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贾迎春没有想到王熙凤和贾琏竟然会写信回来,说让她去竹歧县。她以为他们去了竹歧县之后,那就要多年不见,等到多年后再见的时候,也许贾琏的官位就高了不少,而她呢,应该已经嫁人了吧。
贾迎春根本就不敢去想自己会嫁给什么样的人,因为她的父亲就不是一个混不吝的人,她的嫡母是填房。嫡母抠抠搜搜的,平日里就是那般的人物,以至于贾老夫人不是很喜欢邢夫人,嫡母也不可能多为她这个庶女考虑。
若是她跟嫡母的关系好一些,那么嫡母为她多考虑一点也正常。关键在于她跟嫡母的关系也没有多好,嫡母从来就没有多关心他们这些人。
贾迎春哪里能去奢望呢,要是嫡母真的关心她,那么对方怎么可能不知道那些丫鬟婆子的问题呢。还有就是嫡母在这个荣国府本身就没有什么地位,既然没有地位,那又如何好多管呢。
要是嫡母多管了,只怕二房那边又不满意,老太太也不满意。
贾迎春这些年来就是不管那些事情,哪怕东西被乳母丫鬟顺走,她也无可奈何。乳母这等人,若是她去说了,别人又要说她对乳母不好,乳母到底不大一样。
“你兄长既然已经给你相看了人家,那你就过去。”贾老夫人就是这个意思,贾琏在外面为官,难免有需要打点的。既然那个人是贾琏上峰的亲戚,那就应该多注意一些,别说了又不愿意,省得到时候出问题。
贾老夫人想王熙凤还是挺聪明的,王熙凤和贾琏应该没有先跟那名秀才说贾迎春吧。
若是先说了,那可不大好,还是等贾迎春过去再说,会好许多。
“是。”贾迎春应声。
“当兄长的,也会为妹妹考虑,不必多忧心。”贾老夫人道,“以后,你兄长也会护着你,你也多念着你兄嫂一些就是。”
贾老夫人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要是贾迎春过得好,那就多帮衬帮衬贾琏。那个秀才是贾琏上峰的亲戚,要是贾迎春嫁过去,应当有点用处。
可怜啊,荣国府出去的,竟然就只是当一个小县令。
贾老夫人觉得贾琏的官职太低微了,却又没有办法让贾琏一下子就当大官。那些官员多是科举出身,而贾琏到底差了很多。老太太多多少少都明白一些,她就是想着贾琏能有一个实职的官位,那也不错。
虚职,挂名,那都没有什么用处,顶多就是在一些场景可以免跪拜而已。
贾老夫人还是希望家里的人能有实职官位,能一步步地走上去。
贾迎春不傻,她听出了老太太的意思。贾元春进宫当娘娘,他们也想着贾元春能帮得上家里。
尽管贾迎春想到这一点,但也没有多去想,还是得等到了地点再看,才明白一些。要是没有亲自看过,就人云亦云,反而不好。
“孙女都记下了。”贾迎春回话,她在家里就是一个乖孙女乖女儿,当然要应承他们说的话。
贾迎春是庶出的,就算她是大房的,那都无用。要是没有人为她考虑,那么她的未来也艰难,本来两家联姻多半是为了利益,门当户对,也会想着图谋对方什么,才华、美貌、品性、钱财、权势……总得图那么一样吧。
要是什么都没有,谁又会去考虑呢。
贾琏那个人是上峰的亲戚,这也正常,贾迎春没有去多想。多想了,就会觉得贾琏是不是要利用她,她就只是一个弱女子,又有什么可以利用的呢。
“记下了就好。”贾老夫人道,“那些丫鬟婆子不愿意去就不去了,路途遥远,她们也不一定受得住。等到了那边,再采买过丫鬟婆子便是。正好,还能问问那边的情况。”
贾老夫人总是对那些下人们那么好,也不愿意多勉强那些人。
当然,贾老夫人也有对下人们不高兴的时候,只是这种情况很少,当别人说几句理由,她又觉得下人们不错,是她错怪了。
老太太这样的性子,对下人们是好,可是当主子的,就不一定高兴。
贾迎春有时候就觉得贾老夫人对那些丫鬟婆子好,而自己这个孙女在老太太的心中还没有那么高的地位,没有那么重要。
只是也没有什么好生气的罢了,老太太爱对谁好就对谁好,那都是老太太的自由,谁也管不了。
贾迎春离开京城的前一天,跟姐妹们说了几句话。还真的就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没有什么好多聊的。她们彼此都知道情况,也都知道一直待在府里不见得就好,若是能出去,那也是一种选择。
到了竹歧县之后,贾迎春就多跟王熙凤学学这边的风土人情,她既然来了这边,那就得按照这边的规矩去做事。总不能身在竹歧县,就想着京城的那些风俗,不能把京城的那些东西都搬过来,否则,别人就该觉得她瞧不起他们了。
王熙凤不可能时时看顾贾迎春,就多提点一些。
在张家举办宴会的时候,王熙凤就带着贾迎春过去,正好瞧瞧张秀才的祖母。
张老夫人瞧见贾迎春之后还算满意,大户人家出来的庶女比小门小户家的嫡女会好一些,至少这读的书也多一些。当然,高门大户人家的庶女也有一些缺点,只不过这都还好,只要品性没有问题,日后再慢慢磨。
张秀才因为父母前后去世,守孝多年,到了他这个岁数,又还是个秀才,不见得就有合适的姑娘。若说没有合适的,那也不定,还是能找到一些姑娘的,只是张老夫人还是想给孙子找好一些的姑娘。
张老夫人见贾迎春做事也算是有条不紊的,这也不错了。她知道贾迎春的亲娘早就没了,填房继母又不大管事情,所以贾迎春在管家方面可能没有那么好,这倒也没有什么,他们家里现在也没有那么多东西,她身体还算健朗,也能教导教导贾迎春。
就这样,张老夫人觉得可以,张秀才便也没有什么意见了。
张秀才本身就是一个孝顺的人,加上张老夫人又为了他过得那么艰苦,他当然很敬重这个祖母,不愿意娶一个不懂事的妻子。他也希望他的妻子能得到祖母的认可,家和万事兴。
当然,张秀才也不是一个愚孝的人,他本身也明白一些事情。张老夫人为人和善,又不是什么极品,因此,张秀才也就没有表现出来什么。
在张老夫人觉得贾迎春不错后,她回到家里,自是也问问孙子的意思。
“这日子是你去过的,还是得看看你。”张老夫人道,“你也不必为着我这把老骨头就随意,别觉得我觉得好,你就成。若是你有喜欢的,也可以看看你喜欢的。”
“贾姑娘挺不错的。”张秀才在贾迎春的身上看到了一些风霜,是过去的风霜。他想贾迎春以前确实有过得不如意的地方吧,贾琏也跟他说过几句,他觉得贾迎春这样的姑娘也挺好的,经历过一些事情,也就没有那么天真。
这过日子,特别是像他这样的人家,自然没有那么轻松。家里也不可能跟荣国府那么繁华,吃穿用度比不上荣国府,但是他绝对不会让贾迎春闷着憋屈着,一定会让对方的心情舒畅很多。
张秀才倒是没有想着去纳妾,家里就这么几个人,钱也不多,纳什么妾。他就想这娶一个贤惠些的妻子,两个人安生过日子。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能考中举人,至于进士……难度太高,他不一定就能靠得上。但是过日子还是可以的,不会有大问题。
“听说有的人就是像你这样,都说不错的。”张老夫人笑着道,“别等到定下来,又说不合适,那可就不好了。”
张老夫人相信自己的孙子不是那样的人,但是谁能保证孙子就不会突发奇想呢。
“孙儿说不错,那就是不错。”张秀才听到祖母的话,也颇为无奈,“其他姑娘是不大合适,便让您多考虑一二,稍等十天半个月。等一等,别的姑娘也就说了别人家了。”
“你啊。”张老夫人岂会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些人家瞧着他们家里清贫,不大愿意把姑娘嫁过来。便是愿意的,不是家里有其他问题,就是姑娘也大了,姑娘过大,要是本身优秀那也就罢了,偏偏人家是有各种各样问题而留下的。
那么张老夫人当然不可能应下来,她也希望孙儿好。
后来,贾迎春嫁入张家之后,张老夫人确实对贾迎春不错,贾迎春也敬着张老夫人。张家是清贫一些,但是张秀才对贾迎春极为不错。
“冬日里冷,不必这么早起来。”张老夫人自己能干,还喜欢早起,但是她不要求贾迎春也要那么早起。
一日之计在于晨,多半是因为有事情要做,才要早起。像贾迎春这样没有重要的事情要做,那也不必太早,没有客人,稍微懒散一些也好。
张老夫人就是想只要贾迎春和张秀才能过得好,那也就没有什么了。再说了,贾迎春也有照顾好张秀才,那就更没有必要去计较那些。
“这几日白天睡的多,早上倒是醒得早些。”贾迎春低头看向肚子,“祖母,我……我……兴许是有了吧。”
张老夫人一听这话,自然高兴,忙让人去找大夫。
贾迎春怀孕了,张秀才得知消息后极为高兴,还跟着她一块儿取名字,想着多取几个名字,看看生的是男是女,看看哪个名字好听一些。
这日子过得很轻松,没有那么复杂,贾迎春便想着再有儿女,这生活就更加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