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的过程无须赘述,都是一些液晶领域和电池技术领域的技术专家主持的,不少还是曰本顾问。这些人都兢兢业业,为汉乐液晶和汉乐电气选拔最优秀的工厂化所需人才。
以如今合资企业对国内技术人员的吸引力而言,这种面试与其说是选拔,还不如说是展示肌肉更为贴切,主要目的还是让那些心存疑虑的人走马观花一番、认识到来汉乐液晶等企业供职,比留在铁饭碗里有前途得多。
虽然有曰本顾问,但顾骜丝毫不担心公正性和人力资源选拔质量。曰本人也是希望这个产业基地能够高效的,这一点上顾骜跟对方有共同利益。
顾骜说得很清楚,今年年底之前、最晚明年年初,即将上市的王安WPS-BOOK是否能一炮而红,是否能引起行业追感,将决定电脑液晶面板这个市场未来究竟能开发到多大。
这是一个不会抢夺电视机市场份额的纯新兴市场,而且只能指望顾骜一家从无到有开拓布局,夏普也希望顾骜越成功越好。
(IBM方面其实也有做ThinkPad系列首款笔记型电脑的计划了,历史上会在1992年推出,但IBM方面目前对于屏幕技术还没太想明白,所以还没有找到夏普公司合作。目前夏普还只知道顾骜一家要做这个事儿,只能配合顾骜。)
两年多的安心种田,进展到如今,索尼和夏普方面所需的实验室研究,都已经完成了,天鲲和汉乐方面需要吃透的实验室技术,也吃透了七七八八。剩下的半年多预算时间,就是留给工厂化磨合用的。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年底的时候,新的钴酸锂充电池和大尺寸液晶面板,就都可以成为王安WPS-BOOK量产时的杀器级卖点,而且是全球独家。
……
王东和王富历史上也都是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来的人,本事自然是不错的,差的只是动机。
所以儘管有沪江人当备胎哄抬资方地位,这老哥俩认真对待之下,还是无惊无险地谈下了条件。
尤其是王东,毕竟是一家万人大厂派出来的考察代表,他追求的从来都不是本人跳槽,而是来探探路,看看这儿能高效、体面地安置多少人。
京城电子管厂日子不好过,在京城的国企圈子里也是出了名的。
厂里的领导层也不觉得需要担心人才流失问题,反正跟松下合资了彩管厂之后,厂里的技术骨干很多都因为知识结构老化、又缺乏技能升级再培训的渠道、机制和预算,就那么吊着。
说句题外话,京城电子管厂跟松下合资的那个彩管厂,是1987年开工的,一开始只是做当时意义下的“高清”彩色显像管,可后来进入90年代也渐渐走上了“电浆”这条路线,最后跟着松下系一起没落了。
反而是坚持自立门户出来的BOE(京东方),没有历史包袱,走上了液晶路线,后来翻身了。这也是创新者的窘境的一个残酷写照——你在上一个技术世代做得越好,你就越捨不得放手自己的优势,迟迟不肯进入下一个“大家从头来过,同一起跑线重新竞争”的赛道。
就好比,布列塔尼亚人第一个造出了无畏舰,确实废掉了自己70多条前无畏舰乃至更老式主力舰的战斗价值。可是换个角度,1905年的时候布列塔尼亚人要是不革自己的命,耗着,等德国人先造出了无畏舰这个概念,那说不定布列塔尼亚人会死的更惨,也许一战就崩了。
换代的时候,上一个世代的存量是毒药。不敢吸星**自散内力,就上不了一个新台阶,只会走火入魔。
京城的国资管理部门,从去年就开始谈优化分流,如果技术人员肯走、接受安置,外地单位也愿意要,还保证待遇,国资管理巴不得减少点包袱呢。
毕竟少一个人留在京城,光物价补贴国资管理部门就能一个月少发20块钱呢,南方合资企业这是在为国家减负啊。
谈判考察结束后,王东一出来,回到汉乐方面提供的招待所,就通过前台找到王富,两人聊起自己打探到的待遇见闻,还约了去招待所门口小店吃点烤串儿喝点小啤酒。
王东见面就开门见山:“小富,你们电池厂那边待遇怎么样?汉乐液晶这边真没说的,只要通过他们的技术测试,普通产线工程师职称的,一个月三千块底薪起步!调试员都两千多!如果有高工水平,五千八千个别评定。
就是可惜了,他们不认国家评的职称,要单位自己考核。不过有这么好的条件,还是亲眼所见,回去也好跟吴厂长,还有国资管委的童主任交代了。”
王富:“那待遇应该还是你们液晶的好点儿,电池厂这边,产线调试难度毕竟没那么大嘛,调线的技术员、普通工程师,应该是便宜点儿。
不过我看顾老闆好像真是有长远计划的,他招的人,应该是不满足于目前的钴酸锂技术路线,像是准备布一个大局,从根子上找别的电极材料。他给研究员开的工资,八千起步,做出成绩来的,每个月奖金都能上万。”
“月薪上万?”做产线的王东一阵理解不能,倒抽了一口凉气。
毕竟国内如今的薪酬制度,也没见过研究员那么高的待遇。
能拿这个价钱的,已经不是研究员了,得是什么牛逼“科学家”?
王富耸耸肩:“我也不清楚,听说明天顾总会亲自找几个有色金属盐研究领域的骨干聊聊,到时候我去看看。”
王东眼神一亮,激动不已:“兄弟那你发了呀!不行,能不能帮我把这本书带去,就说你也是每天都在看的,让顾爷签个名?”
王东说着,就从自己随身包包里掏出一本精装的商业财经类著作,书名是《长尾理论》,显然也是顾骜在《创新者的窘境》之后写的又一力作。
这是这两年国内做生意的人之间传得最火的,虽然大多数人其实用不到这本书里的理论,也没法靠着其指点赚钱——这本书其实是顾骜为了他小弟马风开的那个邮购游戏卡带、软体和出版物的远程销售平台正名,才写的,为的是让传统渠道经销商别过于反对天鲲,随便布的一颗烟雾弹。(因为还没互联网,所以那种远程的黄页推销/邮购模式还不能叫“电商”)
只可惜,顾骜在国内商界的地位,已经到了说什么都有人追捧膜拜的程度。所以不管用不用得上,想赚钱的人都先买了看再说。
王富看了对方那热切的样子,也不好推拒,就把书先拿下了。
第二天一早,王富和另外几个国内顶级有色金属研究院来的研究员,就得到了顾骜的破格接见。等候的时候,王富还稍微跟其他人互相自报家门了解了一下底细。
结果发现其他人履历都比他牛逼,很多都是资深研究员,甚至科学家。就他一个是才研究生毕业、留院三年的半新人、甚至连“研究员”的职称都还没拿到。
王富心里很是惴惴不安。
顾老闆怎么会亲自接见自己这样的小人物呢?
他当然不知道,顾老闆完全是因为看了报上去的、要给待遇的那些研究员名单,然后偶然在里面发现,似乎有一个是后世BYD的创始人。
那就不妨留下来做个科研项目管理的人选。
一线科研很重要,协调科研资源,搞科研管理,也同样重要。
“……诸位都是国内有色金属盐电解特性研究方面的翘楚,术业有专攻,专业的问题,我一个外行也不会瞎指挥大家,就不多说了。希望大家满意钱塘这边的生活条件和科研环境……”
顾骜讲了一番勉励的话之后,顺势听取了到场研究员们对产业技术路线展望的见解。
王富全程没什么机会插话,只能是别人发言他点头。
不过没想到,最后结束接见的时候,顾骜居然让他留一下,这让他很是意外。
顾骜看上去好像非常平易近人的样子,扶了扶眼镜:“小王是?看你的履历很不错啊。”
王富连忙实话实说地谦虚:“哪里哪里,我连研究员职称都没有呢,这不才入职三四年……今天要不是在顾总您这里,都见不到那么多国内有色金属盐电化学特性方面的前辈权威。”
顾骜摆摆手:“这不重要,我看你的履历,21岁就研究生毕业了,这就很了不起嘛,后生可畏。至于经验,假以时日是可以培养的。想当年,我可也是21岁才研究生毕业的。”
王富听了,颇有几分受宠若惊的惶恐:“不敢不敢,顾总您是乔治敦的博士,我怎么能跟您相提并论。”
那不是说说的,是真的惊。
你丫的,哥只是京城有色金属研究院读的研,这值什么钱?顾爷您可是天下的,还是基教授的关门弟子,能一样么。
本来么,90年代初,乔治敦这种全美区区前20的大学,在国内的知名度也不咋地,应该跟加里敦差不多,当时的国人连藤校八盟都背不全呢,最多就知道哈耶哥普。
但是,既然顾骜是乔治敦的博士,所以乔治敦在国内的知名度,就仅次于哈耶了,和哥普差不多齐名。
顾骜却很随和的样子:“我没时间跟你客套,留你下来,是有一点技术方面的路线问题,想跟你讨论一下。”
王富:“您还亲自了解技术问题?”
顾骜:“怎么?你觉得我不像是能文理兼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