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政,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人,明朝副都御史,元皇室遗臣孛尔只斤·德新三子受汉姓“冒“,冒政是泰州德新次子冒启之的五世孙。自幼聪颖,勤奋好学,有事远出,必携书一卷,时时诵读,因此饱受汉儒三纲五常、忠君恤民的熏陶,成为明朝一代清廉高官。 冒政,早年出身州学生,后中举应天府乡试第三十四名,历官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从政四十五年,历经成化、弘治、正德三朝。从户部部员从六品,一直做到位高权重的都察院右副御史二品,以廉洁奉公,体贴民情着称朝野。 冒政进入户部,他办事干练、秉公执法,整顿各地粮仓,打击了许多粮食贪官,“于是宿蠹顿祛“,得到器重,部内许多难以处理事宜,都找他予以解决。冒政升户部广西司郎中,到江西督查粮食运输。万安县令,备金若干馈赠,在明代中期,官场风气十分腐败,地方官员参谒上司,馈赠礼品实属常规,上司也受之无愧。一京官劝说县令:“我看此君行事公正,是不会收礼金的,你不要自讨没趣。”县令说:“这是年例!哪有不送之理”,竟怀金入见,刚刚递上手帖,冒政见此大为震怒,训斥县令,并要绳之以法,县令叩头谢罪求情,才得幸免,此事惊动江西全境,各州县官员莫不认真办事,筹粮、运粮任务没有严督,就很顺利完成。 冒政由户部升迁武昌知府,武昌素有九省通衢的美称,是大明帝国的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冒政不负众望,每日早出晚归,办公于抚、按二府,入夜秉烛视事,书判若流,数年积牍,很快批理清楚。那时武昌江堤屡修屡毁,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冒政认真调查研究,拨出公款,领导人民,一改过去修理土坝江堤为砖石衬砌栏洪坝,长数十里,厚二丈,高二丈有余,有效的保卫武昌安全。 江心有一小岛居民万人,每日渡船往来,常翻船出事,淹死不少民众。冒政决心造一座桥梁,但苦于缺乏建筑材料。一次他乘渡船去岛上考察,偶然发现巨舟十数条,隐隐沉于江中,便询问当地老人,得知是洪武年间的,已久弃不用,但木质坚实,于是派人打捞出水中全部巨舟,折改造桥,从此岛上居民有了通衢大道,人们称之为“冒公桥”,参加和指导了运河漕运分水工程,成绩裴然,在山东仅一年时间他还给山东人民办了两件好事。 一件是兖州周长百五十里的南旺湖,盛产角菱和鸡头菱,此二菱都富含淀粉,是当地人民重要之副食,但兖州河道管理官员沿袭历年陋习,霸为私有。冒政说:天赐民食,你们拿国家俸禄者岂能据为己有?遂下令开放菱芡,任民取之不禁,挽救了不少饥民。另一件是水陆要道谷亭镇,一帮以贩卖人口为业的匪帮,光天白日强抢民女,十分猖獗,当地官府莫敢问津。冒政得知立派重兵捉拿,一举全获匪众,依法处治首恶,解救不少民女,从此匪患得平。 朝廷又调冒政镇守东北边城辽阳,两年后提拔为江西右布政,在核查库银时发现余饷银数千两,冒政当即核验,自己毫发无取,并立案封存委派专人保管,以交接任新官,这才放心离开辽阳奔向江西上任。接任者十分感叹,按惯例期满盘嬴银两,由前任带走,如今前任分文不取,留下剩余饷银,这是前所未有的大事呀,我这任上不用贷借了,这种诚信高尚品德,永远是我师表。 冒政到江西任右布政史,相当于现今高官级领导,首先碰到赈灾救荒,当时饥民如蚁,盗贼蜂起,处理稍有不当,必酿成大乱,形势十分紧张。冒政立即采取三大措施:第一,下令各县开仓抢救饥民;第二,仓粮不足动用储备资金购粮;第三,允许牢内轻犯以粮食或金钱赎身。此三条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旬日一境晏然”,半年后社会安定和顺了。 朝廷提升冒政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冒政以御史身份,巡抚宁夏,指导、检察工作,发现武器、马匹、粮食储备不足,立刻转奏朝廷,朝廷指示户部和兵部,向宁夏调运粮食,给银购买军需。冒政指示军营“无事暂听安居生理”,“有警即时征调起行”,冒政还制定了军队复员、换防、增设黑山营防计划。但仅工作四个月,就祸从天降,冒政被押入天牢。为什么这样优秀官员会突然获罪呢? 冒政的获罪主要是儿帝当政,权力真空,太监揽权,从而造成他的晚年历史不幸。冒政主要经历成化和弘治两朝,成化和弘治两朝可谓盛世,是明朝较为繁荣时代,正德帝朱厚照即位,十四岁正是贪玩的儿童,一切朝务由太监刘瑾代行。刘瑾少年入宫侍奉小太子朱厚照,他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倾心尽力讨太子欢心。太子继位后,刘瑾连连升迁,很快当上掌印太监,代皇帝批答奏章。他趁机专擅朝政,独揽大权,炮制“奸党”,把一大批正直朝臣打下去,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朱厚照为“坐皇帝”。他利用权势公开受贿索贿,大搞钱权交易,各地官员进京朝觐,都要向他行贿,谓之“见面礼”,少则白银千两,多则万两,不贿者得祸,或贬官,或下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