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废奴提议(1 / 1)

李世民不只是同意了设置医疗车厢的建议,也同意了设立铁道司和铁道巡捕。

铁道司专门管辖铁路建设、运营管理等,铁道巡捕则是为了维护火车秩序。

在铁道巡捕的隶属关系上,陈景恪和李世民产生了分歧。

陈景恪认为一事不烦二主,铁道巡捕直接归铁道司管辖就可以了。

李世民这认为,绝对不能把铁道巡捕划归铁道司,而是额外设立了一个铁捕司。

两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牵制。

在听了他的分析之后,陈景恪也不得不佩服他的远见。

李世民确实不知道铁路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但他找到了一个类比的对象,漕运。

负责漕运的是转运使,本来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普通官员,在朝堂上都排不上号。

然而没几年这个职权就膨胀到了让人心惊的程度。

几千上万艘漕运船只、几十万漕工都归他管理。

而且漕工特别抱团排外,有时候为了内部利益甚至枉顾国法。

还好此时的大唐朝堂之上都是一群精英老狐狸,发现苗头不对马上采取措施,把转运使的职权给拆分了。

所以现在的大唐并没有统一的转运使衙门,而是分拆成了不同的部门。

这样做确实增加了管理成本,也让漕运变得更加复杂。

可却避免了一个利益集团的产生,从另一个方面减少了许多贪赃枉法之事。

火车虽然才刚刚兴起,然而潜力远远大于漕运,将来必然会成为一股庞大的势力。

必须要在一开始就掺沙子分权,防止尾大不掉。

铁道司和铁捕司或许会有利益勾结,可两个平级的部门必然存在利益分歧,不可能事事保持步调一致。

听到这里陈景恪对李世民真的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这才是真正的高瞻远瞩目光长远啊。

所以有必要提前就把它的权力拆分给不同的部门,虽然会带来很多管理上的麻烦,但起码从根子上断绝了铁老大诞生的可能。

“呜呜呜呜……”随着一阵汽笛的鸣响,火车开始减速,然后缓缓的停靠在了站台。

求学书院到了。

李世民看了一下钟表,一小时二十分钟,十五里的距离。

速度算不上特别快,但考虑到它的载重和续航能力……他再次确定了一个想法,火车会改变未来。

同样惊奇的还有随车的其他人员,这速度太快了,还很平稳几乎没有颠簸,他们从来没有乘坐过这么平稳的车。

平时他们都不愿意出远门,就是害怕一路舟车劳顿,要是有了火车他们不介意多出去走动走动。

更多的人还是考虑到了火车的运输能力,有了它,水运不便利的北方也能联通在一起了。

此时他们彻底明白了为什么李世民会这么重视火车,还亲自乘坐表示支持。

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如让他们亲自乘坐一次管用。

只看他们的表情陈景恪就知道,在大唐推广火车的最大阻力已经不见了。

当然,这也得益于此时掌权的是大唐创业集团有关。

这群人可不是什么守成之辈,相反,一个比一个雄心勃勃。

尤其是大唐重启分封,谁不想博一个封国,让自家成为诸侯王。

这会儿谁要是敢说什么天下太平,理应刀兵入库马放南山之类的,指定会被喷。

此时的火车站已经被禁卫给保护起来,里面没有一个外人。

事实上火车站今天才第一次启用,就算不清场也没什么人。

不过皇帝的安全没人敢忽视,该做的保护还是要做的。

李世民就带着一群人在这里转悠了一圈,然后在众人的簇拥下去了求学书院。

求玄书院建成大半年,这还是他第一次过来,诸师生乃至所有工作人员都非常的激动。

列队在欢迎他的到来。

李世民高兴的道:“看到这群学子,犹如看到了大唐的未来。”

房玄龄也深有感触的道:“是啊,以前我对陈真人之举还多有不解,现在方知其高瞻远瞩。”

魏征亦认同的道:“陈真人的格物学确实高深,我听闻许多地方的书院对格物学不甚重视,当下旨斥责。”

已经是礼部尚书的孔颖达则羞愧的道:“此乃臣之失也,请圣人责罚。”

李世民摆摆手道:“此非你之过也,乃世人对格物学心存轻视。待他们见过火车,当会有所改观。”

陈景恪心中一动,趁机说道:“仅仅是火车,恐怕还不足以改变天下人的看法。”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有让他们看到了学习格物带来的利益,才能让人投入其中。”

这话要是放在理学大兴之后,绝对会被唾沫星子淹死。

我们读书人读圣贤书,修的是道德,你竟然敢说我们是为了利益?

呸,无知小人。

但此时是初唐,大家并不以谈利为耻。

所以众人对他的话非但没有嗤之以鼻,反而都深以为然。

见此他心中一喜,趁热打铁道:“很多人视格物为工匠之学,从而心存鄙夷……”

“对此我倒也不反对,工匠之事确实是格物学的一部分。我想说的是,匠籍制度是时候作出改变了。”

闻言众人面面相觑,显然没想到他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事情。

匠籍制度自从管仲首创一直推行到现在,谁敢言轻易废除?

李世民似乎一点都不意外,问道:“说说你的理由。”

陈景恪直接溯本归源,从管仲设立匠籍的本意讲起:“管子的本意并不单纯是为了束缚匠人,更多是为了提高匠人的地位,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先秦时期最重血统,权贵永为权贵,黔首世为黔首……”

“权贵之后即便是庸才也可出仕享受荣华富贵,黔首纵有济世之才也无处施展。”

“管子设立匠籍,其实是给了工匠们一个半官半吏的身份,提高了匠人的地位。”

在那个时代,普通人能获得半个吏员的身份,那就是光宗耀祖。

后来秦朝的军功爵制度,打破了身份限制,给了黔首改变命运的机会。

匠籍就不在是鼓励工匠的手段,而是变成了奴役工匠的枷锁。

如果管子活着,见到自己的善政变成恶政,想必也会很难受。

事实上工匠真的这么差吗?不可能。

没有工匠大家用的笔墨纸砚是哪来的?用的锅碗瓢盆是谁造的?强弓利剑、大炮战船是哪来的?

没有工匠大家还在过着饮毛茹血的野蛮生活,哪来现在的文明社会。

一边享受好处,一边贬低他们,完全就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最后几句话说的有些重,让众人脸上都有些挂不住。

李世民训斥道:“休得胡言,此策又非我等所创,岂能怪罪于我等之身?且我等不正在想方设法改变吗。”

陈景恪知道他是在维护自己,也顺坡下驴,躬身道:“小子失言,望诸位前辈海涵。”

众人脸上的表情这才恢复正常。

房玄龄问道:“匠籍制度虽有诸多诟病之处,然确实为朝廷保留了大量能工巧匠,若取消匠籍会否导致这些技艺失传?”

陈景恪回道:“以利诱之,若学习技艺能使他们获利,百姓自然趋之若鹜。”

“且诸位忽略的一个问题,先秦时期没有纸张,读书识字只是少数人的权力。”

“那时候记忆传承只能靠口口相传,一旦掌握技艺的人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导致技艺失传。”

“现在则不然,孔夫子有教无类使得学问普及,后来纸张的出现让学问进一步下行。”

“印刷术的出现,学政体系的建立,彻底让学问普及天下。”

“掌握技术的工匠,可以把自己的技艺书于文字,如此其他人即可根据书籍慢慢学习摸索。”

“如先贤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就为后世人保存了大量技术,不至于失传。”

“我大唐也当编撰属于自己的农工之书,记录百家技艺以免失传。”

房玄龄又问道:“若事事许以重利,恐花费巨靡。”

陈景恪道:“我大唐不缺钱,缺的是人口和各种人才。不只是匠籍,我甚至都想让圣人取消贱籍,如此我大唐马上就能多出数以百万计的人口。”

“咳。”见他越说越不像话,李世民干咳一声阻止,道:

“好了,匠籍事重大待回去商议之后再做决定,现在先带我们参观一下书院。”

“喏。”陈景恪也知道适可而止,反正建议已经提出,后续慢慢想办法就行,不用急于一时。

当下又带着众人在书院参观了一圈。

教室、办公区、宿舍区、图书馆等等,逗留最久的是作坊区。

这里已经产生了蒸汽织布机和火车两种机械,想不重视都不行。

在第三个作坊区,李世民面对一抬一米左右的小机械问道:“这是何物?”

陈景恪介绍道:“这是缝纫机,缝衣服用的。那个谁……韩小沟过来给圣人演示一下。”

韩小沟从人群里走出来,先是朝众人行了一礼,然后搬了一张凳子坐在缝纫机前。

拿出一块布折叠起来放在针的下方,脚下踩动缝纫机‘噔噔噔’的响了起来,一尺多的布眨眼间就被缝好。

韩小沟把布取下来双手递给李世民:“请圣人过目。”

李世民接过一看,只见阵脚细密均匀,又用手扯了扯发现非常结实。

忍不住说道:“好好好,既美观又结实,速度还非常快,又是一样惠及万民的机械……诸卿,你们也看看。”

说着把布交给其他人,众人看过无不称赞。

李世民问道:“此物何事能开始生产出售?”

陈景恪回道:“这只是样机,过于笨重也容易出故障。”

“接下来我们会简化它的结构,降低成本,减少故障率。等机器成熟了,就会批量生产出售。”

李世民赞道:“很好,我期待着它造好的那一天。”

又见到一样新的实用性超强的机械,李世民更加的开心。

之后更是在操场接见了学子,对他们进行了鼓励。

老学子们还好,新学子哪经历过这个,一个个和打了鸡血一般兴奋。

接下来众人再次来到火车上,前往第二站工厂区站。

这一站的站点就很大了,突出一个宽敞。

当然,这是考虑到此地货物吞吐量大,才修的宽敞一点。

工厂区这边的安保做的就更好了,禁军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而工厂区的工人则都异常的兴奋,这可是皇帝啊,没想到这辈子能亲眼见到。

李世民表现的也非常和蔼,路上主动挥手和夹道欢迎的工人打招呼。

之后参观各生产车间,更是他们惊讶不已,这里面的一切看起来都和别处不同。

就好像是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一般。

看着陷入震撼中的众人,陈景恪心中很是得意,趁机说道:“如果此类工厂开遍天下,我大唐将是何等的强盛富有。”

“而制约这一切的不是别的,而是人口……我们要人种地,否则就没有粮食吃。”

“需要军队来保护这一切,来开疆拓土……在这种情况下,工厂的工人从哪里来?”

“这些工人都是我们从贫民窟招募,花了很大代价才培养出来的。”

“现在就算我们想扩大规模,都要发愁上哪找那么多工人……所以我才说废除贱籍。”

“我知道你们肯定会说,用奴仆干活不是更好?连工钱都省了。”

“可是白干活的工人,和拿钱干活的工人,他们的积极性是一样的吗?”

“正常的工人一天可以生产十件产品,奴仆只能生产一两件……除去那一点人工费,你们算算谁赚的更多?”

“而且这些奴仆工人难免会心里不平衡,若有人故意捣鬼破坏机器……”

“这一台机器的价格有多贵我就不说了,到那个时候损失就更是得不偿失。”

众人情不自禁的颔首,农奴破坏农具这种事情屡见不鲜。

农具便宜他们不心疼,这机器那可都是宝贝,万一给搞坏了那可就是伤筋动骨了。

这种情况下,用奴隶工人确实不保险。宁愿开高一点工资,也不能冒着被破坏机器的风险,使用奴隶工人。

当然,他们这么想并不是说就支持废奴了。

真把奴隶都废除了,谁来伺候他们?

他们想的是,如果以后自家开工厂,可不能用奴隶工人。

最好是找良家子过来工作,给他们开高一点的工资。

陈景恪也没有指望靠着一次参观就把贱籍制度给废了,这是不现实的。

他只是先把这个种子给种下去,将来工业化进展到了那一步,就算他们不想废除都不行。

/66/66781/20852035.html

最新小说: 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见龙定鼎 三国:庶民崛起中 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 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 重回九三:开局分家,白眼狼们悔哭了 皇子:我有神机营很奇怪吗? 千古一帝,秦王扶苏 刷视频:震惊古人 三国:我是帝师王越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