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他的事业
等着铜锅内的汤水沸腾了,李世民这才将羊肉放入锅中,思索着支教这件事,饮下一口酒水道:「关中的支教都没什麽成效,还想去吐蕃?」
听父皇带着数落的话语,支教是崇文馆在施行,如今看来确实没有成效。
而且自从李恪去跑乡县各地,了解支教与地方的冲突之后,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
并不只是各县不支持支教,就算是乡县的寻常人家,适龄的孩子也没多少愿意来读书识字的。
问题要全面地去看,是个看人看环境的过程。
李承乾道:「父皇所言不错,儿臣会好好考虑的。」
李世民又道:「怎麽?现在反悔了?」
「儿臣不反悔,问题总是需要解决的,一年又一年坚持下去……哪怕失败了又如何?」
李承乾夹起一片羊肉,放入口中嚼着。
殿外的雨声依旧,兴庆殿内,皇帝父子安静地用着午膳。
不多时外面传来了脚步踩着湿漉漉水路的动静,脚步声很着急,像是一路奔跑而来。
来人在殿外大声道:「陛下,西域来报!」
正在吃着火锅的李世民终于搁下了筷子,沉声道:「呈来。」
一个太监接过皮囊,解开皮囊从内部拿出一卷纸,双手端着纸张递到了陛下面前。
李世民先是看了一眼还在吃着羊肉的儿子,打开了纸张。
西域军报所言的是安西都护府,西州与庭州建设成。
往后就没了高昌,以前的高昌成了现在的西州,那座可汗浮屠城已成为了大唐的庭州。
西州驻兵三万,庭州驻兵两万,安西都护府五千兵马。
李世民再往下看着,低声道:「司农寺卿郭骆驼在西域种的两千顷地棉花丰收了。」
一边吃着羊肉,李承乾思索着,都已临近十月了,来来回回推算,送信来的时候应该是在九月之前,棉花就已丰收。
到现在这份军报才送到长安。
李世民又道:「棉花的运输已在路上了。」
李承乾接过父皇递来的军报,也在看着,道:「入冬之前可以将棉花送到。」
只不过在如今的大唐,棉花是一种很奢侈的物品,在东宫也就皇子公主能够用一床棉被,还有棉花所制成的冬衣。
因关中田地不能大规模用来种棉花,依旧以粮食保有为主,耕地不能随意占用,保证关中的粮食同时,在西域广种棉花。
在这样的环境下,棉花一定会成为奢侈品。
棉花的分配也在父皇的手中,父皇想要将棉花先给军中,还是先给朝堂重臣当作赏赐,都不是自己这个太子能够决定的。
李世民问道:「若西域早在几年前就看重棉花,他们岂不是会为了土地杀很多人?」
「多半是的。」
李世民轻笑道:「朕的儿子看起来更贪婪。」
李承乾将军报放在一旁,道:「父皇此言差矣,儿臣是为了社稷,等将天山与伊犁河扫平了,那些土地都会是大唐的,现在儿臣担心欲谷设与咥利失开战之后,会失去大量的劳动人口。」
「其馀的事,儿臣都不在乎,唯独劳动人口,是重中之重。」
看完了军报,父子两人接着用饭,大概过了一刻的时辰,殿外又传来了急报,道:「陛下,吐蕃急报。」
军报又一次送入了殿内,李世民先翻看着,蹙眉道:「牛进达的人去查探过了,确实可以直达逻些。」
父皇让牛进达安排人去查探,得到了证实,那的确是一条可以从青海直达逻些的道路。
这条原本存在后世的唐蕃古道,在吐蕃没有城关,没有能够扼守的天险,掌握这条古道,便掌握了将来进攻吐蕃腹地的战略条件。
李承乾询问道:「能够适应高原的气候吗?」
李世民摇头道:「牛进达没在军报中说起这件事,他们在青海练兵没觉得异样。」
「让大将军不断派人尝试,儿臣以为高原不是不能克服的,哪怕只是养出一支几百人的奇兵也好。」
「嗯,朕正有此意。」
「儿臣想着先试着将支教派去青海与松州,至少要让他们知道现在的皇帝是谁,民心归附就是要先从皇帝是谁开始的,过程很困难,总不见得是没用的。」
李世民颔首。
父子接着交谈,关乎吐蕃未来的命运也在这场交谈中决定了下来。
用完一顿饭食,等来了两个重要的军报,李承乾站在兴庆殿的屋檐下,看着漫天雨水正不断落下。
今天送来的消息让父皇很高兴,现在兴致正高,喝多了。
太监走出殿外道:「陛下睡了。」
李承乾拿起一旁的竹伞,独自一人走入了雨中。
老太监望着太子一个人走在雨中的身影,漫天的雨水浇灌而下,慢慢地就看不到殿下的背影。
回到东宫,李承乾坐在崇文殿前,看着从兴庆殿带来的军报。
「怎麽?你父皇将军报也交给你处置了?」
李承乾看了眼,走到身侧的爷爷,回道:「有些事需要儿臣做一些批注。」
李渊在一旁坐着,神色有些担忧。
「怎麽了?」
「你父皇让伱统领兵马了?」
「爷爷误会了,这只不过是给军中提一些建议而已,在吐蕃与西域的诸多的地方,需要崇文馆的人与军中一起行事。」
李渊小声道:「还以为二郎给你兵权了。」
「父皇有给孙儿兵权的。」
「你的东宫右率就剩下七人,李绩与朕说,军中都不记得有一个右率。」
「孙儿记得的,没有忘记右率。」李承乾坐在摇椅上,道:「人少点好,人多了就会烦。」
馀下的时间李承乾安静地坐在崇文殿前。
雨水停下的时候,已是傍晚,丽质与东阳这才回到东宫。
「皇兄。」穿着道袍的明达快步跑来,她着急问道:「帮帮李道长吧。」
被妹妹摇着胳膊,李承乾依旧闭眼躺着,有气无力且似醒非醒地道:「怎了?」
「李道长想要证明我们脚下的地在转动,他已闭关半月了,还没找到证明的方法,前两天李道长在往天上丢石头,再看着石头落下。」
「通过石头落下的位置来确定自转,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可石头每一次落地的位置是无序的。」
「那是因为从理论已成立的角度上来看,理论方面随着自转,下落的石头每一次落地的位置应该是有偏移的。」
「正是如此。」明达一脸认真道:「可是每一次不是偏左就是偏右,这不符合自转的规律。」
明达的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她现在所学的知识连稚奴与李慎都未曾掌握。
李承乾从一旁拿起一根细长的木纤,这原本是用来串烤肉的,递给她道:「那就让这根木纤,为世人的认知做出丰功伟绩。」
明达神色狐疑地拿过木纤,「这……」
李渊也忍着笑意。
「皇兄是饿了吗?」
李承乾道:「将它放在一个静置水盆中,记录下它的位置,每天早晨看看,如果位置有了移动……」
「明达懂了,谢皇兄指点。」她高高木纤快步离开了东宫。
李渊好奇道:「她懂什麽了?」
「她与李道长要证明,我们脚下的大地是在旋转的。」
「呵呵……那朕岂不是就走不动路了。」
「嗯,爷爷的问题很不错,值得思考。」
两天之后,李淳风道长要求道门中人做尝试,证明人们生活的脚下的土地是在自转的。
他将实验的方式方法教给了很多人。
这本是一个很简单的实验,几岁的小孩子都能够实验。
无非是一个静止的水盆上放一根细长的木纤,或者是放着一片叶子,一根草,都能用来证明这个理论。
当这个观点被送到弘文馆之后,很多学士也参与其中。
实验的结果是振奋人心的,因为在后续的几天,真的有人发现了变化。
也有人开口反对,这应该只是巧合,或者是别的原因。
反驳就需要反驳的理由,李淳风已举证证明日夜转换与自转有关。
又过了半月,尽管这个谜题还有许多解释不清的地方,也不能影响人们为了生活奔波,很快就成了人们口中的笑谈。
想不明白的事,总归到了最后只留下了小部分人还在继续钻研,人们的生活依旧如常。
中书省,于志宁将一堆卷宗放在了褚遂良面前。
近日,褚遂良稍有清闲,他还能再回去休息半晌,再出去找人喝酒。
看到一堆的卷宗被放在自己面前,褚遂良道:「是何意思?」
于志宁道:「这是司农寺卿在西域修建坎儿井的论述,工部要派出三十名工匠,去主持开垦坎儿井,他们要在西域广开田亩,建设绿州,名为造福西域。」
褚遂良神色为难,这司农寺卿郭骆驼在西域写了五十一卷卷宗。
这人去西域真的能学到这麽多东西?
他到底在西域做什麽?
褚遂良正要推诿,好巧不巧,太子殿下正好来这里,他连忙站起身,行礼道:「于侍郎放心,下官定将这些卷宗批覆好,绝不会有疏漏。」
他的话语声很敞亮,不仅仅是太子殿下听到了,就连中书省内的其他人也都听得清楚。
于志宁神色满意地离开。
太子殿下在中书省拿了一册文书就离开了。
留下褚遂良面对这些卷宗,深吸一口气,埋头苦干。
老师与舅舅去查看修建好的淤地坝,父皇一道旨意就让漠北的可汗离开了颉利的故地。
父皇终究是父皇,松州一战大胜之后,似乎有传闻唐人是无敌的。
天可汗的号召力响彻关内外,想要向大唐进献的小国也越来越多,一个强大的帝国有一个强大的皇帝,随之而来的责任心也就越大。
现在这位天可汗想要建设西域了,在西域各地打井引水,要用坎儿井铺满整个西域。
这就是现在郭骆驼想要在西域做的事。
郭骆驼想要改变整个西域,如果真的成功了,他就会被西域人称颂。
甚至在他死后,也会有无数西域人去祭拜他。
尤其是在有点野蛮,还有愚昧的西域人眼中。
一个人的功绩高到一定程度,他就不是人了。
将来的有一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父皇与郭骆驼都会成为西域人世世代代需要祭典的对象,保佑西域富足的存在。
李承乾拿着文书到了兵部,兵部尚书段瓒惊讶道:「是什麽事要太子殿下亲自来了?」
李承乾将文书递给他,道:「派人送去给青海的牛进达将军。」
段瓒看了眼文书的内容,问道:「既然是房相与陛下的安排,下官这就去吩咐。」
李承乾揣着手道:「段大将军近来身体如何?」
现在段瓒的父亲,段大将军,也就是段志玄,现在已是右卫大将军,封樊国公,听说这段时间一直在养病。
段瓒道:「家父还在调养,眼下来看多亏有陛下照拂,没有大碍。」
李承乾与段瓒一起走出兵部,揣着手道:「这道文书不要轻易传出去,孤才会亲自来递交给你,事关将来大唐与吐蕃的关系。」
「下官谨记。」
李承乾又跟着走了两步,道:「有劳了。」
段瓒连忙行礼,快步走出朱雀门。
关中又迎来了晴天,褚遂良这些天除了必要的睡觉与用饭,馀下的时间都在处理西域的卷宗。
他刚批覆完一些,却又有人从西域送来了六十卷卷宗。
李承乾在太液池钓鱼,听着弟弟的讲述。
李治道:「那褚遂良要疯了,就连早朝都是须发不整,还被郑公训斥了一顿,早朝怎能不洗梳就面见陛下的。」
李承乾坐在水榭中,头枕在鹿的后背上,道:「褚遂良是如何说的?」
李治吃着柿子又道:「他说都是郭骆驼害的。」
「还真是个小心眼的人。」
「正是。」李治同仇敌忾道:「皇兄,要不要弟弟去揍他一顿。」
李承乾缓缓道:「你最近在崇文馆混迹久了,是不是许敬宗教你的。」
「什麽?」
「许敬宗向来不喜讲道理,如果有人胆敢算计他,他就会动手揍人。」
「许少尹教过弟弟一些为人处世的方式。」
「往后不该学的不要学,你可知许敬宗当年初任京兆府少尹时……」
李治接过话语道:「现在许敬宗在长安城传闻中是好汉,当年的蝇营狗苟都被揍了。」
李承乾欲言又止,关中民风彪悍,许敬宗既是京兆府少尹,这人拳头又硬,还在京兆府任职,为关中乡民谋求福祉。
这麽说来他这个长安拳王,确实还挺不错的。
也不说上是坏处,总觉得这小子在外面吃不了亏……大抵不会了。
李治吃了手中的柿子,他洗了洗手,又擦了擦嘴道:「皇兄,郭骆驼真的可以在西域种很多树吗?」
李承乾躺着道:「看好鱼竿。」
「嗷……」李治懂事地看着皇兄的鱼竿,以及看看鱼线是不是动了,他又道:「他在西域种树要做甚?」
李承乾轻描淡写道:「他喜欢种树。」
「那他种树之后还会回来吗?」
「会的。」
「他为了什麽?」
秋日里的凉风吹过,李承乾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道:「如果他在西域的安排一切顺利,那麽当年玄奘在西域没有完成的事,却被郭骆驼做到了。」
「玄奘?」
李承乾拍了拍他的后脑道:「你哪来这麽多问题!」
李治委屈地一努嘴,就不再提问了。
这个时代还是很好的,总有一些人在做一些伟大的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