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战场的硝烟暂时算是散了,但是此战的后续影响才刚刚开始!
国民政府这边对于这一仗的态度并不统一,尽管苏鲁战区打退了日军的疯狂进攻,还歼敌两万多人,表现可圈可点,甚至于堪称是一场影响力不错的大捷。
但是由于李国耀所部在此战中展现出来的战斗力,却让军委会颇为不安!
由于此战日军出动的兵员和技术兵种都是山东战场上空前的,因此李国耀所部几乎是火力全开,所部实力一下子就全都暴露了。
这些自然是瞒不过重庆方面,当得知李国耀所部在山东地区竟然有五六万人之后,有些人就坐不住了。
尽管这次汇报伤亡的时候,李国耀特意将七千人的伤亡扩大到两万三千人,但是依旧没能抵消重庆方面的疑虑。
由于意见不统一,因此在嘉奖决定方面军委会犹豫了!
按照何部长等人的意见,李国耀所部私自扩编部队,且数量惊人,虽有大功,但是功过相抵,不与奖惩。
此外,李国耀所部除暂九军的编制外,其余部队必须上交到苏鲁战区总部指挥,不然立即宣布为叛军。
但此时却遭到了陈长官、薛长官以及李长官的反对,他们的意见是李国耀所部在此之前本身就是游击部队,而游击部队的编制和番号都是随机的,并没有人规定游击部队的兵员必须限制在多少上限。
而李国耀所部这次在没有军委会的命令下主动投入战斗,且造成所部重大伤亡,这是忠勇爱国的提现,如果军委会不予奖励的话,必然会寒了前线将士的心的。
此外苏鲁战区本身就是以杂牌军为主,一旦产生如此不良影响,那么对于今后的作战必然不利。
甚至于李长官和薛岳都认为,李国耀所部这次保住了鲁西南,还打下了枣庄城,理应重奖。
再加上他们现在有那么多的部队,军委会应该将这些部队整编成一个集团军,然后由李国耀指挥。
由于两边针锋相对,一方要重奖,另一方则是要严惩,以至于老蒋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
反倒是苏鲁战区这边的反应很快,在日军撤兵之后,苏鲁战区总部就派人给熊耳山送了300万发子弹和五千发炮弹,另外于总司令还答应李国耀,等缓过劲儿来再给他们准备一批枪械,步枪不会低于五千支,机枪不少于200挺,算是这次他们出兵的报酬。
不同于重庆方面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佬,于总司令可是知道行情的,相让别人帮自己卖命,不出点血是不行的。
况且李国耀所部这次确实是下了血本儿,而且也确实帮了苏鲁战区大忙,要不是他们主动出击的话,鲁西南丢了是小,第57军被歼灭可就麻烦了。
要知道眼下东北军就剩下六个军了,一旦第57军被歼灭,军委会很大概率的会将这个军的番号撤掉。
事实上常师长、万旅长等人逼走原57军军长之后,重庆方面就特意致电苏鲁战区总部,要他们严惩以下犯上的人,并且话里话外就透露着要撤销第57军的番号。
现在由于李国耀所部的出手,不但保住了鲁西南,也保住了第57军,这对于于总司令以及整个东北军来说都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因此不管上面怎么决定,但是苏鲁战区总部却是承李国耀这份人情的!
更何况,李国耀所部在日军撤退后不久就主动撤离了单县、沛县、丰县等地,紧接着又将微山、薛城以及枣庄等地全部交给了苏鲁战区总部,使的苏鲁战区的地盘一下子扩大了三分之一。
而这些可都是人情啊,他们又怎么能恩将仇报呢!
最让于总司令愧疚的是,此战李国耀所部伤亡实在是太大了,先不管上报军委会的数字,因为于总司令也知道那个伤亡人数水分太大了,没有什么参考性。
但是战后被运回枣庄附近安葬的将士就有小两千人,这些都是此战暂九军阵亡的士兵,还没有算伤员。
如果算上在单县等地的伤亡,于学忠预计李国耀所部的伤亡至少在万余人左右!
人家为了帮助他们损失如此惨重,他老于也不能当一个木头人吧!
因此在给李国耀所部送武器弹药的同时,于总司令接连三封电报向军委会说明情况,并为李国耀所部请功。
或许是李国耀所部这次表现的确实够惊艳,再或许是李国耀所部的战斗力以及忠勇的表现得到了老蒋的认可,总而言之,在大战结束后的第三天,重庆方面发来嘉奖电报:“对苏鲁战区所辖第51军、57军、89军以及李国耀所部暂九军、山东游击总队一纵队、二纵队的英勇表现予以全军通报表扬,并责成军委会对有功部队和个人给予嘉奖表彰,其中授予苏鲁战区总司令长官于学忠青天白日勋章......”
“对于暂九军给予新兵三千补充,另由冀察战区调拨中正式步枪五千支,轻机枪20挺,重机枪8挺,迫击炮4门,弹药100万发,补充该部。并授予李国耀一等宝鼎勋章,授予徐虎、王战海二等保定勋章,授予马德胜、张腾蛟、谢宝军、卢文龙、温德彪、吴保国、李定国、高虎三等云摩勋章......”
嘉奖电报经由苏鲁战区总部转发到了暂九军军部,而此时,李国耀已经回到了熊耳山!
看完电报之后,李国耀笑了!
就这份嘉奖电报而言,看起来中规中矩的,又是补充新兵,又是武器装备,甚至于还给几乎全部参战人员都办法了勋章,有大授的宝鼎勋章,还有小授的云*勋章,表面上看诚意满满的。
但是相比于其他部队的奖励,这就差点意思了!
此战韩德勤的第89军虽然只是调了一群喽啰前去参战,而且几乎没有取得什么战绩,但由于是蒋军嫡系,因此军委会那边给的嘉奖着实令人羡慕。
不但给第89军增拨了30万军费,而且还将89军扩编为甲种军,又将江苏境内的军政大权全权交由韩德勤指挥,让他这个省主席变的名副其实,甚至于军委会还将江苏地区的几个保安旅都进行了扩编,显然是为了韩德勤所部再次整编做准备。
相比于这待遇,李国耀所部出兵六万,歼敌一万五的战绩就得到这么一点嘉奖,甚至于都不够他们的损失,李国耀还能说啥?
不过这事儿李国耀早已经习惯了,毕竟眼下这个乱世,那有什么公平可言!
自己虽然水平比韩德勤等人强了不少,但是这个时代比拼的可不是能力,更多的还是看人脉。
就拿这韩德勤来说,此人能力一般,虽然毕业于民国期间最负盛名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但是战场上表现并不亮眼,甚至于有点战绩平平。
因此韩德勤既没有像他的同学陈诚、顾祝同、白崇禧等人一样身居高位,也不如后起之秀黄埔军校生胡宗南、胡琏等人的后来居上。
但是,韩德勤的发展在国民党内也绝对不能算差。他官至江苏省主席、国民党中将、陆军第24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89军军长。
能够有这样一帆风顺的发展,除了自身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老乡兼同学——顾祝同。
眼下国军队伍里为了培植亲信,控制部队,各军阀不约而同的极为重视同乡、同学等关系。韩德勤和顾祝同都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的毕业生,又同为江苏老乡,自然关系极为紧密。
有顾祝同“罩着”,韩德勤的发展终于可以称得上一帆风顺了,哪怕在1931年围剿中央红军革命根据地时,所率领的五十二师被中央红军全歼,他本身也被俘虏,依然没有影响韩德勤的升迁之路。
相比而言,包括李国耀在内的大批杂牌军就不怎么受重视,这时眼下的国情决定的,很多事情都不是统兵将领所能改变的,李国耀也只能默默接受。
当然了,接受归接受,心里的不满还是有的!
而李国耀这个人的性子比较犟,你让我不满,我肯定不会让你痛快的,天王老子来了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