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高官们空耗林哲之时,河东路的八百里加急到了。 八百里加急甚是紧急,西夏纠集了二十万人马正在狂攻麟州,麟州周边均己沦陷,麟州危在旦夕,需朝廷十万火急发兵增援。 在场的高官听到这个都很诧异,他们无不对麟州这个突如其来的八百里加急恼火。 河东路这个时候起战事很不应该,高官们觉得是河东方面没有做好才导致西夏悍然起兵的,这可能跟林哲北上巡查也有关系。 林哲北上巡查斩了太原府主将和副将,林哲临时委任的可能啥都不懂,这才导致边关战事暴发。 他们有心找林哲兴师问罪,又恐无力问好罪,经过一番拉锯,他们总算把矛头对准了林哲。 皇帝对高官们的伎俩很是清楚,皇帝为避免纷争便横插了一杠,皇帝叫高官们别整没用的,赶紧准备主将点齐人马出征。 皇帝只着重强调一点,此番出征只许胜,如果败了,主将全家抄斩。 按常理是有蛮多人想当这个主将的,四位高官也在积极推荐人选,皇帝言明这个之后便无人推荐了。 这谁敢去呀,打输了要全家抄斩,这么狠的惩罚就算是脑袋进水的人也不想去了。 四位高官一合计,官家你点将吧,我们是推荐不了啦。 皇帝听高官们这么说,很高兴。 “陆中书,既然你们推不了,那朕就推一个,镇国大将军孙理领兵有方可当此重任,河东方面十万火急,希望孙将军即刻点兵出征。” 皇帝讲的很快,似乎就想这么定了。 陆知心一听就慌了。 镇国大将军孙理怎么能够去?孙理和他的北大营是拱卫京师的,调孙理去麟州御敌,京师防卫不就空了吗? 最主要的是孙理和他的北大营是陆知心的老底,把老底调走了,陆知心还怎么玩?所以无论怎么说,陆知心都是不会答应的。 “官家,孙将军乃老将军了,恐身体难己支撑北上,且京师的防务离不开孙将军,官家,为大局着想还是换一位将军去吧。” 陆知心耐心劝皇帝,拿孙理将军的身体说事,至于他说京师的防务离不开孙将军,这就太扯了。 陆知心完全是在乱讲,京师的防务离了谁都可以,没有规定一定要孙理负责京师的防务才防的下去。 林哲依脾气很想驳斥陆知心为了一已私利满口胡言,可话到嘴边林哲又咽了下去,林哲想听皇帝如何驳这个事。 皇帝似乎还是坚持要孙理去。 “陆中书,孙将军和北大营待京师久已,该出去历练,不然再好的刀也会生锈。” 历练?官家你说的未免也太轻巧了吧,北大营要是真北上去历练了,只怕会损失殆尽的,官家你这算盘不要打的太精了。 陆知心深知皇帝的心,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他的北大营北上的,他的北大营只能驻守东京汴梁城。 “官家,从京城调兵太远了,河东路附近几个路都屯有大量兵马,从那几个路调兵最近也是最快的,至于主将可选择年轻一点的。” 陆知心咬死不从,皇帝有点急了,边关都十万火急了,你们满脑子想的是保存你们的实力,这像话吗? 皇帝正要进一步发作,林哲接口了。 “陆中书,麻烦你快提主将人选,河东方面可能真拖不起,西夏这次起兵二十万不是闹着玩的,如在主将人选问题上耽搁时间导致麟州沦陷,这个责任你负吗?” 林哲紧逼了过去,不给陆知心过多的时间考虑。 陆知心有点手忙脚乱。 “林大人,你不要着急嘛,这么大的事怎么能匆忙决定?且只能打胜,打败要全家抄斩,这么严苛的条件谁敢去?” “陆中书,这条件不严苟,打战本来就是要打胜的,没打胜受点惩罚很正常。” 林哲依旧在催。 中书侍郎郭亦镇见林哲催的急,急了。 “林大人,你说的倒轻松,既然这样那你去呀,你好歹是枢密副使,你去正合适。” 中书侍郎郭亦镇就想着替陆知心解围,只能拿这个怼林哲。 林哲立刻严词拒绝。 “郭侍郎,你怕是不清白,林某上回北上巡查搞的那么狼狈,好不容易捡条命回来,你又要林某北上,你分明是没安好心,想再陷林某于死地?” 中书侍郎郭亦镇听完林哲所讲,一脸的轻松。 “林大人,谁让你是枢密副使?关键时刻你不出马谁出马?况且你今年一路升高算是朝廷重臣了,是时候为国分忧了。” 中书侍郎郭亦镇软硬兼施就想逼着林哲去,可能是想看林哲被打败后的惨状。 不过中书侍郎郭亦镇没经请示便要林哲领兵北上,这让在场的高官颇为不爽。 在场的高官上次就觉得要林哲北上巡查很不划算,上次搞到大家不但没占到便宜,反而吃了大亏。 这次若是又要林哲领兵北上,指不定会闹出什么花样出来,哪能这样不经商榷便擅作主张? 三司使韩秉就想替林哲回了郭亦镇,虽然这次北上领兵比较烫手,大家都不想去,可也不能便宜这位林大人,得斟酌考虑清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