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连忙说道:“错不在夫余国,乃是公孙度越权,哄骗贵国的岁贡,可我天朝皇帝陛下,却完全不知晓啊!如今好了!贵国也算是与我们联系上了!” 简位居一听这话,立刻就明白了赵云的意思,他也是个聪明人,于是马上从袖中拿出了一份丝锦,随即低头并恭恭敬敬地双手奉到赵云跟前说道:“此乃我父王亲手写的国书,今日便献给大汉天朝庭,从今往后我夫余每年的岁贡,将通过安东大都护府呈报给大汉皇帝陛下,还请君侯收下!!” 赵云看着眼前这份国书,心中暗喜,脸上却不动声色,他知道这就是自己此行的目的,现在终于达成了任务,接下来就要看怎么去和简位居谈条件了。 赵云也不客气接过丝锦,但并未打开,而是大义凛然的说道:“真乃是东北之大幸,贵国能依附我大汉,与大都护府共同努力,为东北地区的安定繁荣而努力!” 简位居听到这话,心里非常高兴,毕竟能够得到汉朝的认可对于他们来说可是一件大事,而且这样一来,他们夫余国就能继续享受来自汉朝的保护了。 随后两人又客套了一番,然后赵云邀请简位居来到了他的临时大帐。侍从送来了水酒,二人推杯换盏吃了八分饱后,赵云觉得时机差不多成熟了,便打算进入正题。 赵云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用语气坚定地说道:“太子殿下,您应该清楚,我们武州涉足挹娄地区有着两个明确的目标。首先,我们要选拔出挹娄十七部的君长;其次,我们希望通过与他们开展贸易来获取木材资源,并改善他们的生活。在过去的百余年里,由于没有君长的统一领导,挹娄各部各自为政,经常发生互相攻击和战争,这不仅破坏了地区的稳定,还让当地的百姓深受战火之苦。作为大都护府,我们肩负着维护地区安定的责任,因此才会介入此事。此外,高句丽主动提出与我们合作进入挹娄地区,并非是为了与贵国作对。实际上,我们对东北地区始终保持中立立场,所有行动都是为了维护和平。希望贵国能够理解我们的初衷。” 简位居听完赵云的解释后,立刻恭敬地回答道:“我夫余乃是下国,而大汉则是天朝大国。天朝大国一直以来都是天下的准则和中心,中央天朝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对于天朝在东北地区的行动,我们理应全力支持并配合。关于挹娄的事务,应当由大都护府来主导,我国自然会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与此同时我国也愿意出一份力量。” 大汉如今虽然已经分崩离析,天下英雄各自占据一方,但是其底蕴依旧深厚无比,就如同后世的美国一样,拥有着强大的武力、先进的文明、广阔的土地以及数量众多的百姓。 在亚洲的地区,大汉仍旧是无可撼动的存在。夫余小国人口不过几十万而以,军队也仅有数万之众,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实力都远远不及大汉帝国,甚至可以说,他们连后世的三姓家奴——棒国都比不上。 面对如此强大的大汉,夫余怎么可能会有反抗之心呢?尤其是现在站在面前的可是赵云!他割据一方,兵强马壮,如果真要动起手来,恐怕顷刻之间就能灭掉夫余。 赵云见此满意的点头说道“如此甚好!贵国的国书,本侯很快会派人送至汉廷,相信皇帝陛下会降下恩旨,册封贵国的国王,授印信赐名号,如此便获得大汉的庇护!” 赵云话锋一转,突然严肃地说道:“从今往后,贵国便是我大汉的属国了!我们理应精诚合作,一同维护东北地区的安定。如今东北之地蛮荒部落众多,各个部落互相攻伐,这绝非长久之计。贵国立国已久,作为地区性的领袖,想必对各部落有着深刻的了解,应当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吧!” 简位居听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语气沉重地回答道:“侯爷过奖了!我国立国已有近四百年,也曾经历过繁荣昌盛的时期。高句丽、沃沮和东濊都是扶余的血亲民族,但自从高朱蒙背叛之后,夫余国就逐渐走向衰败。之前,沃沮人已经归附高句丽,而东岁人则左右逢源。说实话,眼下高句丽的实力比夫余强大数倍,如果没有君侯的到来,成功收服了沃沮与东岁,我国恐怕早已面临灭顶之灾,又何来什么见解呢?” 简位居的话虽有拍马屁的嫌疑,但也是事实,赵云的到来,不光削弱了高句丽的实力,还拉走了不少仇恨。 赵云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缓声道:“我曾听闻贵国国主乃是英明睿智之人,夫余国如今面临的困境并非源于国主的决策失误,而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难题。贵国目前尚未陷入绝境中,然而,由于你们国主采取了不少的策略,才稳住了现今的局面。” 虽然赵云嘴上这么说,但实际上他心里并不是这样认为的。他来到东北地区搅乱局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帮助了夫余国。然而,自始至终,夫余国从未主动与武州联系,这表明夫余王对赵云并没有抱任何期望,甚至还与公孙度加强了合作关系,可以说是站在了赵云的对立面。 显然,夫余国的统治者们并不傻,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赵云是一只凶猛的雄鹰,而非温顺的绵羊。他们之所以在此时派遣使者前来,也是出于无奈之举,眼下武州如日中天,显然不是公孙度之流能相比的。 与此同时,赵云心中也有着自己的盘算。他希望夫余能够参与到与挹娄的争端之中,利用夫余和高句丽之间的宿怨,进一步挑起事端,将局面搅乱。 这样一来,武州就能坐享渔翁之利,坐看风云变幻,为清扫东北地区的蛮族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