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朝的冶铁技术在当时是不输于宋朝的。辽朝境内拥有丰富的煤铁矿资源,这为其冶铁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并且其境内冶铁技术人员众多,包括汉人、渤海人、室韦人、奚人等,这些技术人员的存在为辽朝的冶铁技术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其冶铁技术方面已经掌握了灌钢法、锻钢法、生吹法等冶铁锻造技术,并且在冶炼铸造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而眼下这支队伍就是辽朝中期冶铁技术的结晶。 五千重甲部队既是前锋又是耶律休哥所倚仗的底牌,当中契丹人、渤海人、奚人皆有,甚至于还有汉人。 耶律休哥并不怕这些汉人临阵倒戈,自燕云地区被割让之后,经过常年教化,当地的汉人对于辽朝比中原王朝更有归属感。 黑云压城,仅是数千名重甲步兵便充满肃杀之气,随着他们步步逼近,曹彬那已经被冻得紧绷的面庞再加一分肃穆。 皮室军,是辽王室的核心心腹,侍卫亲军,其部队战力甚是强大。从辽太祖时期就已经建立,太宗耶律德光时期正式定名为皮室军,其意为“金刚”。 作为战略机动部队。皮室军编制庞大,编有南、北、左、右、黄皮室五军,其人数约有三万人。 耶律休哥是隋王耶律释鲁之孙,南院夷离堇耶律绾思之子。虽然是王室旁支,但其军事实力拔尖,深得辽景宗耶律贤的信任,此次出征特别调派了一万皮室军为他助阵。 而耶律休哥留下了一半,剩下的交由耶律斜轸指挥,去防备盐山方面。 曹彬与这支队伍已经有过数次交锋,双方各有胜负,甚至他们所披铁甲的质量不输宋军。 然而辽人比宋人更抗冻,真要野外拼杀反而会降低胜率,就是考虑到这点,当初他才会赞成赵景的缩守计划。 前锋队踩在冰面上如履平地,在其身后还有五架投石机蓄势待发。 在准备阶段,曹彬早就命人把沧州方圆十里的树木全都砍了,这也就是说辽军推着这些投石机硬生生走了超过十里的路程。 三座云梯车被推到护城河边上,因为冰面与两岸存在落差,云梯车下去后肯定上不来,所以耶律休哥调拨出百十来人拿着工具开始砸冰刨土,挖出来了一道能让云梯车驶过的斜坡。 一架云梯车左右与后方共有三十名虎背熊腰的壮汉,一边喊着号子一边迈出整齐划一的步子往前方推进。 辽宋时期的云梯车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种单薄的梯子了,而是与鹅车结合后的产物,下层有一个大箱子可以藏人,外部用铁皮包裹防止被火烧,等靠近城墙时最上方的木板可以横放搭在墙头上,士兵可沿此通道登顶。 眼瞅着云梯车越来越近,曹彬挥手示意:“床子弩准备!” 墙沿的宋军士兵闪开,早已备好的床子弩被推到了近前。 床子弩,又称床弩,是中国古代一种威力巨大的弩。它将一张或几张弓安装在床架上,通过绞动轮轴张弓装箭,待机发射。 多弓床弩可用多人绞轴,用几张弓的合力发箭,其弹射力远远超过单人使用的其他类型弩。 床子弩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代,由绞盘上线,射程较远,但精准度不佳,一般采用大规模齐射的战术。汉朝时期,床子弩开始大规模普及使用,尤其在军事防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曹彬所说床子弩乃是宋代改进造物三弓床弩,又称“八牛弩”,是一种极其强大的远程攻击武器。它由三张大弓组合而成,需要三十人才能拉开。三弓床弩的箭矢以坚硬的木头为箭杆,以铁片为翎,因此有时被称为“一枪三剑箭”。这种弩不仅可以单独发射,还可以发射“踏橛箭”,成排成行地钉在城墙上,使得攻城兵士可以借此攀缘而上。 终宋一朝,三弓床弩在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在景德元年(1004年)的澶渊之战中,宋军在城头设置了床子弩。当辽军攻城时,守弩兵士迅速发射弩箭,意外击中了辽军阵内的主将萧挞凛,旋即去世。 三弓床弩射的远,威力也足够强,但其本身亦有缺点,比如需要多达三十人才能拉开,这意味着在战斗中,大量的人力资源被固定在单一的武器上,无法灵活调配。 除此之外还有射速较慢;精准度有限;维护困难;运输不便等种种缺点,这就导致三弓床弩更多的适用于城池攻防战而不能随军野战。 因为发射与填充都很费时,并且眼下到处是冰雪,火攻效果微乎其微,所以曹彬严令床子弩只能射云梯车,不能射人。 云梯车刚准备下河床,曹斌打起手势,床子弩手转动后排绞车带动粗壮的绳索拉开弩弦,再有人把箭矢放进滑槽中,箭尾抵住弩弦。 “瞄准梯箱、车轮,放!” 一声令下,床子弩手大锤猛击扳机,机发弦弹,数支箭矢犹如流星飞射出去,狠狠地插进三百米之外的梯箱,躲在里面等待攻城的重甲士兵被一连穿透数人,血还未流出,人就已经没了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