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溪也不是第一天知道二伯母的性子了,她要是为这点话就生气,气都气不过来。 不得不承认,二伯母的话也也代表了大部分人的观点。 等以后村里人知道她回来种田,说不得背后议论的还要更夸张。 顾溪不在意是因为她有底气,但别人不知道啊。 不过没关系,她会用事实打脸回去的。 下午,顾阿奶开始做桂花糕。 顾溪端坐在小板凳上帮忙烧火,盆里的米浆她有偷偷加了点稀释过的灵泉水,最后做出的桂花糕肯定比以往的更好吃。 顾阿奶往大铁锅里倒上半锅水,用架子支起大托盘,在托盘底擦了一层油。 舀了一勺加了糖渍桂花的米浆倒进托盘里,盖上锅盖蒸熟。 如此重复操作十次,最后一层铺上满满的桂花再蒸熟,这样一盘桂花糕就做好了。 刚出锅的桂花糕冒着丝丝热气,外表十分漂亮。 白色的米糕将表面上桂花的金黄色很好地衬托出来。 用刀切开,侧面层层分明。 每一层夹着的桂花像是一条条金色的丝线,将一整块的白玉分割成好几层。 顾阿奶蒸完一盆又开始蒸第二盘了,盆里的米浆大概能蒸出四五盘。 除了今天吃的,每个儿子家都还能分一盘回去。 顾溪嗅着空气里的桂花香气,浓郁但不腻人,没忍住夹了一块桂花糕吃起来。 “嘶,好烫……” 顾溪边吃边哈气又舍不得吐出来,中间还不忘给顾阿奶树了个大大的拇指。 “阿奶,你做的桂花糕是全天下最好吃的桂花糕,我每年中秋节就想着这一口吃的了。” 顾阿奶正盖着锅盖,听到顾溪的夸奖,笑得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你爱吃阿奶平常也给你做,又不是只有中秋节才能吃,你想吃了就跟阿奶说。” 在屋子里聊天的人,闻到厨房传出来的异常诱人的香味,纷纷朝这里走来。 本来挺大的厨房顿时变得拥挤起来。 顾阿爷最先出手夹了一块,边吃边夸道: “你们阿奶做的这桂花糕,香甜绵软,入口即化,好吃!都别站着了,想吃的赶紧动手,不然就要等下一锅了。” “妈,您今年做的桂花糕我吃着比往年的刚好吃呢,手艺又进步了。 您要是年轻几十岁,靠着这做桂花糕的手艺在外面开个店,肯定能赚大钱。” “哇靠,阿奶,这桂花糕绝了,我能吃下半盘子。 要不然您跟我回市里住吧,这样我就能经常吃到这么好吃的糕点了。” “祖祖做的糕糕好好吃,好爱你哟。”小石榴奶声奶气道。 顾家众人都对今天的桂花糕赞不绝口。 就连挑剔的二伯母都不例外,她也盘算着要怎么才能多带一点回去。 全然忘记了往年顾阿奶让他们带桂花糕回去她那挑三挑四的样子。 晚上八点钟,圆圆的月亮已经高挂在天空上了,祭月仪式也即将开始。 顾家人在天井处支起了一张大桌子,上面摆放着给月神的贡品,有月饼,水果,桂花糕,桂花酒…… 顾阿奶点上一炷香插在香炉里,把祭月词小声念了一遍。 顾家人按年纪大小依次上前拜了拜,每个人嘴里都嘀咕着保佑大家平平安安万事如意之类的吉祥话。 等所有人都拜过月亮,顾阿奶把早就准备好的纸钱交给顾溪和顾姝,由她们两个烧掉。 至此,整个祭月仪式就算是结束了。 撤下香炉,扫掉香灰,顾家人分成了几波围坐在一起。 男人们喝着桂花酒,聊天兴致正浓。 话题从国际局势到国内新闻,哪里有打仗啦,哪里又出台什么政策啦。 个个高谈阔论,就没有不能聊的。 桂花酒度数不高,几个妯娌们也能喝上几杯。 她们正凑在一起聊着各家的八卦,谁家生三胎了,谁出轨了,谁又离婚了……气氛看上去竟然还不错。 八卦果然是人类的本性。 二伯母这个时候也不嫌弃跟乡下人聊天跌份了,全程就数她最好奇,听得最认真,问得也最多,时不时还点评几句。 顾家人喝的桂花酒是跟村里的王大叔买的。 他家的酒都是纯手工酿造的粮食酒,可惜一次酿的数量有限,价格自然比较高,在坪西镇范围内很难卖出去。 家里的几个儿子宁愿去外面打工都不愿意留在村里跟他学酿酒。 村里人都遗憾王大叔的手艺没人传承,以后就喝不到了。 顾溪觉得王大叔的酒卖不出去是定位问题。 比起在村里或者在镇上卖,他家的酒反倒更适合放在网上卖,要是开个网店保不准能火起来。 村里人最看重性价比,再好喝的酒也不值得多花钱去买。 反而如果是在网上销售,那多的是人追求品质而不看重价格。 只要酒的质量好就不愁卖不出去。 顾溪摸着下巴思索着,说不准以后可以跟王大叔合作一把。 到时候她提供原材料,王大叔家负责技术,一起把新酿的酒打造成石山村的特色产品。 几个还在读书不能喝酒的小辈们,则是凑在顾阿爷和顾阿奶身边,边吃着月饼水果喝着饮料,边听老两口讲古。 每每听到精彩处他们还会追问几句,惹得老两口谈兴更浓了。 小石榴年龄最小,听不懂大人说的话,但她精力最旺盛,在老宅里四处探索,像是在玩寻宝游戏。 大家也随她去并不阻止,只有大堂嫂时不时瞟两眼看她有没有摔倒。 这个晚上,老宅的气氛格外和谐,所有人都是高高兴兴的。 顾阿爷和顾阿奶,看着这副四世同堂,儿孙绕膝,和乐融融的场景,眼睛都笑眯成了一条缝。 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多,大家都开始困了,这才散了从老宅回各自的家。 而小石榴早就在大堂嫂怀里睡熟了,抱着一路走回到家了都没醒。 顾二伯一家也没有趁夜回市里,而是去顾大伯家住一晚上,明早再开车回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