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关,大楚帝国北方地区抵制外族的第一雄关,他坐落在群山环绕的永州边境,常年驻军五十万,是名副其实的边境要塞。 经过四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楚辞率众终于到达了离北仑关仅二十公里的\"夏初府\"府城,这里是北仑的补给地,也是帝国最北方的一座边境城是,它因北仑而建,所以,这里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殿下,夏初府到了!” 听见李子归的话,楚辞掀开车帘,下了座驾, 看着若隐若现的城市轮廓,楚辞有些感叹!如此荒凉之地,能建如此雄城,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殿下,看见哪里没?” 李子归指着夏初府里面的一座雕像,对着正在感叹的楚辞道。 “哦?” 楚辞顺着李子归所指的方向,发现在夏初府的中心位置,一座人形雕像肃然耸立在城市中央。 “那就是一千年前,在北仑大败澳尔雅人的叶无双大元帅?” 楚辞转身看向李子归道。 “没错,那就是帝国的一代军神,无双大元帅。” 李子归神情严肃。 听见李子归肯定的回答,楚辞神情一凝,肃然起敬。 “相传一千多年前,北冥还是一片荒芜之地,帝国的防守重心还不在北方,当时的北仑也不过是一个防止野兽伤人,由当地村民堆砌起来的一个小堡垒而已。” “然而,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夜晚,大楚迎来了建国以来最大一次危机。” “在这一天,上百万\"噢尔雅人\"大军轻松进入北仑,入侵永州,只用了不到十天时间,整个永州沦陷,帝国震动,全国震惊。” “时任帝国皇帝的楚越大帝亲率百万大军御驾亲征,结果才到北安州,就被噢尔雅人大军围困在百里奚,而且身受重伤。” “就在这危机时刻,驻南大将军叶无双放弃驻守南疆,带领五十万镇南军挥师北上,在百里奚和噢尔雅人大军死战两个月,最后噢尔雅人大军败走,楚越大帝得救。” “无双大将军也被楚越大帝正式封为帝国大元帅,率军北伐。” “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北伐战争,噢尔雅人才被帝国大军驱逐出北仑,消失在北冥深处。” “经此一战,帝国将士伤亡多达百万,百姓更是不计其数,永州,北安州,缘州更是十室九空。” “据粗略统计,三州加起来,民众死亡人数超过了二千万,多数被噢尔雅人所杀。” 楚辞浑身发寒,没想到噢尔雅人如此残暴,连普通民众都不放过,二千多万,那是多么恐怖的数字。 “后来怎样?” 楚辞在皇家简史上也了解过此战,只不过他看的是番外篇,不是正本,上面就简单提了一下此战。 神历年1815年,帝国北方遭外敌入侵,楚越大帝御驾亲征,被困百里奚,时任帝国大元帅叶无双率军与敌人展开死战,最后获胜,楚越大帝得救。 不知道为什么,简史中并未提起长达十年的北伐战争,而且伤亡人数也只字未提,所以楚辞听见李子归所说如此,也是感觉不可思议。 李子归平复了一下情绪,看着楚辞道继续:“后来,无双大元帅为了永绝后患,率军进入北冥深处,五十万大军,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不到两千人,无双大元帅也身受重伤,两年后在夏初府去世。” “嘶~” 楚辞倒吸了一口凉气,五十万大军,竟然就回来了两千人,这是如何的悲壮。 “不过据回来的人说,噢尔雅人也损失惨重,除了数万族人侥幸逃走以外,基本被灭族。” “先生为何知道得如此详细,要知道,也许除了皇家正史,恐怕很少有文献记载此事,听说那一战之后,帝国可是禁止任何人讨论和记载澳尔雅人之战的。” 楚辞有些疑惑,他生在皇家,要不是李子归说起,连他贵为皇子,都不清楚此战如此惨烈,虽然他失势,但是皇家并没有阻止他翻阅历史文献的权利。 当然,也可能那些正本被珍藏起来也说不定。 “呵呵,殿下有所不知,因为哪一战之后,帝国国力下降非常严重,国内兵力匮乏,一些州府开始拥兵自重,不在听从帝都政令。” “而帝国周边更是群狼环视,烽烟四起,帝国随时有分崩离析可能。” 楚辞可以想象,一个硕大的帝国,如果没有强大军力的支撑,那后果可想而知。 “就在帝国即将分崩离析之际,楚越大帝重新任命了东南西北四路大将军,给了他们无上权力,并且掏空了国库,组建了后来威震天下的四镇军团,让帝国有了喘息之机。” “就是现在的镇南,镇北,镇西,镇东四大军团吗?” 楚辞知道,现在帝国这四路军团,也是守护帝国边境的中坚力量。 李子归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神情有些低沉。 “也算是吧!不过时代变迁,一切早已经是物是人非,四大军团,也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 楚辞一愣,看向有些低沉的李子归。 “先生可知道其中缘由?” 李子归犹豫了一下,转身看向楚辞道:“殿下可知,四镇大将军之族?” 楚辞摇了摇头,在此之前,他从未听说过这些。 “殿下不知,也属正常,因为当初有功的四路大将军之族,在帝国安稳后的数百年里,一直是帝国打压的对象。” “镇西杨氏一族,镇南张氏一族相继被灭,镇东南宫一族和镇北李氏一族在高人的指点下逃过一劫,从此归隐山林,不问世事。” 楚辞点了点头,难怪连皇族文献都没有记载,这种打压功臣之后的糗事,帝国怎么可能把他写进文献里去。他突然抬头看向李子归。 “先生就镇北李氏一族之后?而南宫家……” “哈哈哈,殿下果然聪慧。” 李子归点了点头,看向楚辞道:“家族人丁单薄,已经不成气候,之所以投靠殿下,也是觉得殿下您合符草民胃口,不得有半点其他想法,还望殿下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