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教威力,非同一般。
陈硕真有族舅名章叔胤,原是一个不第秀才,颇有学识辩才,乃积极支持陈硕真起义计划,并暗地大做宣传组织工作。章叔胤极力对外宣传,说陈硕真已从天上返回青溪,并得太上老君真传,法力无边,变幻莫测,可以召神役鬼。
浙东一带原是三苗九黎遗民,其俗最爱信巫拜神,于是坚信此说,以一传十,复以十传百,愈传愈玄。未过数年,方圆百里之内百姓无不对陈硕真顶礼膜拜。
因其自称电光佛转世,便愈加信为当世活佛。此后只要有陈硕真每句话传到,家家户户都谓是神语仙音,足可令信徒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永徽四年十月初,陈硕真正式宣布起义,召集信徒与官府进行对抗。并仿照唐朝官制建立政权,设置百官。
于是自称文佳皇帝,任命章叔胤为仆射,总管各项事宜。其余信徒据其能力及出资多少为标准,封赐官职有差。
画外音:在中国历史上,参加农民起义之妇女不计其数,但做领袖者却是寥若晨星,而又称皇帝者,则只陈硕真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陈硕真发动起义,当地人广泛拥护,青溪人童文宝首先率众响应。为壮大力量,陈硕真与章叔胤兵分两路;章叔胤领兵攻占桐庐,陈硕真亲率军两千攻占睦州治所及于潜。
睦州各地群起响应,起义军很快发展到数万。睦州及所属诸县沦陷,顿时朝野震动。
唐高宗李治闻报大惊,立派扬州长史房仁裕为将,发大军前往征剿,同时对睦州地区实行封锁,严格控制人口流入。
字幕:房仁裕,字彦和,齐州临淄人,隋常州别驾房子旷之子,中书令房玄龄族叔。
房仁裕早年丧父,由母李氏抚养长大。隋末投入王世充,后跟随裴仁基投靠唐军,累迁潾州刺史、陕州刺史,隶属于李世民秦府集团。永徽三年,母李氏亡故,以左领军卫大将军夺情起复;此时便命为主将,平定睦州女帝陈硕真之乱。
房仁裕领旨出京,立即下令封锁睦州,入境人员一律严格盘查,就连僧侣也不放过。
由是睦州大困,陈硕真遂乘胜进入安徽,攻打歙州。歙州驻军防守严密、抵抗顽强,陈硕真手下虽有数万部众,但多是未经军事训练普通百姓,又无攻城器械,故而久攻不下。
陈硕真万不得已,只得从歙州撤出,分路出击,以运动奔袭之策打击官军,就便扩大势力范围。童文宝统兵四千,掩袭婺州,却与房仁裕所领官军遭遇,遂变掩袭以成强攻。
婺州刺史崔义玄出自瓦岗军,又在秦王府多年,故此身经百战,颇有智谋。时在婺州城中,闻报教匪来攻,立即召集文官武将,准备发兵出城抵抗。
城中众僚慑于义军声威,皆都劝道:陈硕真有神灵护卫,敢与其兵对抗者,无不杀身灭门,还是回避为上。
崔义玄见诸将皆不愿出征,不由着恼。
便在这时,一员上将出班,乃是司空参军崔玄籍,力排众议道:陈硕真不过贫家之女,仅仗其旁门左道,威吓庸吏衰将,方成今日贼势。我若奋勇迎之,必然如汤泼雪!
崔义玄闻言大喜,即命崔玄籍为先锋,亲统大兵跟进。
陈硕真闻知童文宝在婺州受阻,亦亲领主力来到婺州支援,便与崔义玄列阵对垒。
彼时农民参战义军四五万众,官军只有万余,众寡悬殊。义军虽占优势,但战士未经训练,面对训练有素官兵,便有些力不从心。于是两军在婺州境内僵持,十数日不分胜负。
陈硕真不断派出间谍刺探敌情,却都不善伪装隐藏,大部分皆被唐兵擒住,侥幸逃脱者亦难探真实敌情。而崔义玄却能过谍俘尽知陈硕真虚实,并向四方州县发出求援檄文。
某日夜半,忽有一颗陨星赤角,其大如斗,坠落在陈硕真大营之中,其声如雷。
崔义玄闻哨兵说此,次日立刻大造舆论,说叛军将星陨落,陈硕真必死无疑。官军队闻而军心大振,义军则士气大落。
陈硕真闻此谣言大怒,立斩传谣者十数人,并为鼓士气,亲自领军出战。由是两军各自出营列阵,战于下淮。双方对阵,三通鼓罢,唐军以大盾牌保护主帅。
崔义玄怒喝道:刺史避箭,还有谁拼死作战?速速撤去盾牌!
众军闻令,撤去盾牌。崔义玄一马当先,冲入敌军阵中。唐军士卒见主帅如此,大受激励,一齐上前,奋勇拼杀。
经过三个回合冲击,陈硕真军大败,被斩首数百,其余四散入林。崔义玄命军中竖起招抚大旗,允许陈军投降,除陈硕真及章叔胤外,主动归降者一律免除死罪。
于是唐军一路追击,进入睦州境内,义军望风投降者达到万人。自此以来,义军虽然损折不及十之二三,但士气却已减半;人数尚且占优,但斗志已入劣势。
永徽四年十一月底,扬州长史房仁裕率援军到达婺州,与崔义玄前后夹击义军。
阵硕真率部拼死力拒,战斗相当惨烈,最终义军大败,一万多人被俘,其余大部战死。文佳皇帝陈硕真及仆射章叔胤遭袭被俘,最后被押往长安,斩于西市。
房仁裕振旅还师,迁升为郑州刺史,崔义玄因功被唐高宗命为御史大夫。
陈硕真起义既败,当地百姓不肯相信文佳皇帝已死,遂编造一个传说,渐成神话。
镜头闪回,民间神话传说。
起义军战败,文佳皇帝与残部被围困在一个山头。
陈硕真立马山顶,回顾左右,见部将所所剩已不足百人。因见官军渐渐逼近,遂将银牙一咬,挥舞双剑,准备冲下山来。
房仁裕与崔义玄合兵一处,步步为营上山,见陈硕真冲下,指挥官兵万箭齐发。
陈硕真舞动双剑下冲,胸腹连中数箭,只得驰回山顶,伤势过重,跌落马下。
官兵一拥而上,欲要生擒陈硕真时,忽见天边飘来一朵彩云,一只巨大凤凰降落在山头,叼起陈硕真腾空而去。
于是皆谓文佳皇帝本是佛祖下凡,今已被凤凰救回西方极乐世界,还其本原正果。其所被救山峰,便被唤作“落凤山”。又铁围山天然十门中第二门有石,名唤凤凰涅槃石。
其后又有传说更奇,谓陈硕真与武则天还有一段情怨纠缠。
唐高宗永徽元年,暮春三月。某日春和景明,长安城中一班纨绔子弟来到城西十五里感业寺踏青。那感业寺乃皇家禅林,武则天因太宗驾崩,正是奉旨在此寺出家修行。
众子弟进到寺中,因见武才人美貌,便即垂涎三尺,上前调戏。
寺中有个游方女尼慧觉,正是被骊山老母红拂女所救陈硕真,扮作尼姑在此挂单养伤,并习练骊山神功。
因见京城无赖在寺中无礼,遂大喝一声,随手绰起墙角扫帚,将那班泼皮扫出寺门,使武媚才人免于受辱。
武则天正在落迫之中,前途未卜,因感念慧觉大恩,愿拜为师。慧觉亦喜其伶俐果毅,颇类自己性格,遂将摩尼教经义授之。
武才人熟读摩尼教经义,不由大开眼界,这才知女子亦可为佛祖,更可为世间人主,以涤荡五类雄魔,重唤人间光明。
慧觉见其颖悟,遂殷勤嘱道:四十年后,你当有十五年天子之份,亦是继为师之后,第二代电光佛转世。此后三年,东南当有佛军突起,起事者便是为师。我已算过,其事终不能成,而摩尼教却能于你手中得以昌盛。为师届时若果遭难,望贤妹善自处之。
武才人拜领师命,自此便以第二代电光佛自诩,立有称帝之志。
陈硕真即将《摩尼教经》授予武媚,便离开感业寺,到长安城中来寻阔别多年舅父。
其舅在长安做木材生意,家中大富,但不满唐太宗晚年因欲征高丽,对商人施以重课;因见外甥女雄才大略、武艺超群,心中大喜。又闻其电光佛转世之说,便自愿散尽家财,为外甥女南下北上,联络四方豪杰、结识各路英雄,为筹备起义作出极大贡献。
忽一日,章叔胤与童义宝来至长安,向陈硕真报告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信徒发展过万,起事时机已经成熟。
陈硕真立即南下,于春节前赶到睦州青溪铁围山,正式发动摩尼教徒起义。
画外音:武则天敢于冒天下之大韪,自称皇帝,建立武周,其实便是受陈硕真所嘱。为消解朝中众臣抵制,以及改变民间“男尊女卑”思想,更大力推广改良佛教,以摩尼教经义为理论根据,使其先于十数年前便传播天下,使数百万信众皆都认可电光佛是为女身,专为世间驱除男性恶魔,带来光明者。此间因果底细,列公不可不知。
历史真相:在古代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之间,虽然盛行男尊女卑思想,但依然出现过四位女皇。第一位,乃是南北朝时北魏女皇元氏,又称元姑娘。但此位女皇既非自主即位,在位时间又只一日,称帝过程亦实为荒诞,故此不被史家承认。第二位女皇,便是文佳皇帝陈硕真,乃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自主称帝女子,比后来武则天称帝时早于三十七年。第三位女皇,便是武周则天大圣皇帝武曌,天下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第四位,亦是见于史册中最后一位女皇,则是西辽承天皇帝耶律普速完。耶律普速完为辽德宗耶律大石之女,下嫁南院大王萧斡里剌之子萧朵鲁不。公元1177年,普速完改称皇帝,号承天皇帝。普速完因与小叔萧朴古只沙里私通,并将丈夫萧朵鲁不害死,公爹萧斡里剌大怒,由是发动政变,射杀女皇普速完与逆子萧朴古只沙里,复拥立直鲁古为帝,是为西辽末主。
闪回结束,书归正本。
便在陈硕真在睦州起事之际,西北战火亦起。
西突厥乙毘咄陆可汗薨逝,其子颉苾达度设号称真珠叶护。因与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向来有隙,遂借机发动兵变,与五弩失毕部落联手共击沙钵罗,大破之,斩首千余级。
其后颉苾达度设曾几次遣使前往长安,请求唐朝发兵征讨阿史那贺鲁。
唐高宗此时正计议欲要东征,遂派丰州都督元礼臣为使,前去册封颉苾达度设为可汗,并调解其与沙钵罗可汗关系,欲使其二人和平共处。
元礼臣前至碎叶城,被贺鲁派兵阻拦,未能抵达而还。
永徽五年春正月,有西羌酋长冻就率部要求内附,唐高宗诏命以其地设置剑州。
此时后宫之中,李治虽然已立李忠为太子,但因王皇后无嗣,渐渐失宠。
宫中时有萧淑妃,出身于兰陵萧氏,深得宠爱。生有一子二女,是为许王李素节以及义阳公主、高安公主。萧氏姿色妖媚,而又阴狠善妒,由此渐渐不将王皇后放在眼里。
久而久之,王皇后争宠不得,便对萧淑妃由妒生恨。
心腹内侍看破此节,便向皇后献计:娘娘何不将武才人媚娘召回,以分萧妃之宠?
王皇后闻此,不由眼前一亮,于是昏头昏脑,满口应允,便劝说高宗李治,奏请将武媚娘自感业寺里接回宫中,以为臂助,好与萧淑妃争宠。
早在李治尚为太子之时,多曾入侍父亲,便在内宫得见才人武媚娘,因而一见倾心,两情相悦,只是未能作成好事。
至太宗驾崩,依照唐朝旧制,若是皇帝大行,后宫才人以上无有子嗣者,当皆入感业寺为尼。武媚因长年不受太宗宠幸,故未生子,于是只得随众往感业寺出家。
到此地步,本来已是万念俱灰,未料却偶逢摩尼教主陈硕真,并拜其为师。复闻自己尚有十五年天子之份,于是死灰复燃,重生希望。
逢太宗周年忌日,李治往感业寺中行香,又见武媚,二人相对而泣。回宫之后,便有内侍将此事告知王皇后,因此皇帝爱恋后母武媚之事,宫内几乎无人不知。
王皇后既听内侍之谏,便暗命宫女至感业寺来见武媚,令其暗中蓄发;一边似为有意无意,撺掇高宗李治将武媚纳还后宫,欲间萧淑妃之宠。
高宗见皇后乐从,有何不肯?于是派一乘銮舆,便将武媚接进宫来,仍为才人。
武氏巧慧,又多权数,初入宫时,卑辞屈体以事皇后。当初拜陈硕真为师,不但得传《摩尼教经》,而且学到骊山派秘传媚术,未几便得天子大大宠幸,迅速拜为昭仪。
其后不久,武媚便即专宠内宫,王皇后及萧淑妃宠爱皆衰。
王后与萧妃复又联手,相与共谮武媚,天子皆都不纳,皇后至此后悔无及。适逢高宗将欲追赠屈突通等一班开国功臣,武昭仪便侍己宠,请将亡父武士彟名字加入。
武士彟以贩卖木材起家,倒与陈硕真舅父相同。
夏四月,大食国发兵攻击波斯,杀波斯王伊嗣侯,伊嗣侯之子卑路斯逃奔吐火罗。大食兵抢掠一番去后,吐火罗发兵送卑路斯还归波斯,立其为王而还。吐火罗人最初聚居于塔里木盆地,中国汉朝时称之为月氏,乃原始印欧人中地处最东一支游牧民族。
闰四月丁丑,唐天子李治游幸万年宫,其夜忽天降大雨,山水涨溢,冲入玄武门,值宿卫士皆都四散而走。
薛仁贵时为右领军郎将,对众人喝道:安有宿卫之士,天子有急而敢畏死乎!
乃登上门楼,向行宫内撮唇长啸报警。薛仁贵多年修习鬼谷门气功,此时显出功用,其声如虎啸,十数里内皆闻。天子惊起,遽出寝宫,登高避水。
俄而大水灌入寝殿,将天子卧榻全都淹没。卫士及从游者皆都漂溺水中,被淹死者竟达三千余人。天子惊道:若非夜半虎啸,朕几溺于水矣。
内侍奏道:并非虎啸,是薛仁贵登高以呼也。
六月丙午,恒州亦发大水,呼沱河涨溢,漂溺城外居民五千三百余家。当时中书令柳奭因外甥女王皇后失宠,内心不安,请解政事,遂降为吏部尚书。
至晚秋九月,天子结束避暑游幸,车驾还至京师。因觉长安城旧,征雇雍州四万一千丁夫重筑长安外郭,限期三旬完工。
雍州参军薛景宣不欲劳民伤财,遂上封事密奏道:当年汉惠帝修筑长安外城,完工之后便即晏驾;今复修外郭,必有大咎。
于志宁等诸大臣闻而惊怒,以薛景宣出言大逆,奏请诛之。
高宗道:景宣虽狂妄,若因上封事得罪,恐绝言路。赦之可也。
武昭仪在回入皇宫之前,早同高宗暗渡陈仓,珠胎暗结。入宫不久,便生下皇子李弘。高宗大喜,由此专宠武氏。
王皇后、萧淑妃与武昭仪更相谮诉,李治不信皇后及淑妃之语,独信昭仪之谮。
皇后自恃身份,对皇帝身边内侍皆都甚为严厉,不苟言笑;其母魏国夫人柳氏及舅父柳奭入见六宫之时,又不为礼。
武昭仪便反其道而为之,凡皇后及其母舅所不敬者,必倾心与其结交,所得皇帝赏赐亦都分赐诸人。由是皇后及萧淑妃一举一动,武昭仪无有不知,便择其怨望之语,皆都说与高宗李治。则王后萧妃,恩宠愈衰。
历史疑案:据《新唐书》及《资治通鉴》记载,有武昭仪掐死亲生之女,以栽赃诬陷王皇后之事。《资治通鉴》载:“后宠幸虽衰,然上未有意废也。会昭仪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出,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上至,昭仪阳欢笑,发被观之,女已死矣,即惊啼。问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适来此。’上大怒曰:‘后杀吾女!’昭仪因泣诉其罪。
又据《新唐书·后妃传》云: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今又尔邪!”由是昭仪得入其訾,后无以自解,而帝愈信爱,始有废后意。久之,欲进号“宸妃”,侍中韩瑗、中书令来济言:“妃嫔有数,今别立号,不可。”昭仪乃诬后与母厌胜,帝挟前憾,实其言,将遂废之。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及来济濒死固争,帝犹豫;而中书舍人李义府、卫尉卿许敬宗素险侧,狙势即表请昭仪为后,帝意决,下诏废后。
此便是“废王立武”原创版故事由来,如今文学及影视作品广为采纳。
历史真相:《旧唐书》与《唐会要》皆都成书于五代,远在《新唐书》及《资治通鉴》之前,却只记载武则天长女安定思公主暴卒,并未言明死因。若果是被武则天亲手掐死,岂有不载之理!另外,王皇后与武昭仪相互攻讦已久,势同水火。在此情况之下,王皇后岂可因为喜爱婴儿,便跑到情敌家中串门,以抚弄小儿为乐?欧阳修与司马光身为文学泰斗,又高居宰辅之位,只为证明武则天得位不正,心狠手毒,便如此信笔胡撰,实在有愧史官之职。更何况正如所有史书所云,初唐时无论废立太子,或更替皇后,都须由朝中重臣同意;武昭仪掐死亲女,只激怒皇帝一人,又有何用?公主病死是实,掐死是假,于此明矣。
字幕:永徽六年,春正月。
西南传来捷报,巂州道行军总管曹继叔大破胡丛、显养、车鲁于斜山,拔其十余城。同时东北却传来凶信,高丽与百济、靺鞨连兵,入侵新罗北境,夺取三十三城。
其时新罗女王金真德已薨,其子金春秋在位,遣使往长安向大唐求援。
高宗览奏大怒道:百济去岁来朝,我方告诫,其若再与高丽勾结,侵犯新罗,则必发兵伐之。时方一载,彼便背盟,是公然向我大唐挑战也。是可忍,孰不可忍!
遂遣营州都督程名振为帅,左卫中郎将苏定方为副,兵伐高丽。
字幕:程名振,洺州平恩县(今河北曲周)人。
隋大业末年,程名振在窦建德手下担任普乐县令,在职期间政绩突出。武德四年,程名振叛离窦建德,主动投奔唐朝,唐高祖李渊诏授永宁县令,命其经略河北。
程名振乘夜袭击邺县,俘千余人而回。离开邺县八十里,发现俘虏中有正在哺育婴儿妇女九十余人,便皆释放其回家,邺县百姓不记其攻伐之仇,反而皆都感激其仁。
其后刘黑闼攻陷洺州,程名振与洺州刺史陈君宾主动撤退,母潘氏与妻子李氏均被刘黑闼抓获。幽州总管罗艺率数万唐军征讨刘黑闼,夜宿沙河,程名振随征,将六十面大鼓运到洺州城西二里长堤,下令一顿猛敲,洺州城中震天动地,军民惊恐不安。
刘黑闼将大军撤回城中,命弟刘十善带兵一万迎击罗艺,结果全军覆没。
程名振带千余精锐截击刘黑闼归兵,顺势攻占冀、贝、沧、瀛等州,阻击运粮通道。刘黑闼大怒,于是杀死程名振母妻,以解心头之恨。
武德六年,太子李建成生擒刘黑闼,程名振奏请亲手杀死刘黑闼,用其首级祭奠母妻,唐高祖许之。并授任程名振为营州都督府长史,封东平郡公。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李世民初征高句丽,曾专门向程名振咨询方略,赞其才思敏捷,并授任为右骁卫将军、平壤道行军总管。
程名振在征讨高句丽战役中攻占沙卑城,又在独山打败敌军,遂为唐朝名将。
永徽六年,程名振升任营州都督,兼任东夷都护。此番因新罗遭到高句丽等三国联军侵犯,来向唐朝求援,朝廷遂派程名振为主帅,与苏定方率军前往攻打高句丽。
苏定方与程名振领军东征,于五月渡过辽水。高丽边将率军来迎,因见唐军兵少,遂开城门逆战。程名振奋勇直击,大破高丽军马,焚其外郭及村落而还。
高丽战败,新罗之围遂解。
唐高宗见东征高丽获胜,重赏程、苏二将;复以右屯卫大将军程知节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王文度为副总管,更命苏定方为前军总管,共发大军十万,讨伐西突厥沙钵罗可汗。
三将领命,率军西出阳关,一路西征。
进兵之初,多次遭遇小股敌军,屡战屡胜。至中秋八月,程咬金与歌逻、处月二部战于榆慕谷,大破之,斩首千余级。
与此同时,命副将周智度分兵攻击突骑施、处木昆等部于咽城,拔取此城,斩首三万级。于是程咬金率领各部乘胜进军,直抵鹰娑川。
苏定方引前军先至鹰娑川,命在沙丘背风之处扎营。
程咬金率军后行,正遇四万敌军骑兵。苏定方兵少,突厥军并未发现,反抄至身后。程咬金立即摆开阵势,与敌军展开交锋。
激战整日,双方互有胜负,相持不下。苏定方到至鹰娑川,眼见天色向晚,便令止军扎营,却见东边远处征尘大起,未知何故。
忽探马来报:有突厥强兵四万骑,正与大帅交战,距此只有十五里!
苏定方闻报,并不惊慌,喝令道:全军就地扎营,埋锅造饭。待我胜敌之后回来,一起传餐就食!
说毕,上马提缰,挥舞大刀,只率五百骑向东,自背后向突厥骑兵发起攻击。
突厥军未料背后竟有敌军,出其不意,由是大败溃散。唐军追奔二十里,斩敌一千五百余人。获马二千匹,死马及所弃甲仗,绵亘山野,不可胜计。
苏定方大获全胜归营,果然其饭方熟。
大总管程咬金收军还营,至苏定方营栅,闻其仅以五百军冲锋陷阵,不由既惊且喜,连声称赞道:依老夫看来,便是大老黑尉迟敬德,亦不如苏将军之勇也。
苏定方此时已是六十四岁,豪气不减当年,闻言笑道:此事何足挂齿!二十五年前,某随恩师卫国公李靖北伐突厥,只率二百骑夜袭阴山,攻破颉利可汗牙帐,那才叫过瘾!
副大总管王文度闻听此言,非常不喜。又恐苏定方再建大功,便对程咬金说道:此番因是突厥无备,方才落败,不足称道也。我军虽说获胜,也有死伤,大帅千万休要急追敌寇,应自结方阵,谨慎前行,敌来则战,方为万全之策。
程咬金怒道:屁话!两军对战,焉有不死人之理?不仗此大胜出击,更待何时?
王文度见程咬金不听己言,忽急中生智道:国公休急。你道皇帝陛下既派国公为师,又有苏将军为前军总管,因何还委我以副总管前来?
程咬金便问:却是为何?
王文度:皇上深知苏将军武勇,国公又向来轻敌,故赐我密旨,以免大帅冲动妄为。
程咬金信以为实,因而下令军队歇兵十日,然后缓行西进,不许深入追敌。
唐军士卒终日骑行马上,又时逢严冬朔风,身被重甲缓缓而行,又兼粮草不继,人马便相继冻病而死。
苏定方劝程咬金道:我等出师远征,目的是为歼敌,大帅反而坐困自守,敌若来袭,我军必败。如此怯懦,何以立功!皇帝以公为大将,焉能又下密诏,给赐副手发号施令?其中必定有诈。请国公将王文度擒执审问,再飞表上奏皇上,此事便可一清二楚。
程咬金却摇头道:我知王文度深受天子恩宠,其事必真。若是专门遣使至京去问,天子必降罪于我。你休欺我粗鲁,此事决计不可。
苏定方闻此,废然长叹。
将近年底,大军到达恒笃城。城内胡人闻说天朝大军来至,便即开门出降,迎请王师入城歇马。唐军饥寒交迫多日,此时方得温饱。
王文度又对程咬金说道:此城中胡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来日我等离开,定又反叛,断我归路。不如全部杀之,夺其资财以充军需。
苏定方怒道:如此以来,我堂堂天朝王师,反为盗贼矣,怎称为国讨伐叛逆!
王文度亦怒:我身为行军副大总管,且有天子密诏,公欲抗旨耶!
程咬金恐怕二人争吵,苏定方定要吃亏,于是打个哈哈,便和稀泥:既然皇帝有诏,则听从王将军便是。
遂悄悄扯过苏定方,与其至后帐饮酒袪寒。由是便在当夜,王文度假传圣旨,下令屠城而去。阿史那贺鲁闻说唐军屠城,立即率领部族远遁。
程咬金派出数十路侦骑,皆回报说寻不到贺鲁踪影。
眼见新年将至,程咬金无奈,只得引大军回师长安,向天子报捷。高宗详问西征情况,闻说王文度假传圣旨,不由大怒,立命有司议罪,矫诏当死。
长孙无忌谏道:既是大军获胜班师,若斩副帅,恐将士悚惧,于军不利。
高宗道:便宜了这厮!将其除名免职。程咬金身为主帅,真伪不辨,降为岐州刺史。
程咬金后悔不听苏定方之言,以至晚年失节,上书请求致仕,得到朝廷批准。此后在家中度过九年含饴弄孙日月,于麟德二年在长安城私宅中无疾而终,享年七十七岁。
李治下诏,追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谥号襄公。
画外音:程咬金自贞观十一年为普州刺史,镇守西南近二十年之久。在任期间,程咬金在境内要塞处修建大量堡寨,以抗拒蛮夷。还大力整治岳阳河,大为乡民赞扬。
镜头闪回,叙述程咬金轶闻趣事。
程咬金不但武功高绝,善于用兵,兼且还是钓鱼高手。在京都长安之时,程咬金曾与秦叔宝去渭河湾钓鱼,秦叔宝钓得两斤重红鲤,在程咬金家人面前炫耀。
唐太宗知道此事,便下旨邀请喜欢钓鱼大臣皆到华清池比赛垂钓。
程咬金研制新饵,酒米加盐或加油枯,鱼皆争吃。由于先分饵于天子,又悄悄将自己所钓之鱼丢往太宗桶中,结果唐太宗夺魁,程咬金居次,长孙无忌第三,秦叔宝居四。
在小说《隋唐演义》中,称程咬金拿手绝技,是在梦中所学会三板斧。第一斧劈脑袋,不理对方来招,直如拼命;第二斧小鬼剔牙,是在对方招架第一斧时,收斧头,献斧纂,攻击对方面部;第三斧谓掏耳朵,是趁二马错蹬时回身横扫。故此程咬金凭此三斧,几乎打遍天下无有对手。后在秦琼指点下,程咬金又自创半招,故称三斧子半。(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