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办酒席,要准备的工作还真不少,野猪要切块,一块块的腌起来放好。 蔬菜这些也得去地里薅回来,光是沈家那一块菜地的菜是不够置办酒席的, 沈老太和大伙换了一些,每家换一点,青菜是不愁了。 沈家有三个铁锅, 再借沈二柱家的两个铁锅,五个大铁锅是用够的,在厨房怕活动不开, 沈家保他们开始在门外搭简易灶炉,现在搭好了,明天能直接用。 沈家人里里外外忙活,沈舒玉这条咸鱼啥忙都帮不上,只能带带小安、小燕儿。 这俩孩子都挺乖的, 家里人来人往,他们一点也不害怕,眼睛黑溜溜的转,对谁都好奇。 知道她明天要结婚,沈二妞还抱着孩子过来,看看有没有需要帮的地方。 “不用你帮忙,你陪我我聊天就好了。” “好。”沈二妞过来还带了一块布,说是送给沈舒玉的结婚礼物。 “哪里用带什么礼物,这布料留给小立业做衣服多好,你来祝福我, 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这布料的颜色我瞧着合适你。” 沈二妞过来,金宝瞅见一把接过小外甥,抱出去和小伙伴炫耀去了。 他这么小的年纪就当了舅舅,狗蛋他们还真是羡慕,金宝别提有多高兴了。 沈二妞看金宝开心,没有在关注他,转而看炕上的两个孩子, “这俩孩子长得真好。” 小燕儿是沈家保、杨芳芳的第一个孩子,大房的大孙子,大房对她的喜爱程度就不用说了,自然是精心养着的。 小安是沈三伯、刘盼睇千盼万盼的儿子, 身体又孱弱,精心得那时不能在精心, 加上沈家的基因在这,只要孩子穿得干干净净的,孩子那是可爱得不能在可爱。 俩孩子像是听懂了沈二妞在夸她,还朝她咧嘴一笑。 “明天就要和健东结婚了,紧张不?” 本来沈舒玉不紧张的, 被她这么一问,突然有些紧张, “是有点。” “我当初嫁给国生也紧张,不过不要紧,等结完婚就好了。” 这次沈二妞可是带了好东西来的,她神神秘秘的打开带来的包裹,拿出一本书,“这个给你,新婚之夜很重要,要是不会的你可以看看书。” 沈舒玉还以为是沈二妞看到什么好看的书分享给她,毕竟封面一看就很正气,打开一看,嗯, 这书甚合她心意。 看她不说话,沈二妞以为她是不好意思,这也正常毕竟是个大姑娘,她结了婚看的时候都面红耳赤,更别说好姐妹了, “舒玉,你别觉得不好意思看,这书看了是有好处,不至于两个人抓瞎,这体验感是很重要的。” 这事沈二妞很有发言权,她和国生第一次啥都不懂,俩人都伤到了,搞得她挺排斥这事的,后来还是婆婆给她科普了一番,给她看了书她才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 这要是别人,这事沈二妞肯定是说不出口,但是这人是她的好姐妹,她想好姐妹过一个美好的新婚夜。 沈舒玉哪会有什么不好意思啊, 要不是不合时宜,她都想现在就翻开,好好学习。 “谢谢二妞,这书我很满意。” 好姐妹要结婚了,沈二妞有开心又有不开心,开心的是舒玉身边又多了一个人疼, 不开心的事,舒玉随军,她们以后恐怕一年只能见一面,要是她不回来,恐怕一面都见不上。 “舒玉,结了婚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去部队?” “顾健东还有半个月假期,我们还能在家多待一星期。” “到时候我送你去车站。” 聊完沈舒玉的事又聊起许国生的事,“你家许国生什么时候去部队?” “下个月,要去南方那边,也不知道他去南方能不能适应那边的生活。” 毕竟南北差异还是挺大的,不管是气候还是饮食习惯。 “刚开始肯定是不习惯的,待习惯了就好了。” “他也是这样说,他还说会努力,早日把我和孩子接过去随军。” 许国生是新兵入伍,家属是不能跟过去随军的,只能努力个几年把级别一点点的升上去。 好在沈二妞的公婆都很和善,妯娌也不爱找事,就算男人不在家,她和孩子也能过得好。 要是公婆妯娌不好相处,男人再不在家,这日子过得别提有多憋屈了。 大西北。 这边处于建设阶段,要啥没啥,办公室的电话相当于摆设,信号太差,打个电话什么声音都听不到,只有沙沙的声音。 送信的邮递员也不是每天都送信过来,这边的地理条件太差,邮递员送信每次都得做心理建设。 要是送信的路上遇上个沙尘暴,那真是遭老罪了。 信是一个月送两回,顾长风来到这边是第二次收到儿子寄来的信。 第一次是顾健东恢复并且说要回部队的时候,夫妻俩人看到信,高兴得直抹眼泪,他们以为儿子会傻一辈子。 没想到老天还是眷顾他们的儿子的,信里没说具体是怎么好的, 知道信上不好说,顾长风夫妻俩没过多纠结这事,说不定是儿子遇到个医术高的医生或者隐世老中医也说不准。 他们儿子恢复正常,总归是件大喜事。 “老顾,是不是儿子寄信来了?” 顾妈苏月如从屋里小跑出来,这常年沙尘飞扬还缺水,苏月如的皮肤不再是像在部队那样光滑,脸上和手都很粗糙,人也很憔悴。 顾长风搂着妻子的肩膀,“是儿子寄来的信, 他说要和舒玉结婚了,喜糖都寄来了。” 除了信,顾健东还寄了一大袋包裹,有衣服也有营养品,最多的还是糖。 苏月如很高兴, “好啊 ,好啊,我有儿媳妇了。” 这臭小子一直喜欢舒玉, 如今和舒玉结婚,总算是守的云开见明月了。 儿子要结婚,夫妻俩人都很高兴。 至于儿子说要上门,夫妻俩是一点都不介意,上门怎么了,上门也是他们的儿子、儿媳,只要儿子儿子、儿媳俩人的日子过得好,怎么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