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网 > 历史军事 > 司礼监 > 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京守备太监

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京守备太监(1 / 1)

感谢Chau534大佬打赏的百元人民币,我愧对大佬和人民群众,因为这两天出点小事,破了几千块钱,还导致没更新。

不多说了,今天开始,看更新表现。

……..

吴淞口水营的广东兵大概有一千六百余人,他们于万历二十八年自朝鲜撤归,其后随副将邓显武驻守吴淞口。邓显武因功升任吴淞总兵,不幸于万历三十二年病逝,死后,吴淞总兵便一直空缺。

现任应天巡抚曹时聘曾数次上奏朝廷,请委标下管营游击将军姜良栋为水营总兵,然奏疏并无下文。

曹的奏疏中将近几年苏州发生的驱逐织造太监孙隆的民变、太仓士变上升到危及江南统治的严重暴乱行为,结合其巡抚行台奉旨从句容移驻苏州,清晰明白任上便是行弹压地方之权。

然欲弹压地方,维持治安,则势必要整肃驻军。而整肃之关键实在于官印落实,如今各地驻军,非吴淞一家体系紊乱,缺额甚多,各卫所都有弊病。

身为应天巡抚,曹时聘着实有心在任上理清军民体系,只是奏疏呈上,却如石沉大海,联系当下上至朝堂,下至地方,不仅武将赏罚不明,文官缺额更多,曹时聘自不难发出陛下不问事,以致国事近有瘫痪之感叹。

数日前无锡发生的变乱,使得这位巡抚大人更是忧心肿肿。

相较前两天各种消息漫天飞舞,叫人难辩真假不同,现在,应天巡抚和苏州府、常州府及至南都那边,大体都摸清楚了无锡民变的真相。

所有的线索和情报都指向了一个人,而这个人显然是无锡变乱的罪魁祸首,此人就是自称钦命提督海事太监、兼掌武骧右卫后营旗军监军印的魏太监。

“魏太监气死东林先生,方酿无锡巨变,死伤无数,今又为推卸责任而嫁祸东林众君子,其心当诛,其罪当诛!下官请抚臣立时发兵捕拿,以正视听!”

苏州知府周一悟坚信修吾公李三才书信所言就是真相,也是苏州城中应对此事的“强硬派”,自收到消息后,他便三请抚臣发兵捕拿,以平息事态。

日前,苏州城中已有绅民至运河聚集鼓噪,要那运河上的旗营放人。虽官府竭力维持,劝说绅民勿要激进,待抚臣决夺。

但抚臣迟迟不能表态,令得一些绅民甚感失望。甚至谣传说抚臣与魏监乃一丘之貉,欲强行颠倒黑白。

因而周一梧深感抚臣再不立即处置,事态必会朝不可收拾地步演变,届时,便和那无锡一样也是一场大乱了。

“若抚臣再不决断,下官恐九年前逐孙之事重演,届时城内城外必乱。那魏太监所抓众人之中,又有景逸先生,实是不能再耽搁了。”

周一梧所言得到了一些官员的附和支持,纷纷出面呈述意见,大多为请抚臣马上发兵的。他们提到景逸先生高攀龙也叫魏太监所抓,若不能马上将其救出,凭借高攀龙在江南士林的地位和百姓心目中的份量,一场大乱势难避免。

曹时聘也是头疼,他本治水大家,因治黄淮有功而任总理河道提督军务、督察院御史工部右侍郎,进而巡抚应天,成为督抚重臣。

巡抚一地不比治水轻松,江南之地又党派林立,做一事都要受另一事牵制。任上几年,他唯一做过的大事便是支持了苏州民众反对织造太监孙隆加税,“公疏直陈,拯民涂炭”,从而“吴人德之”,苏州百姓为其在茅山建了生祠,可谓名望甚高。

本心而论,无锡发生民乱,又有东林书院被毁,众君子连同学生百余人被抓,激起江南喧天大波,曹时聘理当秉持前番“驱孙”态度,立即对那魏太监进行打压,解救众君子。

可是,这件事却又不能跟“驱孙”相提并论,因为那织造太监孙隆手下没兵,这提督海事魏太监手下却有禁兵。

倘若强行发兵捕拿,魏太监自不会束手就擒,应天巡抚所辖兵马与禁军内讧,这性质可比苏州、无锡民乱影响更大。

本朝开国以来,可曾听闻哪个地方大员胆敢发兵包围皇帝禁兵的,莫说巡抚不能,便是总督阁臣本兵怕也不敢。

所以,曹时聘现在真是左右为难,亦说举棋难定。

他不能说不管此事,又不能从了苏州府等官员所请,端着茶碗在那眉头微皱,偏不能表露任何神情。但要叫这些治下官员有了其它想法,这风评就能坏了。

江南之地做官,不比其它地方啊。

抚臣幕僚曹一公自是知道恩主想法,见众官员只嚷嚷发兵救人,抓那魏太监,却无一人肯为恩主考虑,便起身于众人道:“诸位,魏阉乃内监,后营旗军更是禁军,抚臣便是有心捕奸,也须等旨意下来,否则,冒然发兵,事态较之现在更大,影响也会更坏。”

“事态如何会大?”

周一梧恨声说道,“近些年,各地屡现逐除诛杀矿监税使之事,湖广陈奉那般权势滔天,不也叫绅民义兵投了江。照我看,抚臣当果断,而不应犹豫,天时地利人合,再有犹疑,只会授人话柄。”

这番话说的竟是隐威胁了,曹时聘看了眼这位正当盛年的苏州府,暗哼一声,未说什么。

曹一公知周一梧为何敢如此,因为这位知府大人背靠的是南京守备勋臣丰城侯李坏,又与南都清流、东林党人交好,若不出意外,此届知府任满,很有可能会外调巡抚一地,再差也能为一省布政,其又是二甲进士出身,将来跻身朝堂也是容易。有些背景,自不会将自家这位北直隶出身的抚臣放在眼里了。

这应天抚臣,做的也是不易。

所辖虽苏州、松江、常州、徽州等十一府,但江南几府却又由北京六部直管,巡抚行台于这些大府无有人事处置之权,亦无钱粮催收之权,大府若给面子则罢,不给面子,这应天抚臣就是个受气的婆婆,难管啊。

“知府大人说的甚是,我苏州百姓自来就有反抗暴政传统,诸位可知那孙隆如今都不敢来我苏州么!”

说话的是吴县知县廖文章,当年苏州驱逐织造太监孙隆时,他可是出了不少力。以致于如今躲在杭州的孙隆常对人言,他一生最恨两人,一是还在狱中的葛成,一就是时任吴江知县的廖文章。

说起来,孙隆也真是冤。

他两度提督苏杭织造,行政宽简无为,礼敬当地士绅,约束织造衙门大小宦官税使,更常向皇帝进言蠲免税赋、赈济灾众、以工代赈,赢得士民交口称赞,人都称他为贤监。可不曾想,仅仅是因为发现有奸商瞒报织机,偷税露税,于是便想整肃,于织行定下统一税额,结果就被这些以往口口称他是“贤监”的士绅们煽动百姓将其驱逐,若不是他跑的快,只怕命都要叫百姓打死。

时至今日,虽过九年之期,孙隆每想此事,都以泪洗面,哀叹一世做人都仁义当先,终了竟成了天下人口中的阉贼,真是世事无常,人心无常啊。

曹一公见巡抚大人仍不发话,便对那廖知县道:“方才说了,魏太监毕竟有兵。强硬做法,只会激起无谓死伤,更使抚臣及苏州官绅陷不义之地。”

“救君子,抓小人,怎是不义?”周一梧愤然反驳,看向巡抚曹时聘,“当断则断,不断反受其害,若抚臣再不能明断,下官唯有亲自去运河要人了。”

“对,大家伙一起去要人,我等皆是朝廷命官,看他魏太监还能把我们一起抓了不成!”

众官员群情激愤。

见状,曹一公不由道:“莫不如这样,抚臣可行文运河上的武骧右卫后营旗军,着他们马上释放被抓君子及众多东林书院士子,若对方不肯放人,抚臣再发兵逼迫也不迟。”

这是给了自家恩主一些余地,一来一往总有时间,朝廷肯定早就得到消息,按理旨意这几天就能到。只要拖到旨意来,恩主奉旨行事,便不虞有后患了。更重要的是,就算恩主听了苏州府这些官员意见,学其余各地官员做法对这魏太监下手,也要调兵。不然凭些衙役如何能压得了那运河上的后营旗军。

调兵可是要时间的,眼下苏州城内并无多少兵马,距离最近,可堪使用的便是吴淞水营,管营游击姜良栋是恩主亲信,一手从徽州带来的,很是忠义。再行文周边府县,有个几千人马调来,总能叫那魏太监知晓利害。

曹一公对此事的意见其实是不希望闹大,只要魏太监放人,恩主这里就能交待过去。朝廷如何处置魏太监在无锡闹出的事,却是朝廷的事了。这件事现在也不是一方说法,无锡县那边呈递的公文显示另有内情。是否查明,只怕朝廷也要派缇骑过来,不是江南这边说了就算的。

“何须如此麻烦,腾骧诸卫也是朝廷的兵马。”周一梧言下之意是不必害怕运河上那上千人的禁军,只要抚臣行文,占公占理占义,那后营旗军难道还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和地方动武不成。

“是朝廷兵马不假,可大人敢保证他们就听抚台的?”曹一公苦笑一声,这位周知府真是激进,他是真想借这事大出风头。

“这…”

周一梧想起两天前派员至运河与那武骧右卫后营旗军洽谈之事,不免也是恼火不已。原因便在于这武骧右卫后营旗军蛮横的紧,根本不与地方接触,他苏州府派去的人连船都上去。

所以,想要解决此事,必须巡抚行台出面,无论是谈还是压,都得曹时聘这位抚臣来才行,他苏州府是做不来的,顶多也就是组织绅民在运河边上鼓噪骂骂而矣。

一众官员也都想到此节,倒是沉默下来,曹一公见状,正想劝他们不要着急,却听恩主突然说道:“本官已行文南京守备太监刘公公处,若刘公公出面,此事倒也容易解决。”

最新小说: 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 重生三国,家兄孟德 开局融合李存孝,从攻略皇后开始 大秦:二世胡亥,开局召唤李元霸 穿越原始之魂 带着神级系统到大唐,我不狂谁狂 精灵普及大唐,李二跪求一条龙! 我就是个厨子啊,不会治病救国! 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 满级武者遍地走,第一杀手怂成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