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三人武艺,谁最强悍?” 看着三人,王行之继续询问。 “士勇天生神力,擅使先祖金刀,武艺最为强横。”杨士峰拱手道“其次,士杰从小打磨枪法,有六祖之风,武艺比家父还强上一分。” “状元郎,小儿说得没错,士勇、士杰的武艺,确实比我等强横。”杨邦仁认同道。 “那你呢?” 王行之没回答,而是看向杨士峰反问。 “回大人,小人自小身子弱,虽经多年打磨,身子比普通人强一些,但武艺上成就确实不大。”杨士峰面色有些黯然,杨家以兵武传家,但他自小身子柔弱,武艺上差了杨家其他人不是一星半点。 “进有重赏,退有重刑。” 王行之突然开口,眼睛直溜溜的看着杨士峰。 “令行禁止,严不可犯。”杨士峰几乎条件反射一般,脱口而出。 “若你为帅,当如何治兵?” 王行之嘴角上扬,他刚才所说是《吴子》当中的治兵思想,本打算试探一下,没曾想杨士峰脱口就答,让他一下来了兴趣。 “治兵之法,刚柔并济。”杨士峰沉思片刻后,严肃道“我若为帅,当明律令,亲兵士,与之同饮,与之同宿……” 听着杨士峰侃侃而谈,王行之对杨士峰也越加认同,杨士峰用兵思想走堂堂大道,以正为主,不以偏锋,治兵思想,与《吴子》中所提一般无二,算是一位不错的人才。 王行之道“战阵之事,以正合,以奇胜,战场之事瞬息万变,需因地制宜,不可一成不变,你用兵太过于板正,若遇用奇高手,你战之难胜,你不妨寻陈武侯经历一观,可学其用兵,亦可学其为臣。” “谢,大人。” 闻言,杨士峰眼前一亮,执学生礼,向王行之行礼。 “想不到行之兄对兵事也如此了解。”宗泽感慨道“看来你集英殿之语,不是妄言。” “状元郎既喜兵戈之事,下官家中有不少兵戈藏书,大人若有意,我可遣人抄录一些,赠与大人。” 杨邦仁面色一喜,他曾听闻王行之喜武,志在疆场,开始还以为是文臣手段,但今日一见,却让他有些相信了。 “那就先谢过杨将军了。” 王行之犹豫了一下,没有拒绝,毕竟在古代兵书战策不比其他书籍,隶属于将门,很少有人外传,他之所以能收集一些兵书,还是赵煦的功劳,不然他自己收集,绝对不会收集到这么多。 “王大人在陛下面前举荐,已是莫大恩情,若不是王大人爱好兵戈之事,下官还不知如何答谢王大人。”杨邦仁道“大人日后若有差遣,可吩咐一二,杨家必全力相助。” “那就多谢杨将军了。” 王行之轻笑道“杨将军,汝霖兄,我看杨家可以以杨士峰为主,杨士杰为辅前往西北,若是纳入良才,陛下定不吝赏赐。” 说着,王行之面色一正,严肃道“但本官有言在先,此行为公,不为私,所以挑选之人,必须是真材实料,若是挑选之人弄虚作假,到时不仅无功,反而有过。” “多谢行之兄告知,我等定当公正。”宗泽面色一正,慎重的点点头。 “士峰,你也听到了,这次去西北,若有人与你祖父关系相连,切记不可理会。”杨邦仁面色严肃的叮嘱杨士峰。 “父亲放心,儿子定当公正选人。” 杨士峰面容紧绷,慎重的点点头。 王行之没再多说,从袖口中拿出秘旨,朗声道“宗泽、杨邦仁接旨。” “臣等接旨。” 宗泽、杨邦仁以及杨家三兄弟赶紧跪下。 “诏曰:着宗泽、杨邦仁,遣杨家子弟……” 王行之展开黄卷,朗声宣读圣旨。 “臣等接旨,谢恩。” 宗泽等人叩拜行礼,双手捧着接下圣旨。 “两位,此事宜早不宜迟,还请让杨士峰与杨士杰尽早出发。”宣读完秘旨,王行之嘱咐道。 “状元郎放心,本官这就送他们出城。”杨邦仁虽然刚直,但也知道这是杨家难得的机会,自然不敢怠慢。 “那行,本官就先走了。” 王行之笑了笑,也准备离开,毕竟皇宫之中可能要发生大事,他可不想在外面晃悠。 “行之兄稍等。” 宗泽见状,赶紧说道“行之兄若是无事,不妨留下吃些水酒再走。” “不了,我家中还有事,改日有闲,再登门拜访。”王行之摇摇头,宫中随时有可能派人来找他,他哪里敢喝什么酒,回家老老实实待着才是王道。 “既然行之兄有事,那我就不强留,改日定当登门拜访。”宗泽见王行之确实没留下的意思,也不再强行挽留。 “那我等送送王大人。” 杨邦仁眼底闪过一抹遗憾,他也想与王行之多接触,将关系拉近一些,只不过王行之不愿留下,他也不好强留,只能提出相送。 嗯—— 王行之没拒绝,与宗泽几人一起走出天波府,道别后,匆匆离开。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