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这一刻,君臣都看明白了。 张瑞山还是那个张瑞山,齐烨在朝堂上的盟友,真正的靠山,那个平日根本不上朝,上了朝也一副睡不醒的京兆府府尹,齐烨想收拾谁,他未必会插手,谁想收拾齐烨,他张瑞山一定会站出来! 齐烨被打的措手不及,是因为没想到周介没先跳出来,跳出来的是熊思贤。 熊思贤被打的措手不及,是因为没想到齐烨顶不住的时候,张瑞山跳出来了。 老六已经看明白咋回事了,开口就是爱卿:“张爱卿所言,礼部可出题?” “是。” 张瑞山恭敬的说道:“礼部本就是统管劝学之事,放下其他政务先赶赴国子监谋题才是。” 君臣明白了,明白老张是要帮齐烨,既然是帮,为什么又要让礼部出题? 不过老张这话也有道理,现在这情况就是矮子里面拔将军,也别找什么名士大儒这个那个了,先顺利科考才是,拖不得了。 周介不停的打量着张瑞山,心中暗道一声“遭了”,如果礼部出题的话,事后出了任何乱子,都会被齐烨拿捏,昨夜不就是前车之鉴吗。 “谈何容易!”周介一挥袖子:“诗赋、策论…” “怎就不容易了。”张瑞山打断道:“开朝至今,这科考不都出自四书五经,无非是加上一些旁的学问罢了。” 周介一头雾水,不明白这个“旁的学问”是什么意思。 熊思贤敏锐的感觉到了不对劲,出声说道:“张大人有何高见,这旁的学问,难道不是出自四书五经不成。” “当然是出自四书五经。”张瑞山又露出了戏谑的表情:“儒生科考,不考儒学,难道考杂学不成。” 一旁的齐烨一脸地铁老头问号脸。 让徐功主持科考一事,为的就是出杂学的题,你老张非但莫名其妙的让礼部官员出题,还不让出杂学,这不是与最终目的背道而驰吗。 熊思贤可不敢小看张瑞山了,面色凝重的问道:“张府尹也是饱读诗书之辈,本官倒是想请教一番,若张府尹出题,会如何出?” “从四书五经出啊,还能从哪出。” 张瑞山笑眯眯的说道:“就比如这《中庸》之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不少文臣点了点头,这句话的意思是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有一年是考这句话了,让考生写出自己的理解加以阐述。 周介下意识的看了眼熊思贤,总感觉不太对劲。 熊思贤摸不清张瑞山到底几个意思,不由问道:“何解?” “噗嗤”一声,张瑞山乐了:“熊侍中学富五车,这番话都要询问本官?” “本官当然知晓,只是却不知张大人是否有不同见解。” 张瑞山风轻云淡的说道:“见解与熊侍中相同。” 见到张瑞山那死出,熊思贤愈发感觉到不对劲,追问道:“不如与本官说说如何。” “那本官就献丑了。” 张瑞山清了清嗓子:“博学之,自是要学这山林诸部习俗,学这西域诸国习俗,审问之,不可浅见拙行,就比如到了这山林之中,如何安营扎寨,如何打造军器防患来敌…” “慢着!” 周介连忙叫道:“安营扎寨,打造军器,御敌交战,这不是墨家、兵家本事吗!” “胡说八道!”张瑞山认真的说道:“这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是儒学!” “可…” “可什么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圣教化天下,让读书人知晓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博学之,博学之何意,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为国朝经略山林,靠的就是儒学,就是儒家经典,莫非周尚书觉着孔圣是错的,天下读书人是错的!” 周介张大了嘴巴,愣了半晌,差点撸袖子上去拼命。 好多文臣,张大了嘴巴,想说点什么,却一时又不知该说点什么。 张瑞山摇头晃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何解,诸位大人是知晓的,可如何得道呢,那势必要与山林诸部勤加往来才是,教他们学汉话,懂汉礼,若遇不通教化该如何,啧啧啧,需治,治民,如何治民,效仿抱刀司大统领,为民盖屋,如何盖屋,得学墨…得学儒学本事,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嘛。” 说到这,张瑞山似笑非笑道:“本官的学问自然是不如周尚书的,若是说的差了,周尚书指教就是,如今西域、山林,是国朝最紧要之事,入朝为官,心有抱负,定然要远赴这二地,科考嘛,为国朝择才,自是要看学子们对这儒学是否通透。” 别说周介了,连熊思贤都想动手了。 张瑞山,露出了獠牙,齐烨,目瞪口呆。 这一刻,知道内情的人,都明白张瑞山打的什么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