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兴义不满地看向沈大郎手里那本蓝皮封面的书。
他哼哧哼哧干一个月也就能买一本。
再不满,沈兴义还是走过去搂着儿子的肩膀跟他打商量:“你把她送回家,我明儿去卖肉给挣书本费,怎么样?”
还不等沈大郎答应呢,身后的陈小桑就道:“大郎哥快答应。”
沈兴义:“……”
难道是他声音还不够小吗?
陈小桑很自觉地帮着劝沈大郎:“我也可以自己回去啦,但是你送我就能让兴义叔帮你挣钱,多划算呀。”
这些天相处下来,她跟兴义叔都混熟了,自觉很了解他。
肯定是找不到天麻不好挣钱了。他想着回去卖肉,可又不好意思,这是在找沈大郎给台阶下呢。
她就是那个台阶。
沈大郎想拒绝。可一对上她纯净的圆眼睛,就好似有什么把他到嘴边的话压下去。
陈小桑用力往前扑,带着大背篓倒在地上,她小手小脚并用,从箩筐里爬出来,还用小手拍拍膝盖上的灰。这才高兴地跑过来牵了沈大郎的手。
“你送我回家吧?”
沈大郎被陈小桑拉着走了好几步才反应过来,脸色更难看了。
陈小桑还毫无所觉,声声劝说他呢:“大人也要哄的,很好面子,咱们小孩子要懂事,得给他们台阶下。”
“我不小了。”沈大郎无情抵触她。
“才十一岁,还很小的。”
他还不懂这个道理,就还没长大。
还小的沈大郎跨一步,她两条小短腿就要走三步。
陈小桑只能一直迈着小短腿往前蹦,扎头发的布条跟着晃来晃去,那两个小揪揪格外抢眼。
沈大郎没忍住,抓了她一个小揪揪捏了捏,软软的,还很有弹性。
陈小桑晃悠着小脑袋把他的手甩开,小手摸着小揪揪没散,她才安心,又继续念叨:“兴义叔可疼你了,为了让你读县学。把家里田地都卖了来陈家湾的。”
沈大郎冷言戳穿:“他为了找故人,才卖了田地凑的盘缠。”
连祖宅都给卖了,还有他娘留给他的金锁,如今还将这口锅扣在他身上?
陈小桑觉得沈大郎更可信。
毕竟在他们以前的村子也能读书嘛,来陈家湾还得多花盘缠呢。
陈小桑好奇问他:“你们找到了吗?”
“找到了。”
陈小桑惊了:“是谁呀?”
沈大郎瞅着她圆圆的眼睛圆圆的小脑袋,应道:“她嫁人了,不好打搅。”
是女子呀,还嫁人了,也不小了。
会不会是兴义叔喜欢人家姑娘。特意带着儿子找过来,找过来发觉人家姑娘已经成亲了,他就在山脚定居下来了?
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
陈小桑偷偷瞅了一眼冷着脸的沈大郎,觉得自己不能再提这些伤他的心了。
她一拍手,高兴道:“明天休沐,咱们一起去镇上把天麻卖了吧?”
沈大郎问道:“你怎么不找我爹带你去?”
陈小桑解释道:“你爹明天得挣钱呀,咱们不能耽搁他,我家里人都忙着收高粱呢,也没空。咱们一块儿去。换了钱分了就能买东西了呀。”
沈大郎若有所思。
他爹难得振作起来,不能让他再在家混下去了。
“你爹娘能让你跟我单独去镇上吗?”
陈小桑却理所当然:“镇上我很熟,不会让你丢了的,放心吧。”
沈大郎:“……”
到底谁会丢?
见他还是不放心,陈小桑继续道:“我爹娘会听我的,你明天一早来接我就行啦。”
沈大郎对黄毛小丫头的话很不信任。不过还是打算明儿一早来找她问问。
陈小桑可是信心满满,抓了那块天麻就跑去找李氏。
李氏正忙活着把地上晾晒的花生装进袋子里,二树媳妇给她撑着麻袋口子。
花生是很精贵,挖出来后,得一节一节地摘下来,在大太阳底暴晒,晚上还得收进屋子里,免得被露水打湿了。
等把花生都晒干了,才能放进地窖里存着。
陈小桑拿了个陶碗。舀一碗就往袋子里倒。
手里忙活着,嘴巴也不停,把跟沈大郎约好要去镇上卖天麻的事说了。
李氏一口拒绝:“你们两个孩子不能去镇上。被坏人拐走了怎么办?”
陈小桑应道:“大郎哥连野猪都能打到,怎么会怕坏人呢?”
想到往日进山打猎的沈大郎,李氏有片刻的犹豫。转瞬又拒绝:“你们两个孩子去卖天麻,要被骗的。”
这个陈小桑更不怕了:“药铺掌柜是可好了,他不会骗我的。”
二树媳妇帮着陈小桑说话:“傅家生意做得大,不能为了骗小桑点钱毁了自己的信誉。”
陈小桑跟着点头,“兴义叔明天要去卖肉,我们有事可以找他呀。”
大郎是个孩子,可沈兴义是个大人呀。
她家不放心她跟沈大郎一起上山,沈兴义来了一说,她爹娘就答应了呢。
李氏左想右想,觉得镇上人都是附近村子的,都认识,没什么危险。
天麻要是放家里久了。坏了烂了就麻烦了。
“你想去娘不拦着,你可得听大郎的话,不能乱跑,弄完事儿就赶紧回家。”
陈小桑把小胸脯拍得“砰砰”响,“放心吧娘。”
本来安心的李氏被她保证地不安心了,等陈老汉回来就跟他说了这个事儿。
陈老汉琢磨了会儿道:“大郎这孩子挺靠谱的。用不着太担心。”
陈小桑立刻得寸进尺:“爹,让三个柱子陪我去嘛。”
陈老汉瞪向三个柱子,把三个孙子瞪得都低了头,这才抓一下闺女的小揪揪道:“他们都不乐意去,你一个人去就成了。”
“他们可想去了。”陈小桑反驳。
陈老汉抬了下巴:“大柱,你想去镇上不?”
想啊,当然想啦。
虽说镇子小,也没几家铺面,可去镇上总比去地里干活强呀。
但是在爷爷的淫威下,大柱委屈地应道:“我还要干活,不能去。”
陈老汉满意地对小闺女道:“听到了吧,大柱不想去。”
陈小桑不甘心:“还有二柱三柱呢。”
于是陈老汉又喊另外两个孙子。
都成孙子了,哪儿还有底气抬头呀?二柱三柱只能委委屈屈地应不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