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新秩序 > 第一章 西京变 四

第一章 西京变 四(1 / 1)

天子李晔在长安太极宫中的这次染病对于如今的大唐天下来说,只不过是芝麻绿豆般的小事一桩,要是放在天下承平之时,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可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却显得毫不起眼。天下藩镇们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你进你的兵,我种我的田,势强者苦心筹谋着抢占更大的地盘,势弱者满腔心思巩固自己的实力。

李嗣绍和周德威带领着河东军与葛从周在邢、洺反复拉锯,拼命威胁宣武军侧翼,试图援救卢龙的刘仁恭,避免河北大地完全沦入宣武军之手刘仁恭则退守老鸦堤,进一步收缩防御,竭力维持摇摇欲坠的防线,努力维持着河北三镇最后一藩不向宣武军投降。而远在营州的李诚中,则在稳固和经营着自己亲手打下来的地盘,尽量使手中的实力更加强壮一些。

天灾**并不总是相伴而行的,至少李诚中很感激这个时代的老天爷,在这个藩镇乱战的年代,在这片**频繁的东亚大地上,居然年年风调雨顺,实在是有违他的一贯认知。在他的印象里,宋代不知,但至少元朝、明朝乃至清朝,不都是战乱伴随着大灾么?可是他穿越来到的这几年里,只要你用心耕作,总能获得丰收的喜悦,这不能不说是件极好的事情。

当然,李诚中并不知道,他所处的这个时代正是东亚大地上的第三个温暖期,再过两百年。随着温暖期的结束、寒冷期的到来,北方草原上的胡人,如女真、蒙古,将受不了越来越严寒的北地。开始大规模南下,中原大地将迎来再一次胡人肆虐的时代。

就李诚中所占据的营州来说,也获得了粮食的丰产,只不过因为耕地不多,新占的松岭之外的荒地还没有开垦,所以仓廪并不足以满足所需。但这并不要紧,平州是卢龙的粮仓,那里的粮食堆积如山。李诚中完全可以用牛羊来换取——因为风调雨顺,草场很是茂盛,所以营州的畜牧业态势良好,牛膘羊肥

之所以打算以牛羊来换。主要是李诚中手中的金银和铜钱太多了,如果都流向平州及卢龙各州,将造成钱价的巨大贬值,非常不合算,所以他在兑换粮食及农具的时候。以牛羊和铜钱的对半支付为手段,保证了营州在贸易中没有吃太大的亏。

经过与冯道的彻夜长谈,李诚中和冯道达成了共识,对生活用品的生产完全停止。所需物品以对外贸易采购的方式满足,营州只重点生产军工。同时。李诚中和冯道还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将生产格局进行了调整。柳城因为有铁山的存在,集中生产需铁的兵刃器具,燕郡因为背靠医巫闾山东部的广袤草场,则以生产军服、皮甲为主,这样的调整更利于李诚中所创立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并且由于术业专攻的原因,更容易出精品、出新品。

不能不说,冯道虽然年纪不大,但其适应性非常好,经过一年多的朝夕相处,他和李诚中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密切。他没有一般读书人的那种死硬坚持——当然,这也是这个时代大部分儒生的通性,他们已经接受了这个时代乱世的生存法则,虽然心中仍然向往着太平年间的盛世气象,却懂得应该怎样在已有的条件下一点一滴付出努力,同时按照所效力的藩帅军头们的意愿,调整自己的治政之策。

冯道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对于李诚中的想法也越来越适应,当他接到李诚中要求调整营州作坊生产布局的命令时,便隐约明白了对方所说“规模化效益”的意思。但他并没有按照这个时代官府对作坊商铺的“强制性行政执行”来办理,而是采用了“政策杠杆”来实现这一重大调整,之所以有这样的思维转变,是基于李诚中曾经提到过的“利益驱动”理论。

当时李诚中刚刚占领柳城,就在前往幽州参加军议之前,两人有过一次交谈。为了获取幽州豪门军头的支持,冯道特地准备了十几个小箱子,箱子中满是金银珠宝。李诚中虽然接过了这些将要作为礼物赠送出去的小箱子,但实际上并不认为这样就能说服那些豪门军头,冯道也知道很难,但他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冯道记得李诚中临走时说过,这些小利是远远不够的,只能作为见面的敲门砖,要想真正打动这些军头,必须以利益作为驱动,用美好的前景将他们绑在自己的战车上,所谓“赶人走不如让人自己走”。

这句话深刻印在了冯道的脑海中,他深以为然,并自觉开始运用。比如这次的调整,他采用的就是“政策杠杆”。冯道只是简单的制定了一项政策,就让作坊的布局调整得以实现,即让商贸科发布新的采购办法,宣布从九月起,长史府的物资采购分作两地,柳城只采购兵刃战具,燕郡则采购甲胄和军服。就是这么一项简单的调整,两城的作坊东家和行商们立刻就算清了其中的成本。举个例子来说,柳城的甲作坊原本生产皮甲,但是他生产完成后,必须花费人力和车辆将皮甲拉到燕郡,贩卖给长史府,在这个路途不便的时代,其中的运送成本比后世高得多,如果这家作坊仍旧坚持在柳城开设,那么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收益要比燕郡的作坊至少降低三成

这是作坊的东家和掌柜们能够算清楚的明账,而他们算不清楚的,甚至是看不到的暗账里,当一个地区的作坊生产形成规模之后,将随之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更有莫大好处。再以甲胄为例,当燕郡聚集了十多家乃至几十家皮甲生产作坊后,必然带动该地畜牧、皮毛、服装、手工、市场等上下游产业的兴旺,其原料采购和贩卖成本当然会直线下降,雇佣的工匠熟练度和培训上所花费的资耗也要降低很多。同行之间的交流也会在竞争中得以扩大,进一步促进本坊的生产技术和工艺。

随着两城的作坊生产布局调整完成,李诚中所提倡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也正式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台阶。流水线生产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对于一家作坊来说,当产量上不去的时候,进行流水线生产反而得不偿失。要想扩大产量,必然要求扩大生产规模,而要想扩大规模,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大量的熟练工人和生产器具、成熟的原材料供应链和完整的上下游生产环节。而作坊生产的布局调整,意味着柳城和燕郡开始向这两个条件逐渐靠拢,真正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得以推广。

流水线生产方式首重标准,标准化的概念贯彻于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度量标准、工序标准、验收标准。长史府工业科是目前营州最繁忙的部门,为了推广流水线生产方式,他们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来实现标准化生产,即制定度量衡、培训作坊管理者、理顺作坊的生产环节。

自秦代统一度量衡以来,中国就形成了事实上生产标准的统一,但这种统一并不固定,每朝每代的度量都不一样,只适用于当时。换句话说,作为统治者,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喜好来厘定度量标准,这是你的特权。李诚中作为营州的主人,他要搞一套自己的度量,整个营州就都得围着他转。所谓以一人之喜好定天下之喜好,说的就是古代封建君主的特权。李诚中定不了天下喜好,但定营州的喜好却是可以的,首先就是从度量上来改变。

他的定量方法就是拿自身说事,虽然这么做在后世来说很不可思议,但在这个时代,却很合乎官员百姓们的习惯。他让工业科的工匠丈量了他的身高,然后告诉工匠们,他的身高是一丈八尺五厘,同时要求工匠们以十为一进制,将丈、尺、厘的刻度等量出来,制作标准模具。他还亲自站到大秤之上,称量出了相同重量的铁块,然后将这些铁块标注为一百六十斤,要求工匠们以此折算出新的斤、两、钱、克。当然,这个重量只能是大概,与后世的标准略有出入。

一个月后,以百炼钢打制而成的新度量模具被封存进了工业科的库房,分别是丈具、尺具、厘具、斤铊、两铊、钱铊、克铊。其后,度量模具的复制品被工业科大量复制,分发所有工坊,要求工坊以此为度量来进行生产,在产品收购的时候,也严格以此度量验收。

为了促成流水线生产方式,商贸科在采购的时候,在采购清单中增加了许多半成品。比如一杆长枪,商贸科除了收购成品外,还附列清单,同时收购枪柄、枪头、漆油,甚至砍伐刨光后的榆木也列入了采购清单。许多小的作坊没有能力生产长枪成品,便趁此机会全力生产专门的部件,或是专门伐木刨光,或是专门打造枪头等等。当这些小作坊逐渐成熟后,能够生产成品的大作坊忽然发现,从这些小作坊直接购买半成品的部件也是个极好的法子,既省工序又省人力,何乐而不为?因此,柳城和燕郡的小作坊更加众多,大作坊也开始转型,逐渐向整体配套组装的方向发展。于是,流水线生产开始走上正轨。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最新小说: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反派:掀桌子,不玩了! 我能往返古王朝:开局娶妻公主 战国生存指南 楚兵 定国侯 一穿越就成断案高手 我携山河画卷,穿越古今追光 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 我的桃花朵朵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