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你若是问我的意见,其实我也不赞同重启熙宁变法。” 听完赵煦的言论,王行之开口回应。 “为何?” 赵煦没有生气,而是好奇的看向王行之。 王行之解释道“半山先生所主导的熙宁变法,其中确实有不少好的政策。 在民生方面,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都是不错的政策,只要实行下去,定然能富国强民。 在军事方面,将兵法、裁军法、军器械法,都是不错的条例,只要完善,定然能让我大宋兵戈强盛。” “那既然都是好政策,为何不能变法。”赵煦来了兴致,好奇的问道。 “官家,臣若说了,请恕臣无罪。” 王行之拱手行礼,心头有些紧张。 “朕恕你无罪。”赵煦甩手,果断答应。 王行之压下心头的紧张感,继续说道“官家,其实这些政策,不能很好的实行下去,与我朝的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说说。”赵煦皱眉道。 王行之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第一,我朝以文御武,太祖曾言善待文人,太宗、仁宗与士大夫共天下,因此从宋初开始,文人就占据了主导地位,甚至于军队也由文人在掌控。” “俗话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以一个什么不懂的文人,去指挥打仗,怎么能赢?” “文武就好比两条腿,我宋严重偏科,犹如瘸子一般,这种局面不改善,即使官家变法强兵,没有好的统帅,也是输多胜少。” “第二,是我朝的官员制度过于繁琐,比如一个五品文官,在其头上,就会有好几个散官头衔,而每个头衔上都会有俸禄,这种支出完全就没有必要。” “这种情况,还是在神宗改制之后,才稍微缓解了一些。” “只不过,官员的头衔依旧繁琐,而这些个虚衔对文武官员,都十分有好处,官家若是想变法取消,那么文武铁定会反对。” “第三,方田均税法,现在我大宋的田产大都掌控在文臣武将以及士族大绅手中,官家一旦变法,就肯定会触动他们的利益,半山先生当年强行推行,因此得罪了不少人,造成了一定的混乱,所以才会失败。” “官家若是强行推行,那么依旧会如同半山先生一般,注定失败。” 嘭—— 听到这里,赵煦一巴掌拍在石桌上,恨声道“难道,我们就什么也不做,任由大宋糜烂下去,最终走向灭亡。” 王行之吓了一哆嗦,闭口不言。 林原与刘成恩回头看了一眼,不动声色的远离了几分凉亭。 “行之兄,朕知你有办法,与朕说说。” 过了好一会,赵煦平静下来,热切的看向王行之。 王行之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官家,办法确实有,但需要一步一步来。” “什么办法,怎么做?” 闻言,宋煦眼睛发亮,他问王行之也是死马当作活马医,没想到王行之真有办法。 王行之面色一正,严肃道“第一,官家必须先掌军,从枢密院手中收拢一部分权利,只要手中有了军队,在安全上能得到绝对的保障,说话才能硬气。” “第二,提高武人的地位,只有武人地位提高,文人才不能一家独大,朝堂上有了制衡,文人才不敢那么放肆。” “第三,提高自身威望,官家威望只要到了太祖的程度,那么在军队的辅助下,想要变法,轻而易举。” 赵煦皱眉沉思了一会,说道“掌军这件事,朕已经在筹谋。” “不过,你说的提高武人地位,恐怕那些士大夫会反对,很难完成。” “至于提高威望,甚至堪比太祖,这就有些难了,太祖结束五代乱国,开创大宋,哪怕是仁宗皇帝,在威望上也赶不上太祖。” 王行之道“其实提高武人地位不难,以军功封爵,撤除三衙,分权于兵部,最后撤枢密院,设立五军都督府,由陛下直接掌控军权。” “另外,再寻文臣中一两个毒瘤,明正典刑,打破文人金身,武人地位自然就提高起来。” “等等——” 听到王行之的办法,赵煦打断,面容古怪的看着王行之道“你不就是文人吗?金身要是被打破,你若是以后犯事,也没什么好果子吃。” 王行之愣了一下,他当初考科举,就是为了文人金身,结果一个不小心,自己把自己给卖了,有些尴尬的说道“那个陛下,这句话能不能当做没听到。” “不好意思,朕记性很好,忘不了。”赵煦笑打趣道。 王行之面色一苦,有些难受,他好不容易成就的金身,似乎快被自己弄没了。 “好了,你说的这些,暂时都还没办法实现,不用太担心。”赵煦道“现在说说怎么提高声望,让朕达到了太祖的程度。” 经过简单的一句玩笑,王行之彻底放松下来,朗声开口“陛下,提高威望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开疆拓土,秦皇、汉武以及唐太宗,他们在位时,文武不敢有异心,文武皆臣服,就是因为他们能打,秦皇灭六国,汉武逐匈奴,唐太宗在位时,更是灭了数国,四夷有不服者,皆斩。”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