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田见秀征调刘芳亮辎重兵参战的请求后,李自成表现的很不耐烦:“潼关易守难攻,用不了那么多兵马。” “可是皇上...” “没有可是!”李自成态度十分坚决。 不让刘芳亮参战有两个原因。 一是他已经对刘芳亮失去了信任。 刘芳亮当过俘虏,谁也不敢保证他的忠心有没有出问题。 大顺不缺良将。 在刘芳亮的问题上,李自成的原则是能不用就不用。 其次,兵不在多而在精。 大顺缺少的是精兵而非辎重兵, 无论刘芳亮的辎重兵是否参战,对战局的影响都不大。 田见秀被怼的哑口无言,只能待在原地使劲喘气。 “吕大器正在攻打武关,臣的意思是不如将刘芳亮调往武关御敌。”刘宗敏开始打圆场。 “就让他运粮吧!”李自成不为所动。 就在众人商议如何抵御明军时,一个传令官从门外走了进来。 他快速扫视一圈后来到李自成身边低语了几句,然后转身离开。 在众人眼中,李自成先是皱眉,然后露出义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最后愤怒之中夹杂着狐疑。 “怎么了皇上?”宋献策第一时间开口询问。 李自成咬着牙说道:“西安刚刚送来消息,榆林民变!” “民...变?”牛金星腾的一下站了起来,他瞪着一双三角眼以为自己听错了,“皇上,您刚才说的是民变?” “对,民变!榆林百姓要造反了!”李自成咬牙切齿道。 牛金星呆呆的站在原地,久久不能平息波涛汹涌的内心。 他们当初是打着替百姓出头的名义起兵造反,没想到今天百姓竟然要造他们的反。 在场的其他人比牛金星的表现好不到哪儿去,他们不是瞪眼就是张嘴,更有甚者整个人木在那里一动不动。 不知过了多久,宋献策才有些不解地问道:“不对吧皇上?” “怎么不对?”李自成收起愤怒的表情,看向宋献策。 宋献策低着头说道:“崇祯十六年我军取西安,随后派兵攻取关中各地。关中各地均望风而降,唯独榆林不降,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攻了十几天后,榆林城破,我军进行了屠城。” “按理说...榆林城已经没有百姓了,何来民变之说?” 崇祯十六年十一月李自成派刘芳亮进攻榆林。 榆林是一座卫城,隶属于大明九边重镇里的延绥镇。 据《明史》记载:榆林卫乃天下雄镇,兵最精,将材最多,然其地最瘠,饷又最乏。 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 再加上蒙古人就在附近,所以这里民风十分彪悍,不靠种地为生,而是以打仗为主。一遇战事,不管男女老幼全都拿着家伙上阵杀敌。 孙传庭的精锐秦军大部分都是榆林人。 在进攻榆林前,听到风声的榆林总兵王定就带人跑了。 剩下的官员中职位最高的是榆林兵备道都任还有户部督饷侍郎王家禄。 武将当中职位最高的副将惠显和参将刘延杰。 另外还有一些被罢官的武将。 分别有原山海关总兵尤世威,总兵王世钦,副总兵杨明,原宣府总兵官侯世禄,副总兵张发,副总兵王永祚。 这些人因为种种原因被朝廷弃用,无奈之下只能回到榆林打算就此度过余生。 可是历史的车轮没打算让他们悄无声息的死去,而是给了他们一个壮烈的结局。 在顺军兵临城下之际,这些人并没有选择投降,而是组织城中数千军民殊死防守。 在七万人的围攻下,数千军民愣是守了十多天。 城破后,榆林兵备道都任,总兵王世钦和弟弟王世国,尤世威等人被俘拒不投降,最终被顺军处死。 王家禄自杀身亡。 侯世禄与儿子侯拱极战死。 此战武将军官全部战死,城中在职和赋闲的文官全都自杀殉国,包括但不限于户部主事张云鹤,知州彭卿,柳芳等人。 李自成当然知道榆林的情况。 他恶狠狠地瞪了一眼宋献策,心想看把你能耐的,说民变不是好听点吗,如果说是兵变将会引起内部骚乱。 看着有同样疑问的众将,李自成知道瞒不住了。 他叹了口气说道:“榆林城中确实没有多少百姓了,但为了防止蒙古人犯边,朕从附近迁了不少百姓进城,同时从大同将张天琳、柯天相调往榆林,一同前往榆林的还有原明军大同总兵姜镶。” “这次是姜壤兵变。” “他先是率领十余名亲兵以议事的名义冲入帅府,趁张天琳和柯天相不注意将他们杀死,然后率领明廷降兵一起谋反了!” 诸将沉默了。 其实他们早就料到会有明廷降兵背叛他们,只是没想到背叛来的如此突然。 “皇上,臣以为应该立刻派兵围剿!”牛金星立刻提议道。 田见秀,刘宗敏等在场的诸位将领纷纷露出鄙夷的表情。 这句话跟放屁一样。 刘宗敏实在忍不住了,他深吸一口气反问道:“牛左辅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不派围剿难道派人给对方送馒头吗?” 众将听罢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宗敏将军语出惊人啊!”田见秀公开表态支持刘宗敏。 “不愧是我大顺汝侯,文武双全。”郝摇旗跟着表态。 “宗敏将军说得好!” 其他将领纷纷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牛金星的不满。 兵败北京,兵败凤阳,兵败承天府! 唯一的勉强算是平局的只有大名府之战,那一战顺军损失同样不小。 现在他们已经不再信任牛金星和宋献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