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网 > 历史军事 > 华夏真相集 > 第八十二集 沙丘宫变

第八十二集 沙丘宫变(1 / 1)

邯郸禁宫,密云未雨。

赵武灵王与内侍静立庭中,耳闻天际隐隐雷声,脸色半隐半现,极尽诡异之态。

主父:此处并无第三人在场,卿尽管直言,寡人不怪便是。

内侍:若依主公此举,其意甚明,是欲激起公子章与赵王何争斗也。但世间为人父或为国君者,绝无此理。微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死罪,死罪。

主父:卿言甚是,果然是以小人之心,以度君子之腹。我来问你,其兄弟二人若起争斗,我若置之不理,则其后果如何?

内侍: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或是两败俱伤,亦未可知。

主父:则有我主父现在,岂容其一胜一负,一死一伤乎?

内侍:臣知之矣!

主父:卿知者为何?

内侍:二虎相争,虎父若居中调和,必可重新复位为王,以执掌山林也。

主父:所言不错。孺子可教!

来日一早,赵惠王设朝,计议朝政已毕。正欲散朝,主父忽然发言:今闻我陵墓将欲建成,闲来无事,众卿何不随孤前往沙丘,观览王陵,并行游猎之乐?

赵惠王:父王既有雅兴,儿愿率众卿诸臣,随行扈驾!

主父:甚好,甚好。既是如此,众卿随同孤王游猎,便令公子章率军扈驾。

沙邱之城,原为商纣王所筑,至此已近八百年。建有离宫二所,相去五六里之遥。

赵武灵王率众卿观览陵园,继而会猎丘原,追熊逐鹿,兴致勃勃。时至天晚,会猎已毕,便命军士扎营离宫周围,主父与赵王各居一宫,公子章居于馆舍,适当两宫之中。

田不礼见主父如此安排,以为时机已至,便向公子章私献密计。

田不礼:公子欲谋大事,今时机至矣。

公子章:卿有何良策教我?

田不礼:今赵王出游在外,宫卫兵众不集。殿下拥兵护卫,扎营主父与赵王之中,岂非天假其便,以王位相赐公子者?

公子章:此言何解?

田不礼:今天色将晚,离就寝时间还早。公子可假称主父之命,遣使往召赵王进见,说有密事相商;或称得疾,命去探视。主父召唤,赵王岂敢不来?倘若来时,则必经我营盘。臣请伏兵于途,截而杀之,再奉主父以抚其众,则众卿诸臣,谁敢违者?

公子章:贤卿真乃天才,不让鬼谷门下诸子。此计甚妙,便即行之!

密议已定,公子章即遣心腹,伪称是主父使者,趁夜往召惠王赵何:主父于日间围猎之时,不慎受风着凉,夜来病发。欲见王面,幸速往视疾!

信使传令已毕,不敢稍作停留,立即施礼退出,上马见驰而去。

赵王闻命,不敢怠慢,亦未及辨其真伪,便命侍卫:速备车驾,待我往见主父。

侍卫信期应命而出,却不去预备车驾,而是直奔相国肥义营帐,前来告变。

肥义:看你面色慌张,离宫中有何变故?

信期:离宫中并无变故。但适才有信使前来传命,说主父患疾,请大王前往探视。只因主父素无疾病,末将深觉其事可疑,故来先报国相。

肥义:将军所疑是也。你先回去,待我前往阻止。

于是不及冠带,便服骑马到至离宫,入告惠王:主父之疾来得蹊跷,大王不可前往。

惠王:若果是父王有疾,我若不往,需是忤逆大罪,何以克当?

肥义:既是如此,为臣当先往,俟无他故,王乃可行。

惠王:相国亦须小心在意。

肥义:老臣晓得。

复施一礼,转身出宫,又回头叮嘱信期:紧闭宫门,慎勿轻启。

信期插手为礼:末将遵命,相国放心!

肥义更遣随身侍卫:你持我令符,疾速返回邯郸城外大营,往调李兑及公子成,使其率领精骑两千,速来勤王护驾。十万火急,不可违误!

侍卫接过令符,揣入怀中,扳鞍上马,风驰电挚而去。

一切安排已定,肥义抬头向天,默念数语;遂引数骑出宫,随来使往见主父。

来使见惠王不出,只国相前往,也不敢问,只得在前引路,将肥义领入伏击圈内。

当时乌云遮月,星光不明,数骑前行,影影绰绰,面目难辨。田不礼认出前面骑者,正是自己所派信使,便知是将赵王引至,于是将手中长剑举起,代替军令。

田不礼:前面来者,乃是中山叛军细作,众军上前,全部斩杀!

军兵:是要活擒,还是杀灭?

田不礼:不要活口,全部斩杀。

众军奉命,一齐跃出,趁黑乱杀。未至片刻,肥义及其随从全都毙命。

屠杀结束,田不礼上前举火验视,见死者是国相肥义,并无惠王在内,便知事泄。于是大叫一声,扔掉手中火炬,转身还营,奉安阳君赵章出帐,聚兵列阵,往攻惠王离宫。

信期早已预作准备,见赵章引兵来攻,遂命众军登屋上墙,发矢飞瓦以守。

于是双方攻守不让,激战一夜,死尸累累。赵章部队因无攻坚器械,天明不克。正在危急之际,只听宫外喊声大举,两支铁骑在晨曦之中杀至,自赵章背后发起攻击。

赵章大慌,因问田不礼:此是何处发来兵马?

田不礼:赵王卫队,皆在于此。未知是何处兵马。噫!因何公子成引兵在前?

公子成:田不礼,篡逆之贼!杀我国相,岂能与你干休?

太傅李兑:众军听着!今奉相国将令,平贼扈驾。只擒叛首公子赵章,同党田不礼,胁从释兵认罪,皆不追究。若持兵以抗,诛其三族!

众叛军闻此,大部放弃抵抗,释械投降。安阳君兵败不支,手足无措。

田不礼:公子不可久留此地,急走主父离宫,哀求活命!

公子章:你可与我同去。

田不礼:来不及矣,公子速去!臣拒住追兵,愿力战殉主。

赵章只得听从,乃舍弃众军,单骑奔往主父离宫,在门外哀求救命。

主父听到长子呼救之声,便知事发突然,自己再也不能控制局势。只得下令开门,将赵章放入宫内,匿于自己卧室之内。公子章叙述事发经过,赵武灵王目瞪口呆,后悔莫及。

田不礼众寡不敌,终被李兑一刀斩却,余众皆散。

李兑复引得胜之兵,围住主父离宫,报名求见。

主父升坐正殿,命宣李兑入内。李兑遂与公子成并肩而入,拜于阶下。

主父:二卿不在亦都留守,来此何干?

李兑:安阳君谋逆,欲弑赵王,国相代死。愿主父交出凶手,以正国法。

主父:竟有此事?安阳君未至吾宫,二卿可往他处寻觅。

李兑:为保主父安全,并保赵氏社稷,说不得搜简一番。

主父:大胆!臣子露兵君前,可知何罪?

李兑:若不得贼,谢罪未晚。

主父将欲发怒,公子成上前拜倒:为我赵家江山社稷,望大王勿阻。

主父见此,知道阻拦不住,只得将眼一闭,装聋作哑。

李兑乃呼亲兵入内,遍搜宫中,终于复壁中搜到安阳君,牵之以出。李兑怒火冲天,也不请示赵武灵王,遽拔佩剑,亲斩赵章首级,血溅廊柱。

公子成惊道:杀何急也!

李兑答道:若是不杀,主父万一说要赦免,抗之则非臣礼,从之则为失贼。况且赵章一旦获赦,你我二人全家阖族性命,尚能免乎?不如杀之,以免后患。

公子成闻此,呆愣片刻,终于拜服。

李兑与公子成自宫内走出,便闻主父哭泣之声,隐隐传出门外。于是颜色大变,对公子成道:吾等以赵章之故,兵围主父之宫。王若加罪,我二人当被灭族矣。

公子成:如此奈何?

李兑:公子勿忧,只随为臣行事,便可万事大吉。

公子成:既是如此,我便将阖家性命,交付贤卿便了。

李兑站立宫阶,大声吩咐军士家甲:紧紧围住离宫,不许撤离!

众军:喏!

李兑复又入宫:赵王诏令!宫内人等,出者免罪,不出者即系贼党,尽夷其族!

主父随从众官及内侍人等,闻是惠王命令,争先出宫。不到片刻,宫内只剩主父一人在座,兀自心伤长子赵章之死,未觉殿内已空。

至于正午,主父自悲伤之中醒来,感觉腹饥难耐,于是招呼从人,无一应者。欲出离宫,见宫门已下锁钥,四外皆有兵丁把守,密不透风。

画外音:此事若是换作十年之前,但凭赵武灵王武艺,逾墙杀出,不费力气;此时年过不惑,窜越高墙已是力不从心,况复杀出重围,更是绝无可能。

赵武灵王于是废然长叹,一连被围十数日,更无一人前来问候。主父在宫中饿甚,吃罢存粮之后,便即无从取食。因见庭中树上,有雀巢在杈,免不得再效儿时行为,勉力爬上树去,探巢取卵啖之。三月过后,赵武灵王终于饿死,只剩一具枯骨。

镜头闪回,原阳兵营。

当沙丘事发之时,便有数万赵国精骑近在原阳,若得兵符将令,一日驱驰可达。

乐毅、剧辛、赵奢、庞煖等一班青年将领,正在原阳练兵,亦都风闻沙丘之变。于是大惊之余,皆欲请命,引兵前往沙丘勤王。

主将牛翦毫不通融:无有赵王兵符,绝不可动用兵马,否则灭族!莫谓言之不预也。

众将闻此,惟有扼腕叹息。兼且不知沙丘动静虚实,亦不敢冒死往救。

画外音:可叹威名赫赫赵武灵王,只因溺爱幼子在先,复又怜悯长子于后,又不能提前安排,防患于未然,直落得与齐桓公一般下场,生生饿死,岂不悲惨!

事件悬疑:若依后世史家之议,赵武灵王本是胆魄过人,杀伐绝断,可谓千古明君。惟因对妻子多情,优柔寡断,故致饿死沙丘悲惨下场。更错用齐国失势贵族田不礼,使其为公子赵章国相。只因田不礼一直希望能够重振家风,便常以立嗣嫡长大义挑唆公子章,终使其铤而走险,叛乱夺位。朝中大臣见公子章又受主父厚爱,亦大多错会其意,暗与公子章来往,助其坚定夺位之念。于是后世史家认为,是因主父溺爱不明,以至酿成千古遗恨。

历史真相:赵武灵王完成征伐大业之后,欲从儿子手中夺回君权,故此酿成悲剧。沙丘之变时,惠文王赵何就位四载,羽翼已经丰满。赵武灵王正值壮年,刚刚成为北方草原霸主,继而当然要做中原霸主。为实现伟大理想,当然必须夺回权位,重为赵王。未料此举,却被安阳相田不礼利用,终于酿成大祸,万劫不复。赵武灵王死于沙丘,八十余年之后,千古一帝秦始皇亦死于此地,历史巧合如此。更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因公子成支持大获成功,最终又死在公子成手中;可谓成也公子成,败也公子成!

闪回结束,复叙沙丘离宫。

公子成围困离宫三月有余,尚疑宫中存有余粮,不敢大意。直到六月暮夏,有尸臭自宫中传出,又见蚊蝇集于宫门,方才确定主父已死,这才命令打开内宫,为主父收尸。

赵惠文王此时早已回到都城邯郸,浑若无事,照常处理朝政。对公子成与李兑兵围主父离宫之事,一直不闻不问,甚至佯作不知。

忽这一日,公子成亲至邯郸报丧:主父自前番围猎伤风,缠绵病榻半载,不幸驾崩!

赵惠文王故作大惊,急率众卿出离邯郸,前往离宫,扶柩痛哭一场,众臣无不下泪。

行祭已罢,遂命以王礼厚葬于代地,全国挂孝举哀。

(今山西大同之灵邱县,便因武灵王葬身之地而得其名。)

为主父办理丧事已毕,又为国相肥义隆礼厚葬。赵惠文王亲自致祭,使其长子嗣爵。

其后还都升朝,便拜公子成为相国,号安平君,李兑升为司寇。

此后不久,公子成病卒。因公子赵胜曾谏阻主父分封代王,赵惠王用为相国,以代公子成之职。又封赐平原以为赵胜食邑,故号称平原君,是为战国四公子之一。

平原君好士,颇有孟尝君之风。既贵为国相,益广招宾客,坐食者常达数千人众。

赵胜相府之中,筑有画楼,常置美人于楼上。

美人凭轩而望,常俯视对面平民家宅,窥其家人出入动静,以为赏心乐事。

恰逢对面民家主人生有躄疾,每日晓起,蹒跚出汲井水,美人于楼上望见,便即大笑。逾旬日之后,躄者终于不耐其辱,便斗胆造访平原君之门,请见公子国相。

赵胜闻说是对门邻居未见,便亲自揖让请进,问道:高邻登门何意?是否借贷?

躄者答道:我非为借贷,是来诉苦也。

赵胜:请道其详。

躄者:久闻公子好士,此事有诸?

赵胜:有之。莫非高邻有才,欲求为士乎?

躄者:非也。我谓天下高士,所以不远千里,集于公子之门者,以君贵士,而贱色也。小人生而不幸,有罴癃之病,不良于行。公子楼上美人,每日笑我,且出言不堪。小人不甘忍受妇人之辱,故来诉冤。请公子杀此妇人,以为辱邻之报!

赵胜笑道:喏。愿听高邻所命!

躄者辞去,平原君笑谓众宾道:愚哉,此竖子!以一笑之故,便欲杀我美人耶?

众客闻之,有人讪笑,有人不语,有人怀怒。此后岁余之间,门客陆续离去,减少过半。平原君赵胜引以为怪,乃大会诸客,问其原因。

平原君:赵胜自谓善待诸君,未敢失礼。乃纷纷引去,却是何故?

众客闻之,面面相觑,不敢置答。座中忽有一人起身,率而答道:公子不杀笑躄美人,众皆怫然不悦,以为公子爱色贱士,故辞去耳。臣等不肖,亦将辞归矣。

平原君大惊,遂向众客请罪:此赵胜之过也。

即解佩剑,递给武士,令斩楼上美人之头。未过片刻,武士持美人首级还报,座中众宾无不大惊,变色动容。

平原君:请诸公在此稍待,某去去就来。

于是亲持美人首级,出离相府,亲造对面躄者之门,长跽请罪。躄者先是失惊,然后大喜。于是门下皆颂平原君之贤,宾客复聚如初。

周慎靓王十六年,壬戌,公元前299年。

秦王闻说齐相孟尝君之贤,欲求一见,遂使泾阳君为质于齐,并寄书于齐湣王:愿以泾阳君为岳,易孟尝君来秦,使寡人一见其面,以慰饥渴之想。

齐湣王览书不悦,但不敢公然拒绝秦王之请,便将书信掷给田文,命其自作主张。

孟尝君还至相府,召集宾客,商议行止对策。众宾见此,皆劝孟尝君必行。

正在此时,苏代奉燕昭王之命,出使齐国,来见相国田文。

孟尝君知道苏代乃是故六国名相苏秦胞弟,亦是智谋之士,遂向其虚心讨教。

孟尝君:秦王以泾阳君为质,召我前往咸阳一见。田文当去当拒?请先生为我一决。

苏代笑道:我为公子先说一个故事,相国可以自决,未知可否?

孟尝君:愿闻高论。

苏代:在下自燕国而来时,路见土偶与木偶相戏。木偶谓土偶道:“天将雨,子必败矣,奈何?”土偶人笑答:“我生于土,败则仍还于土;子遭雨漂流,不知其所底也!”

孟尝君:先生之喻,莫测高深。田文不明所旨,尚求明言。

苏代:公子可谓大智若愚。秦乃虎狼之国,楚怀王犹且不返,况孟尝君乎?

孟尝君大悟,乃不欲西行,以此还报齐王。

齐湣王虽喜国相不去,但未料其吉凶,再次议于群臣。大将匡章闻此,出班进言。

匡章:秦交质以求见孟尝君,是欲亲齐也;孟尝君若拒而不往,必失秦欢矣。

齐王:天下诸侯,皆知孟尝君为我齐国栋梁。若此去被其扣留,岂非又似昔日楚怀王一般,有去无回?

匡章:若依臣计,大王不如礼归泾阳君,而使孟尝君聘送还秦,以答秦礼。如此以来,秦王虽然强横,岂可扣留送聘之使,遗笑于天下诸侯哉?

齐湣王闻此,深以为然,即备车乘,使孟尝君护送泾阳君还秦。

孟尝君既奉王命,无可奈何,只得带同府中宾客千人,车骑百余乘,浩浩荡荡,西入咸阳,谒见秦王。

秦王闻报孟尝君来至,不由大喜,于是降阶相迎,握手为欢,极道平生相慕之意。

孟尝君未料秦王如此敬重,因大受感动。适有白狐裘随身携带,便即作为见面之礼,当场献于秦王。

秦王亲手接过,见那白狐裘其白如雪,更无一根杂毛在内;又柔滑温润,毫无枯涩之感。于是大喜,示于众臣,高声问道:诸卿试猜,此裘价值几何?

众臣同声答道:非曰连城,亦值千金!

秦王:孟尝君赠我如此重礼,何以克当?

孟尝君:身外之物,不成敬意。

秦王大悦,于是置酒相待,命文武众卿相陪,宾主尽欢。酒宴已罢,秦王即穿孟尝君所献狐裘,摇摇摆摆进入内宫,夸耀于内侍宫女,以及嫔妃。

宫内凡人见之,无不称羡,赞不绝口。秦王愈加大乐,遂入宠妃燕姬之室,复以白狐裘炫耀。燕姬亦深爱之,以手抚摸,恋恋不舍。

因此时天气尚暖,秦王又摇摆半日,便觉浑身冒汗,热不可当。于是遂解狐裘,付予主藏守吏,吩咐务必珍藏,以俟冬日进御。燕姬眼见藏守吏持裘离去,欲言又止。

樗里疾时为秦相,见秦王如此敬重孟尝君,恐其是来争夺自己相权,于是坐立不安。忽思一计,乃请同党公孙奭至府,与其密议,如此如彼,以陷害孟尝君。

公孙奭领计,遂连夜入宫,直问秦王:孟尝君田文,是何人哉?

秦王:天下贤士,治国之才也。

公孙奭:非也。其乃齐国公族,湣王至亲也。今若相秦,治国之策,亦必先利于齐,而后利秦。更兼其宾客之众,若借秦权,阴为齐谋,秦其危矣。

秦王:耸人听闻!卿且退,容寡人思之。

公孙奭告退,秦王立即派使出宫,宣请丞相入内,以公孙奭之语告之,咨询对策。

樗里疾趁机奏道:公孙之言是也,大王休疑。孟尝君今已居秦月余,其宾客千人,尽知秦之虚实。若遣其归齐,终为秦害,不如杀之。

秦王疑惑其言,便命禁卫,先将孟尝君及其宾客先幽禁于馆舍,等候发落。

泾阳君感谢孟尝君护送归国之恩,闻知樗里疾之谋,遂私至馆舍,来见孟尝君告知。

孟尝君大慌,于是问道:如其奈何?望公子救我。

泾阳君:丞相虽然欲害公子,秦王计尚未决。宫中今有燕姬,素日最得秦王欢心,无言不入,无计不从。公子随身尚有何宝?我可为君进于燕姬,求其一言,放君还国可也。

孟尝君称谢不止,遂拿出无暇白璧二双,托付泾阳君:以此献于燕姬,若何?

泾阳君:此璧洁白无暇,天下少有,定称其意。

于是复又入宫,来见燕姬献璧。

燕姬:此璧何来,因何送我?

泾阳君:是为孟尝君敬献,以求贤姬在大王面前为其美言,释其还国。贤姬只须片言之劳,便可得此宝物,不宜美哉?

燕姬:为其美言,倒无不可。只是此璧虽好,却非天下稀有之物。我之所爱,只要其所献秦王白狐之裘,君若能为我求来一件,便可纵其归齐,绝不食言。

泾阳君无奈,只得再回馆舍,将燕姬此言回报。

孟尝君惊道:某只有一裘,已献秦王。且天下绝无相同之物,如此奈何?

泾阳君听罢,面上汗出,手足无措。便在此时,末座中忽有门客起身,向孟尝君自荐。

门客:公子勿忧,泾阳君休虑。臣能得裘,明日一早便可送来。

此言一出,非但孟尝君与泾阳君诧异,满座宾客皆惊,以为酒后醉语。那门客不理会众人目瞪口呆,即便拱手告辞而去。

当日夜半,其客身披毛衣,装束如狗,从墙窦中潜入秦宫库中。于内静卧不动,伺其藏吏睡熟,于是打开藏柜,盗窃白狐裘以出。还至馆舍,刚巧鸡鸣头遍。

次日侵晨,扮狗门客复着礼服,来至厅堂,将白狐裘献于孟尝君。

孟尝君问明狐裘由来,且惊且喜;千余门客闻之,无不惊羡,赞叹不止。早餐未毕,泾阳君已至,来问结果。孟尝君便出白狐之裘:有劳贤君,转献燕姬可也。

泾阳君:如何得来?

孟尝君:我门下宾客之中,自有鬼谷弟子,惯会遣鬼请神,故此以神法摄来。

泾阳君信以为实,啧啧称奇,急将白狐裘藏于衣底,携入内宫,来见燕姬。

燕姬既得狐裘,于是大悦,遂立即进言秦王:妾闻孟尝君至秦,此事有诸?

秦王:有之。前番寡人身上所着白狐之裘,便是其所贡献也。

燕姬:妾又闻国相进言,欲使大王杀之,此事有诸?

秦王:你倒是耳目通灵,确有此事。

燕姬:妾闻两国为仇,不斩来使。秦为诸侯方伯,奈何遗如此恶名?

秦王:孟尝君有治国之才,舍若令其相齐,须与我秦国不利。

燕姬:非是这般说。妾闻孟尝君乃是天下大贤,方为齐相,本来不欲至秦,是奉大王之请,因而致之。大王若其能用,则用为秦相;若不能用,遣回齐国已矣,乃何欲加诛?无故诛人国相,必然得罪齐国,又有戮贤之名。妾恐天下贤士,自此将裹足而避秦矣。

秦王醒悟,赞道:卿言甚善。樗里疾几乎误我!

明日驾御金殿,三通钟鼓,五声净鞭,满朝文武参拜已毕,列立两班。

秦王不待众卿奏本,先宣诏令,即命释放孟尝君及其门客,去秦还齐。

传旨官奉令,即至馆舍宣旨:着令!齐使田文,立即离开咸阳,不得羁留。

孟尝君闻赦大喜,与众客离了咸阳,如同困兽脱笼,星驰而去。

来至函谷关下,正是夜半时分,关门早闭;依照秦法,鸡鸣方开。孟尝君虑及樗里疾若是得知自己离开咸阳,必要派人追杀,急欲出关,心甚惶迫。

便在此时,忽闻随员队中,鸡鸣声起。孟尝君愕然回顾,却见队列中有下等门客一人,正在仿效鸡鸣之声,惟妙惟肖。所谓此起彼落,于是关上群鸡尽鸣,关吏闻声开关,兀自口中咕哝,埋怨今日鸡叫,如何恁早。孟尝君于是率众过关,星驰而去。

及至天色大亮,离开函谷关已有数十里之遥,进入魏国境内。

孟尝君长吁口气,勒住坐骑,对众宾叹道:我等得脱虎口,皆狗盗鸡鸣之力也。

镜头闪回,复说咸阳。

即日五鼓,秦王升殿上朝,议论政务。樗里疾前日未曾上朝,今闻孟尝君得以释放归国,不由大惊,因而奏道:王即不杀田文,今其尽知秦国虚实,留以为质可也,奈何遣之?

秦王闻奏大悔,即使人驰马出城,往追孟尝君一行。秦军追至函谷关,因不见齐使踪影,便问关吏:今日可曾放人过关?

关吏:只有半夜三更时分,曾有一支人马过关,约有千余人众。

秦将:因何半夜放人出城?你等不知鸡鸣开关之律乎?

关吏:岂有不知之理?怎奈今日奇怪,满城之中,半夜鸡叫,不知何故!

秦将:过关军马,尚可追乎?

关吏:鸡鸣开关,今早在百里之外,不可及也。

秦将跌足长叹,无可奈何,又不敢驱军擅入魏境,只得引军回都,还报国君。

秦王闻报,忽然心中一动,急命库藏吏:速往库中检视,且看白狐裘何在?

库藏吏不明所以,奉令而往,不一刻即回,颜色更变:禀大王,白狐裘不翼而飞!

秦王:遍搜内宫!

禁军闻风而动,片刻即还,献上白狐裘。

秦王:幸喜此宝未失。却是自何处得之?

禁军统领:臣不敢言。

秦王:恕你无罪,照实奏来。

禁军统领:却是在燕姬房中得之。

秦王惊怔半日,于是叹道:孟尝君有鬼神不测之机,果是天下贤士,不当其死也!

于是竟以此裘便赐燕姬,宣布散朝,亦不问主藏库吏之罪。

孟尝君自秦逃归,穿行魏境,复道经赵国。

平原君赵胜闻说孟尝君过境,不由大喜,乃引门客迎出城外三十余里,极其恭敬。

孟尝君引众来至,便与平原君相见,互道久仰之情。时有平原君随行门客,因见孟尝君身材短小,便不禁轻声笑道:本以为孟尝君是为天人,今日观之,渺小丈夫耳。

因交头接耳,附和哂笑者数人,余者则不以为然。

平原君于是举行郊宴,热情招待孟尝君一行。当晚宴罢,各自归帐安睡,一夜无话。

次日天色破晓,孟尝君率领众客,早已候在平原君帐外。

平原君被从人自梦中唤醒,闻说孟尝君候在帐外,不由大惭,不及洗漱,急趋而出。

赵胜:夜来酒醉,正当酣睡,公子因何起兴甚早?

田文:因未奉君命,不敢久滞异国。更恐秦王闻之,带累赵国,田文之罪重矣。故此不待天明而行,公子休怪。

平原君闻其所言有理,不好强留,于是执手告别,依依不舍。

孟尝君长揖再拜,引众告辞而去。

赵胜经此一闹,不便回帐再睡,遂命呼唤众客起床,拔营回城。传令已毕,自回帐中洗漱,束发冠戴。诸事未毕,忽听帐外大乱,侍卫风风火火,跑入帐中。

侍卫:报,报,报公子,大事不好。

赵胜:何事惊慌?

侍卫:众宾之中,竟有七人伏尸帐中,已失其首级!

平原君闻报,这一惊非同小可,急随侍卫出帐,果见七具无头尸体,并列于辕门之内。

赵胜:死者何人,尔等知否?

门客:自然知道。只是……

赵胜:照实说来便是,何须吞吞吐吐!

门客:公子休怪我等直言。被杀七人,皆是昨日暗中嘲笑孟尝君者也。

赵胜:人谓孟尝君门下,皆奇能异士,我尚不信。今日见之,真有鬼神莫测之机也!

由是便令就地掩埋,领众还都,对死者家属恤以重金,而对凶手不敢追问。孟尝君回至临淄,参见国君,对在秦国所遇危险,也是只字不提。

齐湣王见其安全逃归,自是大喜,仍用为相国。自此四海宾客纷纷来投孟尝君门下,归者益众。孟尝君因所收俸禄有限,渐渐难以供给宾客日常费用。左右有善理财者,建议拿出本钱,行债于封国薛邑,岁收利息,孟尝君从之。

时有齐人冯谖,慕名来至相府,求见孟尝君:闻君招贤纳士,谖愿为门下食客。

孟尝君问道:先生下辱敝门,可有所长?

冯谖答道:闻君好士,不择贵贱,故不揣来投,其实一无所长。

孟尝君一笑而罢,命置于传舍,乃是下等宾客所居。十余日后,冯谖食毕,弹其长剑而歌:长铗归来兮,食无鱼。

有人告于家主,孟尝君笑道:是嫌食俭也。迁于幸舍,如中等宾客所居,食有鱼肉。

居五日,冯谖复弹剑歌曰:长铗归来兮,出无车。

孟尝君闻而惊道:彼欲为我上等客乎?其人必异。迁之代舍,上等客所居。

未料冯谖乘车日出夜归,又弹剑作歌:长铗归来兮,无以为家。(本集完)

最新小说: 开局背抡语,怎么夫子破防了? 三国开局屠龙三兴大汉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断绝关系后,偏心王府悔不当初 手机连大明,开局吓懵朱元璋 水浒:魂穿镇关西 庶子无为(科举) 赤潮覆清 朕的身边全是逆贼 生而大明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