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王洋的书法,这大半年来,几乎是天天都在苦练,这一手的瘦金体,业已经是比之最初穿越过来之后,功力要越发地显得深厚。
再加上长期的练字,总算是能够下笔千言而不会笔法散乱。王洋下笔如飞,思如泉涌。倒是让那些原本就注意他的人们再次把目光落了过去。
“以王巫山的大才,说不定今日又能够得见一篇令我等酣畅淋漓,脍炙人口的好文章。”说出这话的,却正是那中秋文会的主持人,礼部的高侍郎。
当日王洋的那首木兰词,至今还令人回味悠长,旁边的那王翰林也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可惜一会是需要糊名抄卷的,咱们要到明日,方知分晓。”
殿试的时间虽然仅仅只是一天,但是将这些考卷糊名抄录之后,才交给那些考官们判卷。
而考官们则需要挑灯夜战,将判卷工作完成,所以一般是到了第二天一早的朝会,这些考官们会将这被他们按照优劣顺序排好的卷子,呈给当今天子。
而天子审阅之后,这才会宣布成绩。
王洋一面写,一面还得小心翼翼地规避着一些用在这个时代不适合的字句,删删减减,又加上了一些自己的体会。
到得中午之时,分批由宦官引领到一旁去解手,吃饭,然后再回到考场,当然,胆敢交头结耳,一律按作弊论处的严令在,所有的考生都不敢逾越。
总算是在临近黄昏之时,便将这洋洋散散近两千字的文章完成。这才徐徐吐了一口浊气。
而这个时候,仍旧有不少人在奋笔疾书,赵佶那货就是如此,而李逾这家伙似乎已经停笔一会了,看到了王洋在东张西望,露出了一个询问的表情。
王洋微笑着微微颔首,而李逾露出了一个信心十足的得意笑容,那意思就是哥今天写的很爽,肯定没问题。
而很快,赵佶也终于缓缓停笔,认真地打量了一下自己的文章之后,也总算是露出了一个满意的表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考生们的笔大多都放下了,而这个时候,大殿之内的也渐显昏黄,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宦官站出来吩咐了一声之后,拿出了一个小香炉,往那香炉内插了一根香。
那意思就是,这根香一旦燃尽,便代表着殿试结束,所有人都不得再动笔。
早上从巳时开始,到酉时二刻结束,差不多五个时辰整,近十个小时,饶是王洋这样的年轻人,也不禁坐得浑身难受。
而当香火燃尽之后,所有的考生不能轻易起向,自有宦官过来,将他们的考卷一一收走,然后拿去糊名眷抄。
而同样熬了差不多一天的赵煦也份外的疲惫,站起了身来叽歪几句之后,一群考生朝着天子行礼致意之后,这才离殿而去。
出了大殿,赵佶便迫不及待地走到了王洋的身边。“先生,今日我做了一篇《伐夏论》,不知先生您写的是关于什么的策论?”
“我?我写的是一篇《少年中国论》。”王洋脚步微微一顿,回头看了一眼那灯火渐起,仍旧在烟霞之中显得份外高大巍峨的大殿。
“《少年中国论》?”这个时候也凑了过来的李逾满脸懵逼的模样看着王洋,这题目是什么鬼玩意?
再追问内容之时,王洋这货却卖起了贵米,只说明日便知分晓,然后就询问起了赵佶与那李逾二人的情况。
虽然被王洋岔开了话题有些郁闷,但是聊起自己的大作,倒是让喜欢显摆的得瑟小王子赵佶很是得瑟,甚至还当场吟诵了他的《伐夏论》当中的一段。
出了皇宫,便被那足足在外面等了一整天的李师师这小丫头片子扑了上来,拽着他的大手问个不停。
而柳依依看了一眼那一双眼眸扎在王洋身上再也移不开的李清照,明眸一转,牵着那李清照也朝着那边走了过去。
“哥,你考得怎么样?……王大哥,你呢,看你笑得挺开心的样子,应该没有问题?”李清照先是冲自家老哥打了声招呼,不等李逾得瑟,目光就已经落在了王洋的身上去。
可把那李逾给梗的,都快心肌梗塞了都。忍不住愤愤地瞪了一眼王洋这货。
王洋倒没有注意李逾那个单身狗的行为,而是笑眯眯地点了点头答道。“我自己倒觉得没问题,可是考官有没有问题,那就不是我所能猜度的了。”
听得此言,与王洋等人擦肩而过的不少考生亦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的确,今天每个人都是拿出了押箱底的本事各显神通。
虽然自己是很满意,可谁又能知道自己的文章能不能得那些判卷官员的欢心。只不过好在,只要不出什么大的差池,那么自己这些参加殿试的人肯定都能够过。
殿试大家最想要争取的,亦不过是关于科举的最后排名罢了。
#####
皇宫之中的一处偏殿内灯火通明,苏东坡与一干负责判卷的考官们就在此翻阅中那些眷抄好的考卷。
“这份考卷文笔不错,可惜就是主旨不明,当为中上……”苏东坡看完一份考卷之后,在那考卷之上,落笔点评,然后交给了身边的小吏,又拿起了一份新的考卷。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考官发出了一声轻咦,顿时吸引了身边一名刚刚放下了判卷在伸懒腰的考官。
这人看过来之后,亦不由得眉头一扬。“怪哉,老夫还真是第一次得见有此论述……”
很快,好几名判卷官都挤了过去,看到了精彩处甚至有人摇头晃脑的吟诵起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通篇少年稚嫩狂勃之语,当不可取。”就在这个时候,身为判卷官之一的那权知国子监祭酒事朱光庭抚着自己花白的长须,听得那满篇尽是少年如何如何,老朽如何如何,看着自己那花白的胡须,心情顿时很不美丽的闷哼了一声喝道。
此言一出,那几名判卷官员皆尽面面相窥。这个时候,那礼部的高侍郎却汪以为然地摇了摇头。“朱大人此言差矣,高某倒觉得通篇文采飞扬,是极难得的好文章,少年就当朝气蓬勃,老夫虽老朽,却也羡慕少年哪……”
“几位,到底是什么样的卷子,可否让老夫一观?”这个时候,注意力也被吸引了过来的苏东坡也开口了。
这位身为此番判卷的主考官的苏东坡一放话,所有人都不再多言,那名考官赶紧拿着卷子来到了苏东坡的跟前呈上。
“咦?……《少年中国论》这标题,就挺有意思的……”苏东坡不禁扬起了嘴角,抚着长须,仔细地欣赏起来。
PS:推荐一位历史铁血类别的老作者的书,书名叫《盛唐血刃》喜欢铁血,热血沸腾的少年郎们可以去踩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