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
李孝恭顶着海风站在岸边的高台上,用望远镜观看着海面上的一场演习,更准确的说这就是一场射击练习。
一方是四艘炮舰,另一方是五十艘靶船。
这些靶船很简陋,就是用木头堆砌起来的壳子,壳子上有一个很简陋的小帆可以让它顺着风移动。
任务目标是一个时辰内击沉所有靶船。
看似很简单的任务,但想完成并没有那么容易。
为了让演习更加逼真,李孝恭特意选择了风浪较大的时候进行,并且还要求必须在五十米外进行射击。
靶船有大有小,大船还好说小船就很麻烦了。在这种摇摇晃晃的海面上,想要在五十米开外击中几米长的靶船不是一般的难。
除非用炮弹洗礼,可李孝恭早就想到了这一点,限制了炮弹数量,就是逼迫他们提高命中率。
“轰轰轰……”炮声不断响起,靶船一艘艘被击沉,看台上也忍不住响起了欢呼声。
“炮舰打这种船简直太容易了,毫无还手之力。”
“是啊,还没靠近就没击沉了。”
“有了炮舰,我大唐水师将无敌于天下也。”
“才过去了三刻钟,就有三分之二的靶船被击毁,这次考核肯定能通过。”
“是啊,郡王肯定很高兴。”
然而李孝恭却不动声色继续观看演习,刚才被击沉的都是大船,小船一艘都没动。
真正考验技术的时候才刚到,他就是想看这些人是如何应对小船的。
果不其然,等大船被击沉只剩下十五艘小船的时候,难度直线上升。
耗费的炮弹和刚才一样多,成果却非常少,只有四艘小船被击毁。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眼看就剩下一刻多钟,这时炮舰上的人也开始着急了。
其中三艘明显加大了射击密度,效果确实很明显,又有六艘被击沉。
但很快他们的射击密度和频率就慢了下来,变成了零零星星的射击。很显然,炮弹数量不足了。
可海面上还有六艘靶船完好无损,似乎在嘲笑他们命中率低。
台上的人也纷纷发出惋惜的声音。
“就剩六艘了,要是命中率再高一点就好了。”
“大将军的要求太严格了,就这六艘小船能做什么?”
“是啊,这种小船还不够浪费炮弹的,派一艘艨艟船碾过去不就行了。”
“据说这个标准不是郡王制定的,是发明炮舰的人要求的。”
“发明炮舰的人?你知道是谁吗?”
“我哪知道,我只是听人说的。”
“不要乱说话,这是大唐最高机密你想死啊。”
听到周围人窃窃私语的声音,李孝恭没有任何反应。
制造炮舰的人确实给出了一些训练的方向,比如增加极端天气的作战训练等等,但也仅止于此了。
具体的训练方法,是他带着人一点点摸索出来的。
不过他却没有和那个神秘的炮舰创造人争功的想法,争不过也没必要。
创造炮舰和使用炮舰完全是两回事儿,大家也不存在争功的可能,反而是相辅相成的。
炮舰越厉害,使用炮舰的人就能立下越多的功劳。而炮舰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越大,创造炮舰的人获得的功劳也就越多。
对于本次的训练他自己心里其实是很满意的,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大船全被击沉剩下几艘小船能干啥。
而且他对大唐未来舰队的模式,了解的比别人更多,现在这些炮舰只能算是拿来训练用的。
真正完整的舰队包含多种不同功能的舰艇,像什么战列舰、驱逐舰、护卫舰、巡洋舰等等。
等真正的舰队组建完成,这些小船自有专门的舰艇去对付,而不是和现在一样浪费炮弹去轰炸。
但眼下这些还是机密,不能告诉别人。而且为了防止这些人自满,他没有把自己的真实态度表现出来。
演习该怎么进行还是怎么进行。
炮弹快要打光,时间也所剩不多,众人都以为演习差不多就是这个结果了。
然而就在这时,一艘炮舰忽然脱离大队伍向着那几艘靶船驶去。
在离靶船还有很远距离的时候就开始调整方向,在海面上划出一个弧形完成了横向转身。
把船一侧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数十米外的靶船。
“漂亮。”台上众人忍不住为这个转身叫好。
就连李孝恭都忍不住微微颔首,这操船的绝对是高手。同时他也好奇起来,这艘船想要做什么?
台上其他人也升起了好奇心。
“它想做什么?”
“哎,这艘炮舰好像刚才没有开火,它应该还有炮弹。”
“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它不会是想当孤胆英雄?”
“别说话,看下去。”
就在众人讨论的时候“轰轰轰……”那艘炮舰开火了,约七八门大炮同时向着其中一艘靶船轰去。
“轰……”那艘靶船应声而碎被击沉。
完成一击之后,那艘炮舰没有着急发起第二次攻击,而是调整了船身之后再次开火。
“轰……”七八枚炮弹下去又有一艘靶船被击毁。
“好。”连续两艘靶船被击毁,台上的众人忍不住纷纷叫好。同时也忍不住期待起来,看它能击沉几艘。
“轰……”又是一轮开火,只是可惜这一次没有命中目标。
“哦……”看台上众人忍不住惋惜出声。
然后……
“轰……”这一轮炮击再次准确命中目标。
时间只剩下半刻钟,靶船只剩下三艘,难道它真的能创造奇迹?台上的人期待起来。
“轰……”又是一艘靶船被击沉。
“两艘,只剩下两艘了。”
“加油,快开炮。”
台上的人开始为他们着急起来。
那艘炮舰似乎一点都不着急,不紧不慢的调整船身,两分多钟后才发起了新一轮炮击。
“轰……”再次准确命中目标,就只剩下最后一艘了。
而计算时间的那根香也只剩下最后一点,随时都能熄灭。
李孝恭也忍不住从大椅上站起,望远镜紧紧的看着炮舰和靶船。
那艘炮舰依然不紧不慢,在海风中调整船身拉进和靶船的距离,在香火落下的那一刻……
“轰……”二十余门大炮齐射,巨大的轰鸣声顺着海风飘进众人的耳朵里。
众人无暇顾及这声响,眼睛都紧紧盯着那艘靶船。
“轰……”应该是多枚炮弹同时击中,那艘靶船变成了漫天碎屑。
“好……”李孝恭忍不住大喝一声。
“太好了,它做到了,它真的做到了。”
“七次射击六次命中,原来炮舰的准确度真的能做到这么高。”
“这么大的风浪,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在高兴过后,大家都升起了同样的好奇心,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李孝恭高兴的道:“把那艘船的舰长给我叫过来。”
马上有传令兵挥动旗子传达命令。
旗语的概念是陈景恪提出的,但他也只知道有旗语,却不知道具体的动作。
李世民派人研究了一番之后,拿出了一套旗语动作。虽然还比较简陋,但已经足够传递各种命令了。
半个小时后四艘炮舰回到码头停好,四位舰长一起来到台上。
李孝恭直接问道:“最后那艘船的舰长是谁?”
一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出列道:“参见大将军,是属下。”
李孝恭上下打量着这个人,发现他虽然面容被太阳晒的微黑却难掩俊秀,神情也沉稳自若一点都没有见到郡王大将军的紧张。
心下一动道:“你是读书人?”
那人说道:“是,属下在贞观初被陛下任命为咸阳县丞,只可惜未能作出成绩有负圣恩。”
“去年朝廷招募水师,属下自认为读过几本兵书就试着报名,侥幸成为炮舰舰长……”
众人都忍不住感到惊讶,竟然是陛下亲自任命的县丞?可又为何十余年未得升迁?
李孝恭是接触李世民最多的人,马上就想到了一种可能。
这个人估计是因为某件事情做的好,又恰好被皇帝看到才被破格任命为官。
只是皇帝日理万机过后就忘了,没有人提拔他只能一直在县丞位置上蹉跎。
后来估计是熬不下去了,就加入了水师。但人才就是人才,在哪都能崭露头角。
李孝恭想的更多,虽然皇帝已经忘记这个人了,但毕竟是他亲自任命的官员,这层关系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这个人的能力从最后那一番炮击就可见一斑,如果自己重用于他,既可以得到一个人才,又可以讨好皇帝。
试想,如果这个人立下功勋,皇帝一打听他的来历发现还有这样的渊源,肯定会很高兴。
想到这里他的态度就更加和蔼,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士?”
那人恭敬的道:“属下汴州尉氏刘仁轨。”
李孝恭想了一下道:“汴州尉氏有刘氏乃汉章帝之后,不知你可知晓?”
刘仁轨回道:“不敢瞒大将军,属下正是刘氏之后。”
众人都忍不住高看了他一眼。
李孝恭笑道:“那也是名门之后啊,不知家中尚有何人?”
刘仁轨道:“只有糟糠之妻与三个不成器的孩子,皆在老家为父母守陵。”
李孝恭就更放心了,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锥出囊中,我相信以你的才华一定有崭露头角的一天。”
刘仁轨表情不变的道:“谢大将军夸奖,属下只求能为国效力,不敢奢求其他。”
见他如此稳重不卑不亢,李孝恭更是欣赏,道:“大唐从来不会亏待功臣的,守好自己的本分自有出头之日。”
然后又问道:“你是怎么做到七轮射击六次命中的。”
刘仁轨回道:“无他,唯手熟尔,平时勤加练习……”
他虽然嘴上谦虚,实际上解释的很清楚,毕竟这么好的表现机会他又怎么会愿意错过。
“风浪虽大却比较稳定,只要掌握好规律,在恰当的时候射击就能提高命中率……”
他详细介绍了自己的计算方法,什么风浪大小、炮弹的飞行速度、目标物所在的距离等等。
听的众人一头雾水,但又觉得非常的高明。
包括李孝恭其实根本就没有听懂,但越是如此他反而越是惊讶于对方的博学。
听到一半,他忍不住问道:“这些方法都是你总结出来的?”
刘仁轨摇头道:“不是,主要是在望月谈里得到的启发……”
“望月谈每一期都会讲解部分格物学知识,其中有一篇讲的是弓箭……”
“我就想,弓箭是把箭失发射出去,火炮是把炮弹发射出去,规律应该是差不多的……”
“于是经过一番计算和实弹射击,总算是摸到了一些规律。按照这个规律开炮,命中率会提高很多。”
众人都忍不住露出震惊的表情,就连旁边那三个羡慕嫉妒不已的舰长也一样。
众人还在按照经验开炮的时候,他竟然已经找到了规律还应用到了演习中去,实在太厉害了。
李孝恭思索道:“望月谈,可是紫霄观创办的那本类似于邸报的书籍?”
刘仁轨道:“正是此书。”
李孝恭颔首道:“原来如此,和紫霄观有关就不奇怪了。不过你能从弓箭想到火炮,也足见能力非同一般。”
“不知你可愿把此法献给朝廷?放心,不会白要你的东西,我会向圣人道明此事为你请功的。”
刘仁轨脸上一喜,嘴上依然保持谦虚的道:“若大将军需要,属下愿意将此法贡献出来。”
“只是此法源自于紫霄观的望月谈,属下不敢居功。”
李孝恭道:“不用妄自菲薄,我说过大唐从来不会亏待功臣。该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谁也抢不走。”
刘仁轨行礼道:“谢大将军。”
周围人都知道,这个叫刘仁轨的即将登上终南捷径,纷纷向他道喜。
那三个被忽视的舰长也放下了嫉妒心,连忙向他祝贺。毕竟后面还要跟着他学习开炮的技术呢,可不敢乱嫉妒。
一场演习就此结束,堪称完美。
刘仁轨连夜把大炮的各种计算公式给写了下来。
比如装药多少,射击角度多少,风速多少,炮弹的重量……最终发射能命中多远的目标等等。
李孝恭亲自带人做实验,验证了这些公式的可行性。
然后他一边命令大家学习,一边写了一封奏折给李世民。
这封奏折里他没有做任何的隐瞒,一五一十的把事情交待清楚。重点讲了刘仁轨的功劳,并为他请功。
/66/66781/18402755.html