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新建的悬镜司已经把隐藏的间谍揪了出来,不过文书义向刘元昭说道:“陛下,齐涛德此贼嘴硬,死不松口,不管什么刑罚都没用,他孤身一人,想必那些明廷间谍里有他很在意的人。”
刘元昭点头道:“这些小老鼠一定要揪出来,这一次他们只是拉拢策反一个小官员,若是一直留着,说不定他们就给我们一个大惊喜。”
文书义回道:“陛下放心,臣已经有了头绪,齐涛德之前一直购买胭脂水粉,想来此人是中了美人计。现在臣已经派人派人去查询了。过不了多久就会有结果了。”
刘元昭点点头,说道:“文书义,记住这次教训,你们神盾局出了这么大的纰漏,可不能就这轻易的就揭过了,回去之后该树立典型。”
文书义连忙跪拜道:“陛下放心,臣回去之后就会晓谕各部,将这一次的事情作为典型,日日宣讲,让大家记住这次失职的教训。”
既然已经解决了隐藏在朝廷里的间谍,刘元昭也没有过多的苛责文书义。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蒸汽坦克和战车的问题,蒸汽坦克和蒸汽机车在理论上是可以一直运行的,但那也是理论上。
实际上,因为烧煤的原因,蒸汽坦克或者战车根本就运行不了多久就需要检修,要是运行数十里的话,估计就要一次大修了。
所以,刘元昭要想攻打宣大的话,蒸汽坦克和战车部队必须要先抵达前线,在发起进攻的时候才可以出动,这样才可以减少太多的故障。
原本刘元昭是想直接修建铁路的,不过修建铁路需要更多的时间,而且国内经济紧张,以及各种技术问题,铁路暂时是修不起来。
所以军部只能先修建堡垒,作为中转站,让蒸汽坦克和蒸汽战车慢慢的转移到前线的堡垒。
而且这驾驶员也得训练,恰好,这行军路途就可以作为训练项目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很快就到了八月,在中秋节之后,刘元昭就宣布领兵五万攻打大明的宣大一带。
为了打大明名正言顺,刘元昭特意让人写了一篇檄文,指责崇祯收留满清作为附属国,忘记了两国之间的仇恨。
同时崇祯的所作所为也是违背了之前和华夏之间的盟约,所以刘元昭要出兵攻打大明。
此时,已经是秋天了,北方的秋天已经很冷了,特别是这个时候,已经开始飘雪了,对于华夏军队来说,冬天并不是很难过。
毕竟刘元昭已经大力发展棉衣毛衣这两个行业,作为国家直接主持的行业,每年都可以生产数十万件衣服,这些衣服除了留在国内出售,也会有商队沿着丝绸之路前去兜售。
这些衣服在罗刹国,还有奥斯曼土耳其,甚至是欧洲都很有市场,罗刹国和奥斯曼土耳其都想派人来偷学技术,但是都被神盾局的人发现,随后就消失了。
罗刹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当然不会善罢甘休,罗刹国刚好因为贝加尔湖地区的蒙古人与华夏帝国有摩擦,于是,罗刹国的沙皇就派遣了哥萨克骑兵进入华夏国的草原,被刘元昭派兵暴打了一顿,然后就消停了。
不过,矛盾依然存在,这是利益纠纷,只要利益存在,纠纷就会存在的。
坦克部队和战车部队比主力部队先期抵达,抵达之后就一直在展开训练,除了驾驶员训练,还有炮手进行训练,甚至有刘元昭下发的手书展开步坦协同训练。
在刘元昭抵达之后,阵型已经有模有样了,在经历了刘元昭的检阅之后,他觉得部队已经可以开战了。
在大军修整了三天之后,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逼近宣大一带的长城,大军首先渡过兔毛川,逼近玉林卫。
在玉林卫周边还有大同右卫和威远卫。
刘元昭大军出现在玉林卫长城外的时候,玉林卫以及威远卫的明军已经抵达,早就在数天之间就在严阵以待了。
当时的明廷不确定刘元昭出兵的时间,所以并没有安排太多人驻守长城,免得浪费钱粮,同时也怕破坏剿灭流寇的大局。
玉林卫指挥使袁威计看着外边不远处的敌军,那是人山人海,旌旗招展,阵列整齐,从视觉上看,就有很大的压迫力。
袁威计对身边的威远卫指挥使李海云道:“李兄,这一次怕是凶多吉少了,就靠你我手中这几千兵马,还不够对面打的。”
李海云皱眉道:“袁兄的意思就是我们要撤退了?”
袁威计摇头道:“这也是没得办法的事情啊,你看着人山人海的,肯定是有数万大军啊,你我手中说得好听有六七千人,可我们实际都明白,不过两三千精锐罢了。
难道我们要把家底都丢在这里吗?以后流寇来了怎么办?李兄,我们总要为自己考虑一下吧。”
李海云摇头道:“袁兄,事情可没有这么简单啊,现在我们可是都归卢总督管辖,你可是知道他是个什么性子的恶人,你我要是不在这里守上一段时间,就这么跑了,你我的脑袋可就人头落地了。”
袁威计一看李海云不同意,对于撤退一事也就偃旗息鼓了。
很快,华夏大军中响起了号角,敲起了战鼓。大军开始行动。
首先就是钢铁战车率先移动,之后就是坦克,然后就是步兵开始跟进,这些士兵拿的燧发枪比起现在明军装备的鸟铳要好多了。
紧接着炮兵部队开始调整角度,准备开炮,刘元昭却是说道:“这长城不能破坏,就别开炮了,直接上坦克部队和战车部队。”
听到刘元昭的命令,虽然孙和鼎他们有些不解,但是军令如山,他们不敢违抗。
很快,军令传达。作为坦克营指挥的刘进忠连忙命令不下开启坦克前进。跟在后面的步兵营立马排好队列躲在坦克后面。
等到数十辆坦克上面的烟仓喷出大量烟雾,响了一声,坦克开始前进,步兵们就躲在坦克两米远的后面跟进。
这时候,明军也看到了华夏军队的异常,特别是数十声响声,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看到数十辆坦克以及百辆蒸汽战车向他们靠近,守卫长城的明军将士都十分惊讶。
袁威计惊惧道:“这是什么东西,竟然不需要牛马等牲畜就可以自行移动,这就是华夏军的新式武器吗?”
李海云京塔道:“这件事就是动用了鬼神之力,听说华夏军还可以飞上天空,这简直是难以置信。”
不止两个指挥使有些害怕,底下的那些士兵可是已经炸开锅了,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过这样的怪东西,心里早就打起了退堂鼓。
不少明军士兵窃窃私语,讨论这些移动的大铁壳。
不过也有些人还没有吓得慌了心神,在看到敌军靠近,连忙向袁威计以及李海云提议用守城的红夷大炮轰击。
李海云连忙点头道:“好,苏苏用红夷大炮反击!”
明军士兵在军官的催促下,连忙填充火炮,然后哆哆嗦嗦的点火,十多门红夷大炮纷纷开火。
这些火炮都没什么准头,炮兵都疏于训练,基本就是随缘炮法,十几枚炮弹都落在空处,激起了不少灰尘。
开完一轮炮后,军官们继续催促炮兵填充,准备第二轮炮轰。
华夏军这边依旧没有反击,装甲部队继续掩护步兵部队靠近长城。
很快第二轮炮击降临,这一次,火炮终于打中了一辆坦克,一声巨响之后,坦克停了下来,虽然没有被炮弹打穿,但是坦克里面的器械出了问题,行动难以为继。
原本躲藏在这辆坦克身后的步兵们迅速转移到另一辆坦克身后。
明军看到一辆坦克停了下来,心中安稳了许多,袁威计和李海云连忙催促自己的炮兵推出带来的火炮,继续炮击。
不过明军的火炮质量堪忧,红夷大炮打了几炮就已经很滚烫了,军官一眼看出在开炮就会炸膛。
这时候华夏军已经进入两百步内了。
明军只能用其他的中型火炮继续攻击,这些火炮对坦克造成不了太大的威胁,而战车他们又打不中。这让袁威计和李海云两个人看的干着急。
而等华夏军靠近长城百步的时候,躲在坦克后边的华夏军步兵就开始排队开枪,虽然打的不是很准,但是还是引起了明军的骚乱。
在明军的认知里,火铳最多也就打个五六十步就不错了,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华夏军的火铳能打百步。
而随着华夏军队靠的越来越近,准头也越来越好,明军的伤亡逐渐增多,再过不久,华夏军就要抵达关口了。
袁威计在此向李海云问道:“李兄,你也看到了,眼前这些铁疙瘩,火炮都打不烂,敌军越来越近了,这关口守不住了啊。”
李海云看着敌军,咬牙道:“袁兄,我知道敌军很厉害,关口的城门洞口已经堵死了,一时半会,他们攻不进来的。
我们要是连一天都没有守住的话,卢总督一定会砍了我们的脑袋。你放心,我已经派人去请求支援了。”
袁威计看到李海云再一次拒绝撤军,大为恼怒,却又无可奈何。
没得办法,他只好让自己的部下拼死抵抗,不过精锐的家丁并没有上去多少,他准备守不住的时候,就带着家丁们撤退。
李海云也不傻,他也只是派出少量的家丁监督普通的明军在城墙上作战。
华夏军的坦克到达关口二十步外,随后前面的几辆坦克炮台打开了缺口,里面推出了佛朗机炮,对着关口的城门进行炮轰。
很快关口的城门被炸的四分五裂,而这一幕也让城上的明军收兵大为惊骇,他们没想到这些铁疙瘩居然可以开跑,实在是开太怕了。
随着华夏军步兵在坦克后边开火,二三十步的距离打的明军都抬不起头来了。
后方的刘元昭看的十分满意,挥手道:“让前面的部队发起总攻吧!”
很快中军大营里吹起了急促号角声,前方的传令兵骑着快马举起红色的旗帜快速奔跑。
刘进忠这边收到命令,喊道:“全军出击!”
躲藏在坦克和战车身后的步兵们立刻组成攻击阵型,前面的步兵举着打藤牌抵挡明军的弓箭和鸟铳,靠近长城。
袁威计看到华夏军已经靠近城墙,惊恐道:“快反击,决不能让他们靠近!”
尽管袁威计他们指挥明军发起攻击,但是华夏军后边也有火枪部队进行掩护,让明军出现大量伤亡。
华夏军士兵并没有带云梯之类的攻城武器,攻城的华夏军士兵直接冲向关口的城门洞,他们准备用火药炸开这些堵塞洞口的障碍物。
这是刘进忠的命令,虽然副官和他说了,皇帝希望可以保护好长城,但是刘进忠觉得长城损坏了一些还是可以修复的,没必要造成太多的人员伤亡。
很快,随着几声大爆炸,关口的城门洞口就被打开了,上方也发生了坍塌,不过华夏军士气大震,士兵们纷纷攀爬,通过缺口进入城内,或者爬上城墙。
袁威计这个时候也顾不得什么了,直接就带着家丁们逃跑了,李海云这个时候也不死守了,连忙带着部下往后边逃跑。
长城城墙上,明军士兵大喊着败了败了四处奔逃,一下子就兵败如山倒。
看着长城上出现了华夏军的军旗,刘元昭略微点了点头,下令各部前进。
在清理了坍塌的地方后,刘元昭说道:“这长城损坏的地方还是修补一下,就不要用水泥了,找找原材料吧。”
一旁的罗家宇问道:“陛下,这长城原本是拿来防备北方的游牧民族的,现在已经是我们帝国的领地了,这长城还有修复的必要吗?”
刘元昭摇头道:“这个你不会明白的,这可是留给子孙后代的财富,这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迹。你不要再多言了,就按照真说得去做吧。”
随后,刘元昭只留下了一个步兵营驻守,剩下的四万余大军经过一天修整后,继续朝着大同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