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户部尚书兼内阁阁臣谢三宾很忙。 他既负责江南的货币改制,也负责江南巡盐。 同时在酝酿纲盐法的改革。 这还没完。 筹备辽东打仗所需的钱粮物资时,也有他的身影。 一时间,谢三宾成了朝堂上的红人。 经过锦衣卫的传播,谢三宾成了大明朝的红人! 其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内阁首辅范景文。 始作俑者不是别人,正是大明皇帝崇祯。 他之所以这么做,是想借谢三宾的手扇东林党和士绅阶级的嘴巴子。 不过在此之前。 他要先借王永吉的手扇建奴嘴巴子,拿回宁远。 王永吉没有辜负崇祯的期待,每天都围绕宁远城扇建奴嘴巴子。 随着步步为营策略的实施,王永吉扇建奴嘴巴的频率越来越高。 崇祯二十三年七月十四。 王永吉从睡梦中苏醒。 由于压力太大,所以他的睡眠时间很少。 睡醒后的第一件事是洗脸,随后熟练地点燃一支烟开始抽个不停。 不只是他,平辽大军许多将领和士兵都养成了吸烟的习惯。 朝廷给他们发军饷,他们拿出一部分买烟。 烟出自崇祯的内廷。 这些钱最终也进入内廷,成了崇祯的私钱。 仗打的越激烈,烟卖的越多越快。 内帑的钱越多,崇祯的底气越足。 王永吉站在军帐外抽完最后一口烟,抬头看向远方。 外面的天还未亮,火头兵像往常一样点燃柴火开始做饭。 袅袅的炊烟腾空而起,与清晨的薄雾融为一体。 不等饭做好,有探马来报:“总督大人,建奴那边有情况。” “什么情况?”王永吉顿时醒了盹。 “右翼贺锦汇报说建奴昨夜只挖了一道壕沟,在此之前,他们每天至少都会挖两道甚至三道壕沟。”探马回答。 不等王永吉消化完这些内容,又一个探马来报:“总督大人,左翼吴三桂汇报说建奴似乎往藏龙山增兵了。” “何以见得?” “关宁军每天都会记录藏龙山上八旗兵做饭时篝火的数量,今天早晨比之昨天早晨多了将近三成。”探马回答。 王永吉使劲皱眉:“向藏龙山增兵?” 撤兵? 还是反攻? “召集中军将领帐内议事!”王永吉深吸一口气,迈着大步走回中军帐。 左右两翼距离中军太远,往返不便。 一般紧急军情开会不会让他们参与过程,只告诉他们结果即可。 片刻后众将到齐,王永吉将地图摆在众人面前说道:“建奴昨夜只在我军右翼前挖了一道壕沟。” “吴三桂说建奴向藏龙山增兵了,意图不明。”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纷纷发表意见。 有人认为建奴要在上游反攻。 毕竟宁远河下游的战事已经陷入胶着之中,很难从这里找到突破口,唯有换个地方才能破局。 挖一道壕沟是因为兵力被撤往上游,或者为是后续的大战做准备积攒体力。 有人觉得建奴要跑。 藏龙山在宁远城西北方向,既是进攻宁远城的方向,也是撤离宁远城的方向。 建奴突然增兵,显然是怕逃跑时被明军追杀,为此布下重兵掩护撤退。 至于挖一道壕沟,应该是为逃跑积攒体力。 两个观点都有道理,支持的人也各有人在。 王永吉一时间也没了定论。 不多时,上下游同时传来火炮声。 明军派出数百人的部队前去袭扰,八旗兵见状也派出同样规模的部队组阵迎战。 双方步兵在前,骑兵在后。 开始正面硬刚。 “总督大人,上游和下游又开战了。”黄得功说道。 “你也想出战?”王永吉盯着黄得功问。 “是啊,”黄得功不假思索地回答:“杀建奴才能有军功,有军功才能升官领银子。我和手底下这帮弟兄早就等不及了。” “区区一个宁远而已,急什么!打通辽西走廊后机会有的是!”王永吉劝道。 “我军从入辽至今,伤亡情况如何?”王永吉看向中军负责记录的官员。 官员快速翻阅书册后说道:“从入辽到现在已经将近两个月时间,在抵达宁远前,伤亡很少或者没有。抵达宁远后伤亡开始增加,每天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全算下来的话,伤亡已有万人左右。具体比例是伤四,亡六!” 正常情况是受伤比死亡多。 但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很多受伤的士兵会因为各种感染导致死亡。 别说王永吉,就是作为穿越者的崇祯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提供粮食,让这些即将死亡的将士在临死前吃一顿饱饭。 “建奴伤亡情况呢?”王永吉面无表情地问。 “建奴伤亡比我军多一些,但不会很多。” “嗯,”王永吉眯着眼点点头。 不算水师,明军有十三万大军。 一万伤亡只占不到百分之八。 整体影响不是很大。 换成豪格的八旗兵就不一样了。 豪格总兵力七万五千人。 一万伤亡占总兵力的百分之十三左右。 他兵力本就不足,损失的一万兵马对豪格影响非常大。 万幸这只是累计伤亡,不是一场战斗的结果。 否则豪格早就跑了。 “诸位,”王永吉站起身看向众人:“豪格的兵力总数是个谜,但...肯定不多,否则也不至于被我军压着往后退。” “入辽快两个月了,宁远之战也打了一个多月!俗话说久攻不下必有失城,咱们不能继续拖下去了。否则上对不起朝廷,下对不起百姓!” (久攻不下必有失城的意思是时间拖得越长,失败的几率越大。) 众人纷纷屏住呼吸,看着王永吉。 “本督决定和建奴决战!” 短暂的沉默后,军帐内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太好了。” “早就等不及了,总督大人快下令吧。” “我要杀个痛快!” 等众人恢复平静后,王永吉下令道:“明日中军留下三成兵马沿河防守,其余兵马随本督一起奔赴下游和建奴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