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找几个好手,明天在城门集合出发。”顾静宜对隆肃说。 “好,都听东家的。”隆肃应道。 第二日。 顾静宜借口说要去城外庄子待几天,离开侯府时,照例牵走宝马。 宝马迈着修长的蹄子,乐颠颠的出府。 这次他们伪装成一伙商人,牛车上假模假样的堆满箱子。 里面放着劣质茶叶。 隆肃带着人已经在城门外等候了。 “隆哥,东家真有你说的那么厉害,听说你被人一拳就干趴了。”刘苗好奇的问。 隆肃正色纠正,“其实我和东家不相上下,实力几乎一样。” 心里却在想,一拳的事是那个王八犊子传出去的,要是让他抓到那就得遭老罪了。 这时,顾静宜从城里走出来。 矫健的高头大马和翩翩贵公子,让所有人一瞬间成了灰蒙蒙的背景板。 隆肃走上前,说了声,“东家,兄弟们齐了。” 顾静宜点点头,“出发吧。” 一行人向着帽儿出发。 此时雪停,天气晴朗,碧空如洗。 官道上的人不算多,他们一路疾行,晚上就留宿在驿站。 第二日出发后大约一个时辰,隆肃指着远处一座山,“东家,你看那座山像什么?” 顾静宜抬头,顺着隆肃指着的方向看去。 远处,一座山基地很宽,山峰尖尖,自山峰向山下形成一道倾斜的缓坡。 看起来,像是斗笠。 “那就是帽儿山吧。”顾静宜说。 隆肃点头,“东家猜的真准,那就是帽儿山。” 接着道,“不过俗话说,望山跑死马,现在看着虽然不远。 但是我们到帽儿山估计要下午了。” 顾静宜点头。 中午,顾静宜特意让他们多休息了一会,养足精神。 在距离帽儿山还有一里路时,看到路边立着一个牌子。 上面写着,有山贼,入山后果自负。 “哟,看来帽儿山的这伙山贼闹的动静挺大,官府连牌子都立了。”隆肃讥笑一声。 “与其让人别走这条路,不如官府赶紧清剿了他们。” “既然帽儿山山贼已成隐患,官府为什么不清剿。”顾静宜问。 隆肃叹了一口气,“东家,你久居城中,对外面的消息有所不知。” “说来听听。” 隆肃,“我们押镖走南闯北到处跑,这几年收成不好,天灾人祸不断。 百姓卖儿卖女卖地,官府赈灾粮经过层层剥削,到百姓手里十不留一。 除此之外巧立名目各种明目到苛政杂税。 有的地方百姓杀鸡要收税,砍树要收税。 那些人活不下去了,怎么都是个死。 所幸恶胆一壮,成了起义军,或者匪盗。 朝廷现在顾着和那些已经成气候的起义军斗,根本分不出精力关心帽儿山这样的小山贼。” 顾静宜想到冬天城外那些流民,要不是无家可归,谁愿意他乡乞讨。 “不过东家,这些山贼也不用可怜他们。”隆肃以为顾静宜动了恻隐之心。 “他们虽然刚开始是农民,但后来谁手上没沾人命。 并且他们杀的人,也是百姓,所以他们死有余辜。” “我知道。”顾静宜说。 这不是百姓间的矛盾,是朝廷和百姓之间的矛盾。 那些人最开始犯罪是为了活,后来犯的罪越来越大,杀的人越来越多,则是恶意喷涌和贪念。 此时,帽儿山。 一个灰色衣服的男子站在树梢上,手里扶着一段树枝,向远处眺望。 接着,扭身一骨碌快速从树上下来。 “啾。”男子嘴唇嘟起,发出一声鸟叫。 这代表着,来人了。 两三息之后,一声鸟叫声从树林里回应。 这表示山上的人收到消息,已经埋伏好了。 男子转身,迅速消失在树林间。 顾静宜带着人走进帽儿山。 山路崎岖,路边黄的枯草,白的雪花,黑的泥泞,花色斑驳。 树枝上还压着一层层雪,偶尔几片枯黄发黑的叶子还不甘心的拽住枝头,在风中飘荡。 越往里走,忽然听到一阵脚步声。 从两侧山坡上穿来,从前方道路上穿来,身后也被人堵住。 顾静宜勒马,开口道,“来了。” 其他人一愣,四下张望,却只看到荒芜的雪景。 隆肃面色一正,竖起耳朵仔细倾听,片刻后。 “他们来了。” 此时,其他人也听到了。 纷纷靠近牛车。 车板下面有一个夹层,这是隆肃的特别要求。 里面藏着他们的武器,只需要伸手在车下机关一抽。 就打开夹层拿出来武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