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本是聂壹之后人,为了避乖辟怨,遂改张姓。 张辽,在成为曹军将领之前,他可谓经历复杂,先后投奔过何进、董卓、吕布等人,最终得遇“明主”,成为曹操的属下,终于得以施展抱负,展示自己的过人的军事指挥,以及不压于关羽等人的武艺。首先,张辽在吕布营中,曾屡次挫杀袁绍,曹操等人的军队,不仅如此,在白门楼时他的忠义,也是一点也不压于赵云,宁死也不投降,不屈于曹操之门下,而此时,正当曹操即要斩掉张辽这为忠良时,后来名垂千古蜀国大将关羽也为其求情,劝其投降,虽然后来张辽还是投靠了曹操,但这也不能说他不忠不义。人各有志,人家张辽也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信念,投靠吕布,本身就是个错误,吕布并非一个能成事的明主,更何况“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如果说张辽投降曹操就是不忠,那黄忠,姜维不都是不忠之人吗?而这里,也就体现了张辽远见的卓识以及过人的才能。 首先就是他的智,在劝关羽降于曹操之时,张辽知道关羽是忠义之士,知道若恶语逼迫关羽,他必然死不投降,直至战死而止,于是张辽知其如此,便好言相劝:“当初刘使君与兄结义之时,誓同生死;今使君方败,而兄既战死,趟使君复出,欲求兄相助,而不可复得,岂不有负当年之盟誓乎?其罪一也。使君以家眷托付于兄,兄今战死,二夫人无所依赖,负却使君依托之重。其罪二也。兄武艺超群,兼通经史,不思共使君匡复汉室,徒欲赴汤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为义?其罪三也。兄有此三罪,弟不得不告。”而这一句话又正好点中了关羽的忠与义,张辽充分利用了关羽的这个特点,让关羽的忠义这把双刃剑戳伤他自己,用“桃园结义”来从心理上攻破关羽,让关羽明白如果战死是不顾忠义的举动,并且再度利用关羽喜欢听好话的特点,跨他“武艺超群,兼通经史”,这样一来,这场漂亮的心理战则以张辽获胜而告终。 建按六年,张辽奉命去平定鲁国诸县战事,在东海围攻昌豨时,大战几日后发现,昌豨部队的军心涣散,弓箭射的零零散散,对方将领昌豨也总在指挥台上犹豫不决,左右来回走动,便断定昌豨有投降之意,于是,他当机立断,下书给昌豨,劝其投降,约其见面,果不其然,昌豨投降于曹。之后曹操责备张辽说:“这可不是大将的作法啊!”张辽据理力争,说主公您威信四方,广纳贤士,我张辽如此做也是为您着想。最终曹操被张辽所说服,谅解了张辽。张辽此为,为曹操免除了一场不必要的战事,可见其智。 张辽并不仅仅只是一位头脑聪明的文臣,他还是一位有勇有谋的武官。建安20年,张辽的大名便以震响里逍遥津,建安19年,张辽领兵7000镇守合肥,而曹操率主力直西取汉中,孙权统军10万进攻合肥,当时曹操曾来信,张辽领会其中意思,让将士们要齐心协力,团结镇守,坚决不能让孙权攻破城池,可当时,从人数上来说,张辽和孙权简直没得比,从士气上来说,孙权军精力旺盛,士气高昂,进军迅速。张辽军则恰恰相反,士气低,将士除李典,张辽,典帏之外几乎没有斗志,由此可见,张辽想要打胜是非常之难的了。可张辽却有他自己的策略,以攻为守,留乐进率军一部守城,与李典在吴军围城未合之时,连夜选800勇士,于凌晨披甲出战,冲向吴军,先斩吴军两员大将,直奔孙权处,张辽手持一戟,边撕杀周围的士兵,一边大叫:“我乃张辽,孙权老儿,出来受死。”孙权还没回过神,便被这阵势吓着了,急忙往后退,士兵们也纷纷保护孙权,后来孙权反现张辽人数并不多,便下令士兵围住张辽等人,张辽便舞动大戟,奋力杀出重围,被围在里面的士兵见将军杀出重围,说道:“将军,难道你就不管我们了吗?”于是,张辽便又冲杀回去,救出了被困士兵,这一阵势吓得孙权听见张辽的名字便闻风丧胆,而张辽的威风也不压于赵云舍身救阿斗。” 此后,孙权屡战不胜,吴军锐气大挫,张辽等安然还城,孙权围攻合肥十余日不克,被迫撤军,张辽抓住有利战机,乘势倾全力追击,斩吴将陈武,击伤凌统,大败甘宁、吕蒙、蒋钦诸部,孙权险些被生擒,从此张辽威名更使东吴人人闻风丧胆,他也更受曹操赞赏,升为征东将军。从此,张辽便威震逍遥津了,而他这一举动,更体现了他文武全才,有着常人没有的胆略,这也更进一步说明,无论是智还是勇,张辽都具备,而他的武艺,也十分超群,就连关羽也赞赏说:“此人武艺绝对不在你我之下。 后来,曹丕即位后,张辽升前将军,封晋阳侯,黄初三年,他带病出征,率军大破吴将吕范,此时,孙权也说道:“张辽虽病,亦甚之!”提起张辽大名,孙权是怕上加怕,恐惧非常,不久,张辽在江都病逝,享年54岁。 作为曹魏最卓越的军事指挥官,张辽智勇兼备,在曹魏军中鹤立鸡群,在作战中,果敢、机智是他最大的特点。在很多战例中,他看似冒险逞能,实是善于料敌,都是有把握的军事行动。他孤身闯敌营,是看出敌将心理,他身先士卒突袭乌桓军,是乘敌不备,他强攻山峰,是深知“狭路相逢勇者胜”之理,他力挫东吴,是掌握了“振我之气、挫敌锋芒”之法,“自古用兵,未曾有过”是对这位卓越将领的最高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