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宽见年轻人吐字不多,也顾不上看清他的面色,表明态度:“好在上天眷顾依依这孩子,她居然很幸运地在海边遇到了你们父子,我和你闻姨都劝她,要积极地敞开心扉,要满怀希望地生活下去。” 听闻此言,陆泽瑞收敛情绪,坐直身体,注视着长辈,“这一点,于她而言,并不容易。就说上次,您和闻姨邀请我,她当着面就极力反对,我明白她的心思,根本就不愿我介入、他们的世界。” 郭洪宽瞬间明白“他们的世界”,究竟是谁们的世界。 “依依这孩子,性子执拗,要让她很快接纳新的人和事,的确不易,但却不是不可实现的。这不,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她的心境已经明朗快乐了很多,还真是多亏了你和墨宝真心待她。” “她待墨宝,更是难能可贵地视如己出!按说,孩子对她的依恋,不可能瞬间产生,要在成千上万次互动中才有可能。但墨宝终归还是一个心无芥蒂的孩子,要喜欢一个大人,好像更容易些。可是成年人,因为各种各样的经历,却不容易掏心掏肺,更别说对一个非亲非故的孩子了,但琼依做到了。” “这就是缘份!可遇不可求的缘份!不了解内情的人见状,还以为她们是亲生母子俩呢!”郭洪宽极力维持的平静被打破,变得激动起来。 “泽瑞,说实话,理智上说,这世间所有的伤痛都能被时间抚平,可这丧子之痛……真的是太难了……哪哪都是去往天堂那个孩子的身影……日日以泪洗面……整夜整夜睡不着觉……想念得不行了也不敢去墓地……平时生活勉强还能继续,最怕逢年过节了,别人都阖家团圆热热闹闹的,但我们……” 所有的痛都在这一言难尽当中。 陆泽瑞握紧了眼前中年男人的手。 “……幸好我们还有依依这孩子……她转移了我们很多注意力,成了我们的精神支柱,也在逐渐抚平我们心口上的疤,我和你闻姨因为她而满怀希望,才能继续好好生活下去……依依就是我们的亲闺女,作为父母,最大而又唯一的希望就是,她能幸福快乐!” 读懂了郭洪宽猩红双眼中饱含的期待,陆泽瑞感怀,郑重地沉声应答:“郭叔,谢谢!” 谢谢信任。 谢谢接纳。 谢谢托付。 郭洪宽平复了一下情绪,试探地问:“墨宝上次来,就叽叽喳喳地说,依依长得,很像他的亲生妈咪?” 终于来了。 这终是一个无法回避和绕开的话题。 陆泽瑞盯着面前长辈的眼睛,并未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缓缓叙说,他和墨宝的亲生妈咪雨晴,是高中一直到大学的同班同学,有七年同窗情谊,在同学朋友的目光中,就那么自然而然地组对了。 大学一毕业,他们就举行了婚礼。但这个项目完成之后,他因为,从未有过成功或失败的恋爱经验,而不知道如何在婚后相处。又因为太过年轻,而不懂得如何珍惜她,总以为来日方长,以后有的是时间待她好。 还错误地认为,男人能为老婆孩子创造优渥的生活条件,比什么都重要,就忽略了婚姻的本质,忽略了给她精神上的支持和关爱,缺少了该有的、足够的陪伴、交流和守护。 加上、一些其他原因,他们不断争吵、冷战,双方都精疲力竭。墨宝也遭受了一定的心理创伤,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候还好,但和他们这对爸妈在一起的时候,不说不笑,不蹦不跳,都不像一个活力十足的男孩子。 再后来,雨晴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得到了比他能够给予她更多更好的爱护,他们,选择了,和平分手。 是雨晴教会了他,在婚姻家庭里,家人是比梦想更重要的项目,当下是比未来更重要的时间节点,选择放手成全对方去幸福快乐更正确,孩子生活在爱心满满的单亲家庭,比战争不休的双亲家庭要好得多。 只有平静、安宁、幸福的家,才是每个成员栖息的港湾,而这样的家庭生活,需要投入时间跟精力,去各种经营和打造。 至于琼依,只要认识她俩的人,都会发现,乍看起来外表相像,但实则是两个全然不同的人。 就连墨宝,在海边见到琼依的第一眼,会喊她“妈咪”,却也很快就清醒地接纳,她并非自己的亲生母亲。 琼依虽然经历了诸多人生变故,但从未自暴自弃,仍旧热爱生活,看她对待墨宝、做慈善就知道了。 她是身在井隅心向星光,内心有“花园”有“太阳”的人,爱的能量满满,所以总能源源不断地输出“爱”,传递“爱”,感染着全世界。 虽然只有23岁,但琼依对诸多世事,都洞察明了透彻,活得大气洒脱不内耗,这应该就是人们常说的“深明大义”吧。 她看似外表柔弱,实则内心刚强,洁身自好,自尊自爱,勤劳节俭,舍得付出,原则底线明确, 却又让人感到很温暖,她的幸福是从她心底里长出来的。 她的好,是诸多不如意在她这个当事人身上,一秒秒流过,被沉重和痛苦锤炼之后,她独自消解的结果。 他这“家人”的陪伴和支撑,是她在人生困厄中挺过煎与熬的疗愈港湾。但她也是,从来都不曾把他陆泽瑞当成替代品,当成情感寄托或精神解脱的慰籍。 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相信他对琼依的评判是客观公允的。 而在这里同郭叔您讲述,无意于进行任何比较,毕竟墨宝的亲生妈咪已是故去之人,出于对她、对孩子、甚至是对他陆泽瑞自己过往岁月的尊重,他都不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