,耿长征穿着和曲明一样的衣服,呲着一口和他那黝黑的皮肤反差极大的大白牙,笑着对自己说“曲明同志,我现在是你的同事,我们的办公室楼上楼下,这样的距离不算远吧,你能接受了我得追求吗?” 曲明咬着后槽牙,狠踹了他一脚,转身走了。 还能说什么?这个时候拒绝,那自己还在不在这个单位混了?还在不在这个体系混了?还在不在这个城市混了? 这个耿长征,父母都是老区干部,都是随领导走过长征的人。现在都在高位。 可是,这对父母,在建国初期那样名正言顺的离婚大潮中,耿长征的父亲,己经是和首长一起吃饭喝酒聊家常,和首长开会决定国家大事的高度,但人家愣是没有抛弃大自己三岁的还有点丑的糟糠之妻,两口子各干各的事业,养着家里一大帮孩子。 是的,俩人一共生了十个孩子。 其中,耿长征是男孩子中的第三个。 从十四岁就开始拿着枪上战场,经历了解放战争,援朝战争,现在从团长的位置上转业下来,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其实,耿长征之所以退下来,也是多方考虑的结果,当然,曲明这里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罢了。 耿长征上面的两个哥哥,都是在军队任职。 现在33岁的大哥已经是北方几个省的陆军师长了,31岁的二哥也在南海,任旅长。他们的师长马上到年龄,等师长一退,二哥也就能接手师长重任。 而他,在京城附近部队,按他的学识能力,那前景也不可限量。 可是,凡事都过犹不及。有些人不管你们家各个是否是靠自己的能力坐在高位的,他们只看到,你们家这是要把持所有军队吗? 所以,必须有人退出来。 这不,权衡利弊,还是耿长征这个老三退出来最合适。 等十个孩子中,最小的男孩子长大了,在进部队,那就能在上面两个哥哥的照顾下,顺利站稳脚跟。同时,下一批队,那些第三代的孩子也要长大,这样阶梯式的每一段都有人,保持持续性发展,又不引人注意。 现在,耿长征上面的两个哥哥都已经结婚,下面挨着的三个妹妹也已经出嫁,现在他还有16岁的四弟,13对的四妹,10岁的五妹,8岁的五弟,都在读书。 曲明自己是1个人,而耿长征却是一大家子,兄弟姐妹10个人。 两个人确定下来关系后,很快耿长征就领着曲明去耿加拜访。 到了他们的大院,这里的守卫明显不同于其他地方,门岗里就四个人,外面大门两旁也是四个人。 当耿长征两人过来时,虽然都认识,但照例仔细检查了身上的背包和手上网兜里的东西。 十分钟后才放行。 进了家门,一屋子人。见过了耿长征的父母后,依次和耿长征的五个妹妹两个弟弟打了招呼,还有耿长征的二嫂,怀孕后在这里养胎。 耿长征的母亲一看就是这个年代典型的干部,梳着短发,穿着列宁服,非常客气地和曲明聊天,问了曲明的家庭情况。 当然,事先他们都把曲明了解清楚了,不过是找话说而已。 和耿长征的弟妹们不咸不淡地说着没营养的话,然后,大家就一起吃饭。 今年虽然是三年旱灾的最后一年,各地旱情基本都有了缓解,但是,吃食上还是非常紧张的。 所以,耿家的饭桌上能有鸡鱼,有肉,主时是馒头,真的不容易了。 毕竟,他们这是一大家子人呢。想大家都吃饱吃好,那一顿要三四只鸡才够吧。 大家虽然很是克制,可人多吃饭,就像抢似得,连曲明都多吃了不少。 难怪家里人口多的,都说饭不够吃,这平时一两个人吃饭,没意思,吃的也少,可这人多,抢着吃,才热闹。 这天见面后,耿家就开始张罗挑日子,准备结婚事宜。 关于婚房,耿长征问曲明的意思。 曲明表示,没有意思,一切都随耿长征。 现在俩人一个单位,耿长征申请了担任宿舍。可是结婚,那一间小宿舍就不够住了。 而现在单位也没有建住宅楼。 后来,他们家里也合计了,几个姑娘出嫁,就不说了,都是嫁出去到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