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大学图书馆内 书籍的海洋中,沉静的氛围仿佛凝固了时间。 在图书馆的一角,李立文戴着口罩正沉浸在其中。 在他面前的桌子上,是堆积成小山状的各式各样的书籍。 托马斯·霍布斯的《利维坦》、《论物体》,大卫·休谟的《人体论》,邓晓芒的《西方哲学史》,赫伯特·戈德斯坦《经典力学》,恩利克·费米《核物理》…… 又拒绝了一名女生后,李立文抬起头,转了转自己的脖子,发出了噼里啪啦的响声。 随后他又低头看向手中的资料。 如今的他,正在为《三体》这本小说做最后的准备。 为了这本书,他自2020年开始,利用北大进修,找各系教授开小灶,在图书馆翻阅资料等途径,总算是将自己欠缺的理论知识给补上来了。 物理系的院长汪教授还打趣他,说李立文如今已经是文学系和哲学系的教授了,如今还想从物理系再搞个荣誉教授的职位当一当。 不过,付出总算是有回报的。 想要写《三体》,那他最起码要知道什么是三体。 1687年,牛顿第一次提出“三体问题”, 1747年,克莱罗创立三体运动的近似规律, 1767年,欧拉提出三个周期解系列, 1772年,拉格朗日找到5个特解,即拉格朗日点, 1887年,瑞典国王赞助数学竞赛征求太阳系稳定性问题解答,其为三体问题的一个变形。 1889年,庞加莱将三体问题简化成限制性三体问题,并发现混沌现象. ‘三体’这个概念,在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后,最终呈现成如今这个模样。在天文学中,三体是天体力学中的基本力学模型。 三体是指三个质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为任意的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问题。 而在《三体》这部小说中,三体星系存在三个恒星,其运动规律符合上述天体力学中的三体概念。 对于三体文明来说,他们的行星处于三颗恒星的不规则运动中,导致其行星气候极端且无法预测,这也是他们寻求新的生存空间的原因。 另外在物理方面他还要搞明白, 什么是引力波。 什么是弦理论。 什么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什么是量子纠缠, 什么是量子隧穿效应。 什么是可控核聚变 什么是统一场论。 材料学方面,什么是纳米技术与微波技术? 天文学方面,射电望远镜是什么?卡尔达谢夫文明等级是什么? 数学与计算机方面,二进制,微积分的运用。 生物学与社会学方面,黑暗森林法则,农场主假说…… 这一系列的理论,随着他深入的研究,他才能明白《三体》这本小说,写的有多牛逼。作者刘慈欣的脑洞有多大!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在地球上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身份? 怎么能写出这么牛逼的小说? 正胡思乱想着,他放在口袋的手机开始嗡嗡的作响起来。 李立文掏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曹建林的来电。他拿着手机,走向图书馆的楼梯间,接通了电话。 “喂,老曹。” “立文,你现在在哪里?”曹建林问。 “哦,我在北大的图书馆。” “还没查完资料吗?” “快了快了,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动笔写了。”李立文含糊地回答。 “你这写的是什么啊,需要准备这么长时间?”曹建林好奇地追问。 “科幻长篇小说啊。科幻小说迷是最较真的,写这类小说就是需要严谨一点,如果不准备充足一点,到时候挨骂你替我挨?”李立文解释道。 曹建林笑了笑:“那不行。我年纪大了,挨骂这种活还得你来。” “说吧,找我有什么事?” “哦,《杀死一只知更鸟》的数据出来了,你要不要看一下?” “那行,你在公司等等我,我这就过去。” “好。” 一个小时后,李立文回到公司,曹建林早已等候在办公室,他递给李立文一份报告,上面详细列出了《杀死一只知更鸟》的数据分析。 李立文接过报告,扫了一眼,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一个月的时间,全球销量843万册,其中米国就贡献了300万册,Y国贡献了127万册。这个数据不错嘛。” “何止是不错,你看看这个。” 说完,曹建林又给李立文递上一份资料。 “这是……” 李立文接过资料,扫了一眼后,懵了。 “根据我们米国同事的统计,现在已经有将近100多名有色人种的知名人士,站出来公开称赞这本书。” “恭喜你,立文。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为米国GD的《圣经》后,这本《杀死一只知更鸟》又成为了米国许多有色人种的《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