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字益德,幽州涿郡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年少时与关羽投靠刘备,三人恩如兄弟,后主时代追谥为“桓侯”。 刘备在乡间纠集人马,参与平定黄巾之乱,年少时的张飞便和关羽一起加入,刘备、关羽比他年纪大几岁,张飞对待他们像对待兄长一样。张飞是个武将,勇猛异常,虽有其粗的一面,可不是个一味粗鲁的莽汉,张飞喜好结交文人雅士,自己能写会画,是古代武将中第一位书画家。现今四川东部渠县的八蒙山摩崖石刻《张飞立马铭》,就是他留下的真迹,史载当年张飞据守巴西时,魏将张合自汉中率大军前来进攻,在八蒙山一带的宕渠、蒙头、荡石与张飞相拒五十余日。张飞率精卒万余人,从他道截住合军交战,山道狭窄,合军前后不得相救,逼得张合弃马沿山间小路逃遁,身边只有十余人相随,回南郑。经此一战,巴西地区从此安定,刘备才得以在益州立足。这是一场关系到蜀国安危存亡的关键之战。张飞大破张合后,设宴欢庆胜利,乘着酒兴用长矛在石壁上凿下两行隶书:“汉将军飞,大破贼首张合于八蒙,立马勒铭。 张飞会作画,清代《历代画征录》记载:“张飞,涿州人,善画美人。”张飞小时候性情刚强,脾气暴躁,他父亲给他请了几位老师,都被他气走了,他舅舅特地推荐了一个叫王养年的先生来教他。王老先生做过朝廷将官,兼有文武之才,鉴于朝政腐败弃官回乡,以教书为生,张飞对这位先生十分敬佩,在其指点下练文习武,十三岁时就练出一身好武艺,同时通过读书明白不少道理,越发对世道不满,立志要荡平天下救百姓。王先生担心张飞惹出祸来,于是想出一个办法:教张飞练书法、画美人,以有助于融化他的刚烈性格。三年下来,张飞的书画果然大有长进,特别是他的书法别具一格,大受乡人称赞。 张飞年少时受过一定的文化陶冶,所以他粗中有细,并非只有匹夫之勇,平时还喜好结交文人雅士。《零陵先贤传》记载说:“张飞尝就刘巴宿,巴不与语,飞遂忿感。”诸葛亮为此对刘巴说:“张飞虽实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虽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刘巴说:“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乎?”张飞造访刘巴,想在刘巴处住宿,以便相互交谈,本抱着一片诚意。正如诸葛亮所说,完全是出于敬慕刘巴,可刘巴不领情,竟然不予理睬,摆出一副高傲姿态,难怪张飞忿恨。刘巴拒绝张飞住宿连腔也不答,关键在于张飞是员武将。张飞在刘备集团的地位不低,也算是个英雄,可在刘巴眼里只是个“兵子”,没有共同语言,不屑与之交往。 诸葛亮对刘巴说的那番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张飞造访求宿在于“敬慕足下”,你不该拒绝;二是说,刘备“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从有利事业出发你也应该屈尊答应,少摆架子,其用意是很深的。实际上,是对刘巴不遵礼仪、不顾大局、不讲团结的一种批评。张飞“爱敬君子”吃了刘巴的闭门羹,虽然气愤,但并没有因此怀恨在心,跟刘巴过不去,按张飞的地位,要想报复刘巴并不是做不到,但他没有这样去做,两相比较,张飞的品质、器量,倒是刘巴所比之不及的。 尽管有的君子不领其情,讨了个没趣,毕竟无伤大雅,这也不是他的一个短处,张飞的致命弱点,在于不恤小人,最终被小人所算,导致身首异处。陈寿在《张飞传》中指出:“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这两个人的个性特点正好相反,最后都“以短取败”,令人惋惜。刘备对张飞“不恤小人”的毛病更是常常告诫,希望张飞能引起注意,加以改正。他说:“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张飞没听进去,硬是不改,结果被帐下将张达、范疆杀害。 史书中对张飞被害的原由未作具体交待,只是说刘备决定伐吴,夺回荆州,张飞时在阆中,按令应率兵万人前往江州与刘备大部队会合,张飞就是在阆中临发之时被张达、范疆杀害的。《三国演义》写张飞遇害,是因为急于为关羽报仇,鞭打部下所致,当时张飞下令军中: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负责此事的帐下将范疆、张达报告张飞,说三日之内难以筹措,须宽限些时方可。张飞大怒曰:“吾急欲报仇,恨不明日便到逆贼之境,汝安敢违我将令!”当即叱令武士把这两人缚于树上,各打五十大鞭,打得两人满口出血。范疆、张达回营,于是商定夜杀张飞。演义这样写,为刘备对张飞的告诫作了最好的注释,是合乎张飞取祸之道的。 当张飞遇害后营中都督上表报告刘备时,刘备闻听张飞都督有表上奏,第一反映就是:“噫!飞死矣。”张飞被害后,跟关羽一样也是身首异处。世传张飞“头在云阳,身在阆中”。按《三国志》等史书记载,张、范二人杀害张飞后,“持其首级,顺流而奔孙权。”据此,张飞首级应在东吴荆州,而不在云阳,但一般都认为在云阳,其中有多种说法。民间传说张、范二人投奔东吴时,将张飞首级抛入江中,首级不下沉,顺江飘浮至云阳境,被一渔翁捞起,葬于云阳长江南岸飞凤山麓,这是张飞头在云阳的普遍说法。也有说是因为孙权害怕刘备伐吴,为向刘备求和,将张飞首级送还蜀国,时值刘备大军已东下,遂将张飞首级葬于军旅之中的云阳。 纵观张飞英雄一生,只因“不恤小人”而终酿祸患,是够使人感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