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萝卜自从顾健东去了部队,总是蔫蔫的,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一直待在顾健东的屋里,想他了就窝在被子上,闻他的味道。 沈舒玉挺愁的,毛孩子都瘦了一大圈。 听到顾健东写了信回来,他用鼻子嗅了嗅,上面有他的味道, 毛孩子嘴一咧,哒哒的跑去吃饭了。 沈老太瞅白萝卜吃得香,摸摸它的脑袋,进厨房装了一些咸菜出来给它吃。 白萝卜是一点也不挑嘴的,家里人吃什么它吃什么。 “乖宝,我瞅你拿了信, 是不是健东寄信回来了?这孩子在部队过得好不?” “他说一切都好,就是在部队有点忙,奶, 顾健东说在中秋节之前他会回来结婚。 他打了结婚报告,领导已经批准了。” “成,奶知道了。”沈老太在心里开始盘算大孙女结婚要准备的东西。 家里的粮食是够办酒席的,地里的菜不太够,到时候得跟大伙换一些,至于肉,家里有几块腊肉再让乖宝上山看看能不能猎到一些野味回来。 张翠翠下工回来,看了看在厨房忙活的沈春玲和婆婆说, “娘,二姐有没有要找的打算?” “咋的,有人跟你打听她啊?” 张翠翠笑笑,“我娘家有个堂哥,大二姐一两岁,媳妇生孩子的时候大出血走了,就在没找过,只想着把闺女带大,现在闺女嫁人了,他是有在找的意思。 我堂哥人勤快,顾家,脾气也好,还是个木匠,有手艺能养家,我觉得和二姐挺合适的。 我大伯、大伯娘都不在了,二姐嫁过去,自己就能当家作主,上边没有公婆管,闺女嫁回去了,她也不用管孩子。” 张翠翠觉得她二姐年纪也不算大,要是有合适的人,还是可以相看相看的,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 总好过自己一个人孤孤单单的。 当娘的肯定是想闺女过得好,沈老太在心里也是希望闺女能再找一个的,“晚点我问问春玲。” 吃完饭的时候,沈老太和闺女说了这事,沈春玲摇摇头, “娘,我现在还没有再找的打算。” 沈春玲觉得现在的日子就很好,能天天在爹娘身边,家里也没有糟心的事,她只要每天上工,下了工回来做做饭,吃饱了出去和大伙唠唠嗑,日子美的很。 沈老太是尊重闺女的意思,看她没有再找的意思,她也没有多说。 沈春玲人勤快,长得也好,她离了婚回来,有不少大娘想帮她牵线的,也不乏有好的男人,都被沈春玲笑着一一拒绝了。 沈舒玉吃饱了,和白萝卜在院子玩了一会儿,等家里人都睡着的时候,她去了牛棚。 有沈舒玉在暗地里照顾,杨震和粱君他们的身体还是不错的,只是看着有些劳累,不过睡一觉起来就好了。 涛涛也长高了一些,每次沈舒玉来,涛涛都很高兴,“姐姐,你来了,涛涛想你了。” “姐姐也想涛涛了,看姐姐给你带了什么?” 涛涛眼睛一亮, “是弹弓。”村里每个小孩子手里都有一个弹弓, 是用粗树枝做的,在绑一个胶圈上去,弹弓就做好了。 看他们玩弹弓,涛涛远远的看着,在心里是羡慕的。 杨震夫妻俩一天有干不完的活,大多时候是顾不上小孙子的,自然也不知道他想要弹弓。 沈舒玉给涛涛的这个弹弓比村里小孩手里的弹弓还要精致。 涛涛拿了弹弓,出去捡石子开始玩,玩了一会儿,拉沈舒玉出去, “姐姐教我玩。” 黑了麻漆的, 啥都看不见,“明天你上山,姐姐下班上山教你好不好。” “好。” 沈舒玉放了东西和杨震他们说了一会儿话回去了。 第二天。 涛涛的弹弓比村里小孩手里的弹弓好,狗蛋他们看见了,一个个的没忍住,凑过去表示可以带他一起玩。 沈舒玉下了班,上山看到涛涛已经和他们打成一片了,山林间都是小孩们的玩闹声。 沈舒玉没管他们,转了一圈,抓到了一只野鸡,直接放进空间里。 沈舒玉要回家的时候,过来找他们,狗蛋他们还和沈舒玉介绍涛涛, “舒玉姐,这是我们的新朋友,涛涛。” “涛涛,这是舒玉姐,她可厉害了,能打扁野猪。” 涛涛在外面都是装作和沈舒玉不认识的,现在看到她,他腼腆的笑笑, “舒玉姐姐。” 涛涛有玩伴了,这是他今天最开心的一天,沈舒玉摸摸他的脑瓜子 , “真乖。” 涛涛是牛棚的孩子,狗蛋他们还悄悄和沈舒玉说, “舒玉姐,我们和涛涛玩的事,你别告诉我们家里人。” 村里人不会欺负牛棚的人,但也不想自家孩子和牛棚的人接触,知道牛棚有个孩子,家里大人都交代过他们了,不让他们欺负人,也不让他们和牛棚的孩子玩。 “你们舒玉姐不是多嘴的人,既然你们是朋友,往后可不能欺负他哦。” 狗蛋拍拍胸脯,“我们才不会欺负自己的朋友呢。” 沈金宝惦记他姐,上工都没好好上工,一天竟想摸泥鳅,一天下来,摸了有一斤的泥鳅,吴花还挺开心的,想着晚上有泥鳅了,一到家,一条泥鳅都没见到, 等儿子回来她才知道,儿子拿给沈二妞那个贱蹄子了,她气啊,这倒霉孩子啥都想着那个贱人, 沈舒玉下山的时候,瞧见吴花拿鞭子追着金宝满村跑,一边追一边骂 , “沈金宝,你就是天生来气我的,早知道你这样,老娘当初不应该把你生起来……” 沈金宝扭扭屁股, “那你把我塞回去吧。” 吴花: “……” 沈金宝看见沈舒玉走到她身边,小声说, “舒玉姐,晚点我送泥鳅给你吃。” 吴花毕竟年纪大了,又上了一天工,不像孩子有这么多精力,追一会儿就累了,鞭子碰都没碰到金宝。 沈金宝趁她娘没注意,拎着他藏起来的桶偷偷来沈家,泥鳅不多,只有两条,“舒玉姐,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