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舍离(Vaishali)又译为毗舍离,也叫毗萨尔,意为广严,是古印度佛陀时代最大且最为繁盛的城市之一,也是列国时代十六雄国之一跋阇国的都城,全族信奉佛教,在佛教典籍中有大量记述。此城位于恒河的重要支流根德格河河畔,即后世的印度比哈尔邦瓦伊沙利县。 它是佛陀教授维摩诘经、药师经、楞严经的说法圣地,也是佛陀最后一次正式集合僧众说法的地方,在佛教历史和文化中拥有非常高的地位。吠舍离不仅是佛陀宣示自己将在三个月后圆寂之地,而且在这里,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的出家得以应允,于是有了比丘尼僧团的成立。从此有更多的女众以常随佛学为己志,走在这条清净无杂染的道路上,更是出现了像仁义法师姜素敏这样医术绝顶活人无数的比丘尼。 在佛陀灭度后百年,在此城中,西印度长老耶舍比丘召集了七百名上座部长老,进行了第二次经典结集(又称七百集结、毗舍离集结),造成上座部与大众部的分裂,开始了部派佛教时期。 《大唐西域记》里记载了吠舍离的诸多圣迹,两千多年后还存有着名的阿难尊者舍利塔。这座舍利塔呈覆钵状,深红色,保存较为完整,是众多信徒朝圣的重要环节。阿难尊者是佛陀的侍者,也是佛陀的堂弟,在佛陀身边二十七年间,阿难尊者除了侍奉着佛陀的衣食起居之外,也为后世佛子,祈请了许多法教,且在后来的经典结集时,口诵随行过程中,所听闻的法要,让世尊的生命,永恒照耀娑婆众生,后人才有那么多的佛教的经典可以来读诵和深入。 因为阿难专注地服侍佛陀,谨记无误佛的一言一语,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佛灭后第一结集由阿难诵出三藏中的经藏。在寺院中,阿难与迦叶总是侍立在佛祖的两边,成为佛祖的协持。 阿难尊者的入灭是为了平息一场一触即发的两国战争而起。当年佛陀涅盘后,阿难尊者继续在恒河两岸弘法。彼时摩揭陀的阿阇世王正要和跋祗国开战,眼看就要兵戎相见。阿难尊者从摩揭陀国渡恒河前往吠舍离,坐船到恒河中间时,从船上飞身至空中,以神通将自己的身体火化,就这样进入了涅盘。尊者的舍利分别掉落在两国的领土中,一触即发的战火终未燃起。两国军队上下哀恸,各自带回一半舍利建塔供奉。我们所看到的舍利塔便是其一。 文殊菩萨曾经这样赞叹阿难的庄严多闻:“相如秋满月,眼似青莲华,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在佛陀十大弟子中,阿难记忆最强,仪容俊秀庄严,令见者心生欢喜。在当时僧团中年纪最轻,聪明而多闻。不但佛陀喜欢他,更有大众缘,尤其深得女众的尊敬。 佛陀因为看重阿难的善良细心、知道进退、不违所教,属意他为侍者。当时,舍利弗、目犍连也都向阿难劝说,要他当佛陀的侍者。阿难为了避免日后不必要的误解、讥嫌,提出三个希望,要目犍连转呈佛陀:第一,佛陀的衣服,无论新旧,他决不要穿着;第二,如有信众恭请佛陀至家中供养,他决不要随侍前去;第三,不是见佛陀的时候,他不到佛陀身边。 做了侍者的阿难,由于他温和友爱、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随喜性格,不论在家、出家,甚至外道,都曾受到他的感召。在教内教外,他对人的道情法爱,充分的表现出他已经尽了大弟子的责任。 当佛陀即将入灭前,还没有证悟的阿难比其他弟子更加伤心,佛陀特别为他开示无常之理,并对大众宣扬阿难温和善良的天性,赞美他听闻大法不忘的福德,将来必能在世间上发出光辉。于是大家公推阿难向佛陀做最后的请益: 「佛陀涅盘后,以谁为师?」 「佛陀涅盘后,以什么安住?」 「佛陀涅盘后,恶人如何调伏?」 「佛陀涅盘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叫人起信?」 佛陀慈祥地回答:“阿难!你和大家要记住,你们应以戒为师,依四念处安住。遇到恶人时,默摈置之。经首安立‘如是我闻’便会令人起信。你们依法而行,就是与佛陀的法身常住。” 佛陀交代完便入涅盘,四方的信众纷纷前来瞻仰佛陀,礼拜佛陀,阿难也允许出家及在家女众亲礼佛身。大迦叶(摩诃迦叶)召开经典结集,阿难虽是多闻,但是尚未证悟,因此被摈斥在结集的石窟外。大迦叶以长老身份教育阿难,数落阿难种种过失,以激励阿难奋发向上。 他受到了这一刺激之后,就发奋在外面坐禅、经行,深知实修的重要;直到后夜,他感到极端疲倦,想去卧息片刻,哪知他的头还没有靠到枕头时,就廓然大悟,成了大阿罗汉。这时他立刻扣门呼喊,迦叶尊者知道他已经开悟,就对他说:“你可从门上的錀孔中进来”,阿难尊者应时就这样进入窟内,参与结集。 阿难被大众推上狮子座,开始诵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阿难将记忆中的大法完整背诵出来,所有在座的大比丘如同再一次接受佛陀的教诫一般,为之感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