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姜恒远真是好大狗胆,居然还想与我一决雌雄。 好,我这就率领大军,南下南?,与之决战。” 袁绍听了此消息,又气又怒,当即就想率军前往南?。 “明公不可。如今情况不明,且那姜恒远已在南?准备多时。 明公仓促带兵前往与之交战,怕是中了其计。 且我军远道而来,需要休整两日。 不若趁此时间,弄清敌情再说。” 审配见袁绍因怒兴兵,当即劝阻道。 袁绍听了审配的话,也渐渐冷静了下来。 于是袁绍带领大军又在薄落亭休整了两日。 期间,袁绍也收到远在邺城传回的消息。 言:邺城并未被姜滔大军攻破。 其只是在邺城外挖建壕沟,这些壕沟又深又宽,又被姜滔派人沟通了漳水,以漳水灌城。 如此,使邺城四面被围,城中兵马不好出城。 而城外又有姜滔大军镇守,这才让邺城被与外界断了联系。 听到姜滔如此手段,袁绍等人皆是对此十分惊讶。 “此真乃鬼才之计也。” 不过在确定了邺城还未被姜滔大军攻破之后,袁绍军中众将领皆是松了一口气。 而同时,周围各地斥候相继来报,袁绍等人很快也弄清了局势。 了解了姜滔在各处的驻军情况。 就连监军沮授,也不得不惊叹此围城之策。 “这姜恒远还真是准备充足啊。其分营各处,扼守我南下要害之地。 只是其兵马远少于我,优势在我。 我何惧之?” 等袁绍弄清局势,其反而安心不少。 至少暂时没有发现姜滔有什么阴谋诡计之类的。 “明公,如今看来,那姜滔正是想引明公带军前往南?。 想必南?定有重兵守卫,且准备充分。 不若明公带军另寻他处南下,如此可让那姜恒远之准备功亏一篑。” 沮授向袁绍建言道。 袁绍听了,也觉得有些道理,正想同意。 却又听到审配道:“南?扼守漳水,而漳水是我军南下最近也是最易的路线。 若是我军因为姜恒远大军驻军与此,就绕道而行的话? 那又有何处可走? 如今南下各路线皆有姜滔派兵驻守。 就算我等绕道而行,也皆有阻挡。 且那姜滔亦可带兵前往支援。 如此,我等费时不说,仍然要先击溃姜滔的阻挡才行。 何不就直接从南?而过呢?” 审配认为,走其他路线,也都面临阻挡。 那又何必折腾,不如直接南下攻破南?。 “确实如此,若是我等在南?就将姜恒远击溃,那说不定也无需我等支援邺城。 姜恒远之兵在听到其溃败后,想必皆会争先恐后,逃离冀州。” 郭图也是赞成直接与姜滔决战,于此,可一劳永逸。 “南?狭小,根本不能发挥我军兵多的优势。” 沮授仍然反对直接南下南?,与准备多时的姜滔在那里决战。 “明公可派淳于琼率众攻略漳水左岸的南宫城。 南宫也是南下的一处通道。 若是那姜恒远分兵前去营救,明公带领大军攻打南?就会更加容易。 若是那姜恒远不派兵前去营救,那我军便可攻破南宫城,由漳水左岸一路南下,救援邺城。” 审配再次向袁绍建议道。 袁绍听了审配的话,当即同意了此策。 于是次日,袁绍大军分兵三路。 袁绍为统帅,审配为军师,许攸、辛评为谋士。 袁绍又自领中路,陈琳为主簿、郭图为行军司马; 高览、张颉、马延为步军校尉、张合为屯骑校尉、吕旷为射声校尉… 共三万余兵马,负责攻打姜滔所在的南?。 东路大军以淳于琼为监军将军,吕威璜、眭元进为步军校尉; 赵叡、韩定为骑兵司马… 连同安平相王摩带领的五千郡兵; 共两万五千大军,负责攻打漳水左岸的南宫。 西路则是由沮授为监军都督,蒋奇为步军校尉,吕翔为射声司马… 连同巨鹿太守张导带领的五千郡兵。 共一万五千余兵马,负责从廮陶南下,进驻赵国柏人城,做出从西路南下的样子。 实则只是为迷惑姜滔大军。 如此,袁绍大军共七万余兵马,分兵三路,南下攻打姜滔,救援邺城。 兴平二年(195年)九月下,当姜滔在南?得知袁绍三路南下时, 心中还是有些紧张。 冀州不愧是天下第一大州,一个州就能养这么多兵马。 此时南?,姜滔只有谭绍、朱灵、赵云、高顺、李进等部,不过一万七千兵马左右。 陈玉所部此时还未到达。 面对袁绍中路的三万余大军,姜滔只得全力应对。 同时不由为其他东西两路的守军担心。 特别是漳水左岸的南宫,守军不过万余人,不知能否抵挡住袁绍的东路大军。 不过此时姜滔本部根本没有兵力前去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