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次日清晨,当明德皇帝在朝会上公布这个计划时,朝堂中几位一直与沈清歌不和的老臣再次站了出来,表达他们的担忧和反对意见。 礼部员外郎赵彦昌首先发言,他认为与琅轩国的合约未必能够得到对方的同意。 他担忧引进外国工匠和文化可能会侵蚀星汉王朝的传统价值观和文化特色,同时也会伤害本国手工艺人的感情。 此外,他还指出,国家目前国库空虚,减免三年税赋无异于火上浇油。 赵彦昌的话音刚落,礼部观察使梅子轩立刻站出来反驳。 他自信地对明德皇帝说:“陛下,税收优惠是我们吸引外国工匠和投资的重要策略。短期内的税收减免,将带来长期的经济利益。而且,我星汉王朝作为泱泱大国,正是需要具有一种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才能展示我们的大国风范,引领其他国家促进整体进步。” 梅子轩看了一眼赵彦昌,又继续说道:“臣愿代表星汉王朝出使琅轩国,说服琅轩国皇帝签下协议。” 他的话说的滴水不漏。 赵彦昌被梅子轩的反驳说得哑口无言,只能狠狠地看着他,悻悻地退下。 随后,工部新任侍郎苏沐白也上书奏请明德皇帝,提出要做好中州府的运河建设,并自愿前去督工,确保三个月内完成一条贯穿星汉王朝南北的交通枢纽。 苏沐白的提议得到了明德皇帝的赞赏。 明德皇帝深知,运河的建设对于朝廷的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他看向梅子轩、苏沐白,目光中充满了信任和期待:“爱卿们,朕相信你们的能力,希望你们能不负朕望,顺利完成这二项任务。” 最后,新任户部郎中宋子墨的豪言壮语在朝堂上引起了一片哗然。 他立下军令状,誓言要在三个月内为国库充盈五十万两黄金,以解国家财政之急。 然而,他的自信却让不少朝臣心生疑虑,不知这位年轻的官员究竟有何妙计。 宋子墨不慌不忙,继续向明德皇帝请命,希望能够获得中州府和北原城石英矿山的开采权。 这一请求,立刻遭到了户部尚书李秉直的强烈反对。 李秉直认为矿山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资产,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不能轻易交给私人处理。 李秉直怒斥道:“陛下,矿山资源岂能儿戏?若落入不怀好意之人手中,将对国家产生极大的影响!” 宋子墨面对李秉直的指责,却是从容不迫,他微笑着反驳:“李大人,您前几日还上书奏请陛下减少对石英矿山的投入,今日却突然变得如此关心,这又是为何?” 李秉直被问得哑口无言,脸色一红,只得强辩道:“涉及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老臣自然不能同意。” 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两位大臣的争论引起了群臣的窃窃私语。 面对这场纷争,明德皇帝站起身来,他的目光扫过殿内的群臣,沉稳而有力地说:“朕理解你们的担忧,今日三位爱卿奏请之事,确实有可能带来的文化冲击、社会稳定和经济依赖等问题。” 明德皇帝顿了顿,继续说道:“但朕要说的是,闭关自守从来不是强国之道。星汉王朝必须敞开胸怀,学习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朕希望诸位爱卿能放下分歧,团结一心,共同为星汉王朝的繁荣昌盛贡献智慧和力量。” 明德皇帝的话语如同晨钟暮鼓,震撼着每一位朝臣的心灵。 朝会结束后,群臣纷纷散去,但明德皇帝的话语却在他们心中久久回响。 宋子墨的计划虽然冒险,但在皇帝的支持下,也许真的能够为国家带来新的希望和机遇。 一个月后,梅子轩从琅轩国归来,他的手中紧握着那份沉甸甸的合约书。 这份合约不仅是两国合作的见证,更是星汉王朝未来发展的希望。 随着运河的开通和贸易中心的建立,中州府逐渐成为商贾云集之地,南北货物在此交流,东西文化在此融合,一时间,中州府变得繁华异常,热闹非凡。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宋子轩,这位时任矿业监正的年轻官员,展现出了他的远见和胆识。 他主导了中州府、北原城、西陵郡、青州等地区的中小型石英矿山的私有化售卖。 这些矿山原本因技术落后、管理不善而荒废,但在宋子墨的推动下,它们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琅轩国琉璃匠人的到来,为这些矿山带来了先进的开采和加工技术,加之中州府交通的便利,使得这些石英矿山的矿石成为了市场上的抢手货。 王公贵族、富商巨贾纷纷争相采购,一时间,石英矿石的价格水涨船高。 仅三个月余,通过石英矿山的私有化售卖和矿石的销售,八十万两黄金便源源不断地流入了星汉王朝的国库。 这一数字不仅缓解了国库的财政压力,更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沈清歌,这位聪慧过人的贵妃,再次凭借她的先见之明和果敢决断,赢得了这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