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又被屏了,太难搞了。)
通州的地形,很容易描述。简单的来说就是东侧有北运河,北侧有通惠运河,在这两条河的内夹角处,就是通州城。
除此之外,就是一马平川。
不过,到底是千年繁华之地,也是京城门户,通州周围倒是有几座“卫星城”,当然这个时代没有这种词汇。
城东,过了北运河浮桥,有两座大约边长五十米的小城,可以称为河东北城和河东南城,本来就有军堡性质。可以依为阵地。
城北位于北城墙和运河之间,有民居仓库等建筑群,和河东南城城也有一座小浮桥相连。
城南有座军营,因为城墙高大,可称为军城,距离主城城墙仅仅两三百米左右。
城西,最重要的乃是距离通州八里的八里桥。也就是二鸦时期那场著名战役的发生地。在西城墙之外,有一个校场,相对的坚固,可以充作通州与八里桥阵地的中继阵地。
而通州的主城,也很有特色,说白了就是东西两座城连在一起。东城较大,多为市民居住。而西城较小,乃是驻军和官衙所在,习惯上称为西米仓。不过,占了西城差不多半个的西米仓,现在空的差不多可以跑老鼠。
从上所述,可以清楚的知道,这通州本来就是一座重要的军城,物资中转之城。
要说,通州周围的守军,还是很“强”的!甚至比滦河防线的部队还是要强很多的。
通州的右翼:有东南侧十几里外张家湾的二十多营鄂军,由湖北提督吴凤柱(前些日子还是署理,现在已经是正牌的提督了)率领。吴凤柱部二十个营是生力军,休整充分。虽然是新兵居多,但这个时候,已经算是强军了。
通州的左翼,有十五营皖南练勇(淮军)驻守在通州西的八里桥以北,由皖南镇总兵李占椿率领。这十五营皖南部队,实际上也是年初增援山东战场的,但是却没有赶上战斗。因此也被调往山海关,但由于行军速度有限,将将要赶到滦河防线,前敌已经溃败,就回了通州。虽然长途跋涉,免不了疲惫,但部队却是生力军。
当下,通州以刘坤一为主帅,江北提督李林杨红旗军居中,湖北提督吴凤柱在东南,皖南总兵李占椿居西北守八里桥。三个提督总兵三角形排开。
各部都不能算是弱旅,至少在直隶地面上,都算是强军了!
事实上,这已经是清军能整合起来的最强大的作战集群了。由此可见,刘坤一还是费了很大力气的。
总兵力,红旗军以二十营计,加上新补充的十营新兵,吴凤柱二十营,李占椿十五营,合计七十余营,兵力三万余。
这些已经是大清朝所能拿出来的全部可战之军。前线的几十个上百个营,能做到迟滞日军的进攻已经是刘坤一的最大期望!话说,那些部队,基本上都是败了一次又一次,其战斗力基本上都属于李林杨曾经说过的:几声枪响就能全军崩溃的部队!而驻守京师的,除了八旗军,都是来自各地的援军和团练,直到此时,连武器都还没有配齐。
李林杨、吴凤柱、李占椿三军的任务就是尽量迟滞日军,给京师城防部队争取休整补充整编时间!
通州这里,虽然兵力不少,但要想打好这一仗,三部必须协同,刘坤一留在通州,当下以指挥前敌为主,但李林杨估计,一两天之后就是协同三军了。
当天下午,十个河北营就被划拨到了红旗军麾下。按照红旗军一贯的习惯,充数的当即裁掉,赶出军营。不过,河北营的兵源素质极好,一个营只是裁掉了不到一百人。只论身体素质比起当初的戴宗骞正规军还要强!
然后各营选取精壮三百人,作为补充兵,但编制并没有打乱,名义上乃是副营。另有七八百人被划入红旗军的辎重工兵两营,充当民夫,构筑阵地。
通州城可是相当大的,城内城外只部署这十几个营,不到七千兵力,连城墙都排不满,兵力明显不足。
想依靠刘坤一调兵,肯定是不可能了。其实是已经无兵可调!那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于是,李林杨把孟德正的侦察营放了出去,搜刮从前线溃败的残兵败将。
第二天一早,周纲吉带领司令部和吴天行的第三旅到了!仅仅比李林杨的先头部队迟了一天,速度已经足够快了!
由于该部也是连续行军一个多月,所有人都非常疲惫,部队抓紧时间休整,但司令部可不能闲着,必须抓紧时间勘测战场,制定作战计划。这下子李林杨算是腾出了手来。
“目前,我军兵力加上十个河北民团,已经有一万两千。”李林杨道:“我预计还需要三千兵力才能把战场空间填满,而随时可以用于补充的“散兵”也要达到三千,总而言之,我军还需要大约六千兵力。”
如果能达到这一目标,李林杨有信心硬抗日军三个师团的进攻一个月!
周纲吉道:“两广的部队怕是用不上了,他们行军两个多月时间,几乎没有可能不休整就投入战场,即便是强行投入战场,也只能添乱。”
“那就继续在战场上搜刮。”李林杨道:“前线那么多溃兵,六千不好搞,三千应当没问题,这是最低目标。”
周纲吉道:“我会叮嘱宣抚官参谋处,甄别以后,留下能用的,加强宣传教育,争取尽快的能填充到部队。”
第二天一早,三河战败的消息已经传到了通州!而此刻,红旗军才搜刮了区区几百个败兵,远远没有达到最低要求。
李林杨敢于接下来这个任务,与地形有关!
简单的来说,日军走陆路,其实用不着攻占通州城本身,只用拿下张家湾和八里桥,就可以向西攻击,直扑京师!
但是,留着这么一个巨大的威胁在后方,日军再心大,也必须留部队“看住”通州。说白了就是牵制日军。
但牵制日军,需要一种东西:勇气!
到了那种境况,就是孤军在敌后,遍观所有清军,没有一支有这种死守孤城的勇气!
红旗军,有!
所以,李林杨是相当有把握完成这一任务的。甚至寻觅战机给敌人予以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